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飞行器测控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飞行器测控学报
飞行器测控学报

徐向民

双月刊

1674-5620

fxck@chinajournal.net.cn;spaceTTC@bittt.cn

010-66361267

100094

北京5131信箱14号

飞行器测控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Spacecraft TT & C TechnologyCSCD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空组阵迭代FX相关合成算法及性能分析

    刘友永耿虎军郭肃丽杨伟军...
    317-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火星距离下大规模天线组阵中极微弱接收信号的高效合成问题,在VLBI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FX相关器开环处理架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迭代FX相关合成算法,对算法原理进行了详细理论推导,对数据处理流程、算法合成性能等进行深入分析,与FSC(Full-Spectrum Combining,全频谱合成)、BC(Baseband Combining,基带合成)、SSC(Symbol-Stream Combining,符号流合成)等组阵方案进行性能仿真对比,并给出该算法在36面接收天线组阵的实测试验结果.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迭代FX相关合成算法相比于FSC、BC、SSC等组阵方案具有较好的合成性能,在输入带内信噪比不低于-20 dB时,合成效率可达95%以上,非常适用于火星天线组阵微弱接收信号的组阵合成.

    FX相关合成算法全频谱合成(FSC)方案深空天线组阵火星测控通信

    分布式数字相控阵通道一致性校准方法

    王娜胡新士袁田周文涛...
    324-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分布式数字相控阵通道一致性校准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解决方法.首先基于时域相干的时延估计算法纠正通道间时延差,而后利用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频域均衡算法实现通道间幅相一致性校准.利用Matlab平台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校正后,失配通道与参考通道在通带内的幅度差值在0.015 dB内,相位差值在0.1°内,有效地实现了通道间一致性校准作用.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分布式数字相控阵通道一致性时延估计频域均衡

    复杂姿态下基于空时码的测控方法

    朱宏鹏李志强向中武蔡君...
    330-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复杂姿态条件下飞行器测控通信的可靠性,将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和空时码级联,并采用2×1天线系统,建立了系统模型,阐述了信道参数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信道参数估计的空时软译码算法,使得空时译码器输出软信息给LDPC译码器,能充分利用LDPC的编码增益.仿真结果表明,不采用空时码时在π相位差附近出现很高的误码,导致通信中断;采用空时码能够保证在任何相位差的条件下误码率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不间断测控.

    测控通信复杂姿态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空时码

    随机共振锁频环路影响因素

    张卫同李志强陈欢石盛超...
    335-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随机共振锁频环路影响因素不够明朗的问题,在对随机共振锁频环路仿真验证的基础上,重点就信噪比、采样频率和系统参数对环路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究.首先,阐述了随机共振锁频环路的基本原理,搭建了随机共振锁频环路模拟仿真平台.其次,通过设定不同的信噪比、采样频率和系统参数条件,观察随机共振锁频环路的性能变化.最后,总结归纳出各条件对随机共振锁频环路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信噪比越低,随机共振锁频环路对信号跟踪性能越差,且最低能够处理信噪比为Eb/N0=1 dB的信号.采样频率在高于信号频率50倍时,提高采样频率虽可提高计算精度,但对环路跟踪性能改善作用不大.系统参数是决定随机共振效应能否发生及影响共振效果的关键因素,其表现为一个可供选择的数值区间.

    随机共振锁频环(FLL)信噪比(SNR)采样频率系统参数

    空间遥操作人体动作捕捉相似性控制方法

    时中黄学祥胡天健
    342-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空间遥操作控制方法灵活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ATSMS (Adaptive Terminal Sliding ModeSimilarity,自适应终端滑模相似性)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利用动作捕捉技术采集操作者手臂末端位置和关节角数据的基础上,设计了ATSM(Adaptive Terminal Sliding Mode,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器,精确控制空间机器人的末端位置;还设计了钳位速度,控制机器人关节构型趋向于操作者手臂关节构型,且不会影响末端位置的精确控制.数值仿真和地面实验结果表明,ATSMS控制方法可以实现操作者对空间机器人末端位置的精确控制和关节空间的灵活控制,末端位置控制精度约为97.58%,操作者手臂与机器人关节空间平均相似度高达99.06%.因此,ATSMS控制方法提高了空间遥操作的灵活性,可以应用于未来更为精细和复杂的空间遥操作任务中.

    空间遥操作动作捕捉自适应终端滑模(ATSM)控制相似性控制钳位速度

    星载全空间可见GPS接收系统定位精度分析及验证

    梁中坚张志强倪润立尤睿...
    351-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轨空间科学卫星在轨任意姿态无固定对天面造成的无法连续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的问题,在HXMT(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中提出了星载全空间可见的GPS接收系统,并指出了双天线多径干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建立模型,对双天线下主瓣直达信号和后瓣镜像干扰信号叠加合成的信号进行定位精度分析,结果表明,空间中83.3%以上的GPS卫星信号对该系统带来的定位误差影响不大于单天线的定位误差影响.通过半物理动态仿真验证以及外场试验进行验证,实际工程测试数据结果表明采用剔星策略后定位精度提高约13.4%.从而证明了星载全空间可见的GPS接收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并可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

    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精度多径干扰射频合路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

    针对TCP/IP漏洞的航天测控通信网安全防护

    袁帅刘鹏赵恩
    358-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航天测控通信网自建成以来,整体运行较为稳定,但在网络安全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研究和解决目前航天测控通信网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在分析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分层协议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IP网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协议漏洞及常见攻击方法,详细介绍了当前航天测控通信网的网络安全部署情况,根据网络现状分别对航天测控通信网上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纵向分析,针对分析出的各类安全问题,进一步给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和防护方法.最后,探讨提出了一套航天测控通信网配置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建立设备配置信息库、检查信息记录库及网络故障库等,实现了对航天测控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管理.

    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网络安全防护航天测控通信网漏洞

    目标粗糙表面偏振二向反射分布函数实验研究方法改进

    刘卿战永红杨迪王雅萍...
    365-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利用传统pBRDF(polarimetric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rectional Function,偏振二向反射分布函数)的测试方法效率较低,精度不高,难以满足研究需要,因此基于自主研发制造的二维转台系统,设计了散射光Stokes参量及pBRDF矩阵的新的测试方法,以提高测试效率和精度.该方法将单点测试次数由传统方法的16次降低到4次,测试效率更高,根据Muller矩阵的对称性进行数据处理,反演精度更高.设计了实验验证方法.验证实验的实验对象包括标准反射板、绿色功能涂层.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为今后目标粗糙表面pBRDF模型的改进提供了高精度的实验支撑.此外,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光的强度曲线与偏振分量曲线区别较大,因此使用偏振成像探测技术可有效提高目标探测和识别的能力.

    目标特性偏振二向反射分布函数(pBRDF)实验方法改进比较测量法

    基于码分复用的超空间分辨率成像技术

    杨迪刘昕悦曾嫦娥战永红...
    375-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遥感类光电成像系统中,光学镜头可实现较高空间分辨率,而光电探测器件空间分辨率不足,焦面图像的采样不满足Whittaker-Shannon抽样定理,频谱之间的混叠导致实际分辨率下降.基于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超分辨率成像的方法.即通过编码技术标识来自物空间的不同频率,再通过像空间的解码以消除频谱混叠的影响,从而实现成像.该方法在光路中没有微镜扫描等机械运动部件,同时具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噪声的特点.针对频谱编码实现超分辨率的机理进行了仿真,依据仿真模型和结果对影响频谱编码效果进行了相关分析.

    频谱编码傅里叶变换超分辨率成像频谱编码频谱解码

    基于稀疏和冗余表示的图像融合方法

    史江林刘长海徐蓉门涛...
    38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产生能提供更多信息的融合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SRR(Sparse and Redundant Represent,稀疏和冗余表示)理论的图像融合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训练所得的冗余字典对原始图像进行稀疏表示,然后对系数矩阵采用1-范数取大融合规则进行融合,最后对融合系数矩阵和冗余字典进行重建以得到融合图像.将该方法与拉普拉斯变换、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主成分分析)、DWT(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离散小波变换)、CVT(CurVelet Transform,曲波变换)和NSCT(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等方法在几组图像上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融合图像的质量,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具有较好的性能.

    图像融合稀疏表示冗余字典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