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析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析化学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分析化学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汪尔康

月刊

0253-3820

fxhx@ciac.jl.cn

0431-85262017

130022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分析化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分析化学》是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分析化学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化学学科前沿和进展。本刊旨在为冶金、地质、化工、材料、农业、食品、药物、环境等领域从事研究测试的科技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广大师生提供最新的分析化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金/三维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修饰的石墨烯电化学晶体管高灵敏检测多巴胺

    王汝灵蔡志伟潘俊字谭如男...
    1307-1315,中插5-中插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采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三维石墨烯水凝胶(3D graphene hydrogel,3DGH),将其与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复合,构建了Au/3DGH石墨烯电化学晶体管(Graphene electrochemical transistor,GECT)多巴胺(DA)传感器.AuNPs是一种高效的电催化材料,但其在电沉积过程中易团聚.3DGH疏松多孔的网状结构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有效防止了AuNPs的团聚.通过将Au/3DGH修饰于传感器的栅极上,利用Au/3DGH对DA良好的电催化性能以及GECT的高灵敏度,成功实现了DA的高灵敏检测.Au/3DGH修饰的GECT传感器的检出限低至20 nmol/L,线性范围为20 nmol/L~2.5 mmol/L.此传感器展现出高灵敏度、优异的选择性和较高的稳定性,有望应用于疾病预防与临床监测中DA的高灵敏便携式检测.

    多巴胺三维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石墨烯晶体管

    吡喃葡萄糖功能化氧化钼纳米酶的合成以及抗菌性能分析

    孙逸轩刘泽众白露牛玉生...
    1316-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氧化物酶介导的化学动力学治疗(CDT)和光热疗法(PTT)协同抗菌策略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抗菌,但是,由于活性氧(ROS)寿命短(<200 ns)和扩散距离不足(约20~200 nm)等因素,严重限制了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抗菌作用.本研究采用一锅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光热效应的吡喃葡萄糖功能化氧化钼(P-MoO3-x)纳米酶,并对其联合抗菌性能及生物安全性进行了分析验证.P-MoO3-x纳米酶能够利用与吡喃葡萄糖和凝集素的特异性相互作用靶向铜绿假单胞菌表面,有效缩短了羟基自由基的作用距离,显著增强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在光热作用下,P-MoO3-x最佳反应温度为70℃,即使在低浓度(50 μmol/L)H2O2 存在下,也能释放更多的羟基自由基.体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P-MoO3-x抗菌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106 CFU/mL)的失活效率超过99%.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P-MoO3-x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创面和促进伤口愈合方面疗效显著,并且不会对细胞产生毒性.本研究制备的P-MoO3-x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抗感染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氧化钼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光热效应抑菌

    基于三脚架DNA探针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测外泌体

    贺彰瑾金鑫杜雨莹吴洁宁...
    1328-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泌体(Exosome)的分析检测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碱基与石墨烯的π-π相互作用将三螺旋结构DNA(tsDNA)组装在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ERGO)的表面,制备了三脚架(Tripod)DNA探针,并通过悬于探针顶端的膜蛋白(CD63)适配体(apt)序列特异性捕获外泌体,同时引入血红素增强鲁米诺(Luminol)-过氧化氢(H2O2)电化学发光(ECL)体系的信号强度.此生物传感器的ECL强度与外泌体浓度在70~1.4×106 particles/μ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低至30 particles/μL(S/N=3).这种三脚架结构的DNA较双链或单链DNA具有大的探针间距,使其更有利于较大目标物的捕获和检测,有望应用于临床样品的分析测定.

    外泌体三脚架DNA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电化学发光

    基于高分辨串联质谱的人血清多肽组总体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

    方秀峰白璐雅李水明王勇...
    1337-1345,中插11-中插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清多肽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通常采用比较多肽相对含量的方法进行,但有关人血清多肽组中多肽的分布规律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分析了50位志愿者的血清多肽组,比较和归纳了鉴定得到的肽段及其归属蛋白质的数量、肽段强度以及肽段序列特点,考察了血清多肽组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肽段在蛋白质水平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排名在前20%的优势降解蛋白质占据了大约78%的总肽段数量和85%的总肽段强度,而对于排名靠后的约40%的降解蛋白质仅能检测出一条肽段;在血清样品中检测到的肽段数目与其归属的降解蛋白数目正相关,在血清多肽组中总是存在一系列分子量相近但序列不同的肽段.进一步以胸腺素β4、补体C3和纤维蛋白原α链等多种降解蛋白为例,阐明了在优势降解蛋白中总是存在一系列相对集中和连续的酶切位点,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阶梯序列或相关序列肽段是多肽组肽段分布不均的原因.本研究发现,在不同样本中各降解肽段的信号绝对强度差异很大,甚至达到百倍以上;但是,某些信号强度较高的肽段在不同样本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并被频繁地报道为疾病生物标志物.这些血清多肽组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不仅可为生物标志物的选择标准提供新的参考,也可用于分离以及质谱分析过程中方法学的质量评价.

    多肽组血清分布规律生物标志物高分辨串联质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和尿液中有机磷酸酯及其代谢物

    吴文琪王晓霞刘文彬高丽荣...
    1346-1354,中插29-中插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一种通过少量人血清(1.0 mL)或尿液(1.5 mL)样本,同步分析血清和尿液中19种有机磷酸酯(OPEs)及其二酯代谢物(di-OPEs)的方法.采用乙腈进行液-液提取,ENVI-18固相萃取柱净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UPLC-MS/MS)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测定.采用Shim-pack GIST C18 色谱柱(100 mm×2.1 mm,2 μm)和Shim-pack GIST-HP(G)C18 保护柱分离目标物,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的正/负离子模式进行检测.本方法可在15 min内实现所有目标化合物的基线分离,目标化合物在2~100 ng/mL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血清基质和尿液基质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1~0.178 ng/mL和0.001~0.119 ng/mL,加标回收率为30.5%~126.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23%.应用本方法对11个受试者配对的血清和尿液样本进行检测.在所有测试样品中,OPEs的内标回收率为61%~114%,di-OPEs的内标回收率为43%~103%.OPEs及di-OPEs在血清和尿液样本中表现出较高的检出率,血清样本中的OPEs和di-OPEs总浓度为1.580~3.843 ng/mL,尿液样本中的总浓度为5.149~17.537 ng/mL.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检测生物样本中的OPEs及di-OPEs,同时也揭示了OPEs类化合物在人体内普遍存在的情况及其潜在的暴露风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有机磷酸酯代谢产物血清尿液

    基于棒状核-壳结构的磁性沸石咪唑酯骨架复合材料的磁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茶饮料中16种多环芳烃

    聂文丁帅思婕胡珂崔晓垒...
    1355-1364,中插36-中插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具有棒状核-壳结构的磁性沸石咪唑酯骨架复合材料(MHNTs@PDA@ZIF-8),并将其作为磁固相萃取(MSPE)的吸附剂,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茶饮料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氮气吸附-脱附实验对此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MHNTs@PDA@ZIF-8吸附剂具有较强的磁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考察了吸附剂用量、萃取时间和解吸时间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以10 mg MHNTs@PDA@ZIF-8作为吸附剂,涡旋萃取90 s,1 mL正己烷超声解吸60 s.本方法对16种PAHs在5~50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5,检出限(S/N=3)为0.1~0.8 μg/L,定量限(S/N=10)为0.3~2.6 μg/L,加标回收率为60.9%~114.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9.2%.本方法操作简单、萃取时间短、灵敏度高、样品和有机溶剂消耗少,适用于茶饮料中16种PAHs的同时检测.

    沸石咪唑酯骨架埃洛石纳米管多环芳烃磁固相萃取茶饮料

    基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罗丹明B

    刘心语孙世民李劲松舒祖菊...
    1365-1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f-MWCNT)引入到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一种用于罗丹明B(RhB)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借助于f-MWCNT优异的导电性能以及MIP的高选择性,基于MIP/f-MWCNT/GCE的电化学传感器检测RhB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在最优条件下,此传感器检测RhB具有宽的线性响应范围(0.01~30 nmol/L,30~500 nmol/L)和低至0.01 nmol/L的检出限.此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RhB结构相近的染料分子(罗丹明6G、亚甲基蓝和甲基橙)以及常见金属离子(K+、Ca2+、Mg2+和Fe3+)不干扰测定.此传感器还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利用其测定自来水和河水样品中的RhB,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8%~105.6%和99.2%~105.0%,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能.

    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化学传感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罗丹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