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法学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法学家
法学家

史际春

双月刊

1005-0221

faxuejia@vip.163.com

010-82509250

100872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法学家/Journal Jurists Review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帮助侵权的类型化及其归责要件

    汪倪杰
    14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立法及学说均将帮助侵权视为共同侵权,并对帮助人课以连带责任.该观点无法覆盖实行行为与帮助行为多样的结合方式与责任形态.据此,应将帮助侵权类型化,重构其归责要件.形态一为共同侵权,实行人与帮助人承担连带责任.归责上要求二者形成意思联络,且帮助人的故意指向实行行为欲求达成的损害结果.形态二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实行人与帮助人构成直接/间接结合,承担连带/按份/全部与部分结合的混合责任.归责上要求损害结果落入帮助人意志追求或可预见的范围,且帮助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构成相当因果关系.形态三是共同侵权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之间的中间形态,帮助人仍与实行人承担连带责任.归责上要求帮助人对损害结果抱有明确故意,且帮助行为通过对实行行为的促进效应,与损害结果之间构成要素因果关系.

    帮助侵权共同侵权要素因果关系直接结合间接结合

    论不动产抵押合同的特定财产债权担保效果——一种融合人保与物保的非典型担保

    寇枫阳
    16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46条看似采纳了违约责任的通说,实与担保责任杂糅.违约责任说着眼于抵押登记的单一效果,不仅导致意思表示解释方法失当,且忽视了其理论构造对担保责任的吸收.不动产抵押合同包含担保合意与登记合意,分别产生担保责任与抵押登记请求权,前者具有的以特定财产担保债务履行之效果,才是其担保功能所在,随之带来了违约责任说所欠缺的效率优势.此种担保效果本质上系债权担保,但责任财产限于特定不动产,非典型保证说混淆了人保与物保的基本界限,因而应定性为"特定财产+债权担保"之非典型担保.作为类型融合合同的不动产抵押合同,经《民法典》第467条第1款的准用,得分别参照适用保证合同与生效创设担保物权合同的规范,从而产生"变价权+受偿权"的效果.

    不动产抵押合同抵押登记担保功能非典型担保参照适用

    《民法典》第399条(禁止抵押的财产)评注

    柯勇敏
    174-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典》第399条是关于禁止抵押的财产的规定.本条前三项属于《民法典》第153条第1款中的强制性规定,违反的法律效果是抵押合同无效,抵押权不成立.本条第3项应作限缩解释,允许公益目的非营利法人以新购置的公益设施作为抵押财产.本条第4项是关于抵押财产处分权的警示性规定,违反该项时应适用无权处分规则.本条第5项在解释上应采相对处分禁止说,违反该项时作为负担行为的抵押合同有效,登记机构应办理抵押权登记,相应的处分行为相对无效,即仅针对申请执行人无效.抵押权的行使以查封、扣押或监管措施解除为前提.查封、扣押或监管措施未公示时,不得对抗善意的抵押权人,此时抵押权人可以对抗申请执行人.禁止抵押的财产除本条前三项列举外,还包括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类型.

    抵押财产禁止抵押宅基地使用权公益设施查封

    Abstracts

    190-196页

    本刊启事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