首页期刊导航|分析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析化学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分析化学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汪尔康

月刊

0253-3820

fxhx@ciac.jl.cn

0431-85262017

130022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分析化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分析化学》是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分析化学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化学学科前沿和进展。本刊旨在为冶金、地质、化工、材料、农业、食品、药物、环境等领域从事研究测试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广大师生提供最新的分析化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特性的荧光小分子在铜离子检测及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张岩卢煜松刘吴颖曹颖...
    1726-1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荧光传感技术在快速检测和可视化分析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研究采用两步合成法制备了一种新型荧光小分子SA-AP-PPh3.此荧光小分子由三苯基膦和水杨醛-苯胺席夫碱组成,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特性和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可以选择性检测Cu2+,检测范围为0.5~15μmol/L,检出限低至261 nmol/L,可用于实际水样中Cu2+浓度的测定.此荧光小分子具备线粒体靶向功能,能够实现细胞线粒体的可视化成像,可用于细胞内Cu2+的检测.

    聚集诱导发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铜离子检测细胞成像

    乙腈沉淀-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2种尿苯代谢物

    代文侠张利明辜艳琴王春民...
    1735-1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快速测定人体尿液中反-反式黏糠酸(Trans,trans-muconic acid,t,t-MA)和苯巯基尿酸(S-Phenylmercapturic acid,S-PMA)2种苯代谢物含量的方法.尿液样品经酸化处理后,再经乙腈沉淀去除蛋白,收集上清液,经过氮吹浓缩、溶剂复溶后进行检测分析.采用酸性甲酸铵溶液和甲醇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BEH C18色谱柱分离,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以96孔样品收集板为前处理容器,可以对大批量样本进行快速分析.t,t-MA和S-PMA的线性检测范围分别为20~2000μg/L和0.5~20.0μg/L,相关系数均为0.9998,检出限分别为1.2和0.06μg/L;在实际尿液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6%~103.4%和87.3%~101.7%,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5%~3.5%和1.8%~4.2%.采用本方法检测41份苯接触岗位职工的尿样,t,t-MA和S-PMA的检出率分别为95%和78%.与固相萃取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灵敏度好和准确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尿样中t,t-MA和S-PMA的快速测定.

    乙腈沉淀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尿液反-反式黏糠酸苯巯基尿酸

    疏水性离子液体反胶束电膜技术提取环境水中的四环素

    费家裕陈小锋王孟歌李明...
    1745-1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一种基于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Bmim][NTf2])和1-癸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C10mim][NTf2])的疏水离子液体反胶束电膜提取(IL-RM-EME)样品前处理方法,用于环境水样中四环素(TC)的检测.支撑液膜(SLM)种类、膜孔径、电压、供相和受相溶液pH值和含盐量等对四环素的提取效率均有较大的影响,单因素条件优化结果显示,在不添加盐条件下,使用[Bmim][NTf2]离子液体SLM、PC膜孔径为5μm、电压为30 V、供相pH=2.5以及受相pH=7.5时,IL-RM-EME对TC的提取率最高,达到77.8%,远高于中性(吐温85-异丙醇-正己烷)反胶束电膜体系(41.4%).与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环境污染小、试剂消耗少和费用低等优势,在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离子液体反胶束电膜提取四环素

    基于立足点介导的熵驱动双足DNA步行器及树枝状杂交链式反应的一步式循环肿瘤DNA微流控传感研究

    杨梅傅裕张何马文杰...
    1755-1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液中低丰度的循环肿瘤DNA(ctDNA)是一类关键癌症标志物,实现ctDNA的精准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熵驱动双足DNA步行器与树枝状杂交链式反应相结合的级联信号放大策略,用于检测血液中的ctDNA.当靶标存在时,立足点A与靶标相互作用,借助燃料链F触发双向链置换反应,从而释放靶标及8-17 DNAzyme活性中心.其中,释放的靶标进入新一轮熵驱动链置换反应;同时,Pb2+激活的8-17 DNAzyme活性中心将作用于微珠表面的切割位点,暴露出微珠表面的捕获探针,进而诱导树枝状杂交链式反应,使荧光信号富集于微珠表面.以乳腺癌突变基因PIK3CAE545K为靶标模型,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此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50~10000 fmol/L,检出限(LOD,3σ)为0.94 fmol/L,回归方程为y=31.6539 lgCT+474.0801(CT为突变基因PIK3CAE545K浓度,fmol/L).将此方法应用于人血清中突变基因PIK3CAE545K含量的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8.8%~106.5%之间.本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并具有高通量和一步式操作的特点,在复杂样品的快速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DNA步行器熵驱动链置换反应微流控芯片8-17DNAzyme树枝状杂交链式反应

    功能化石墨烯-二硫化钼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亚硝酸盐的电化学传感研究

    郭伟华徐惠玲徐杭林曹小红...
    1766-1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功能化石墨烯-二硫化钼(PEI-rGO-MoS2)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此复合物材料进行了表征.将PEI-rGO-MoS2复合材料用于修饰玻碳电极(GCE),制备了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此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PEI、rGO和MoS2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了复合材料对亚硝酸盐的电催化性能.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此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亚硝酸根离子的检出限为0.7μmol/L,两段线性范围分别为1~20μmol/L和35~1000μmol/L,并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将此传感器用于自来水和碳酸饮料中亚硝酸盐的检测,加标回收率为98.0%~110.6%,相对标准偏差为0.8%~2.2%,表明此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二硫化钼功能化石墨烯亚硝酸盐电化学传感器

    环己基/苄基氨基膦酸酯类萃取剂的合成及对锆铪的分离性能分析

    李松松李艳玲廖伍平
    1775-1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合成了氨基膦酸酯类萃取剂二(2-乙基己基)((环己基氨基)甲基)膦酸酯(CAMP)和二(2-乙基己基)((苄胺)甲基)膦酸酯(BAMP),考察了这两种萃取剂在H2SO4溶液中萃取分离锆和铪的性能.系统考察了萃取振荡时间、萃取剂浓度、HSO4-浓度和温度等因素对锆和铪萃取的影响,发现采用CAMP和BAMP萃取锆和铪时,反应在1 min内即可达到平衡,温度在289.45∼318.75 K范围内对萃取过程没有影响,萃取过程为熵驱动自发进行的反应.随着H2SO4浓度增加,CAMP和BAMP对锆和铪的萃取率均降低,并且CAMP对锆的萃取率受H2SO4浓度的影响更明显,CAMP与BAMP对锆和铪的最大分离系数(βZr/Hf)分别为14.21和18.68.根据斜率分析法推测出CAMP与BAMP萃取锆和铪形成的络合物分子式为MO(HSO4)2·2L(其中,M为Zr或Hf,L为萃取剂分子).30%(V/V)CAMP对锆和铪的饱和负载量分别为28.2和24.1 g/L,30%(V/V)BAMP对锆和铪的饱和负载量分别为27.7和22.2 g/L,0.5 mol/L HCl可以完全反萃负载有机相中的铪.

    α-氨基膦酸酯分离溶剂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