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法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法学研究
法学研究

梁慧星

双月刊

1002-896X

010-64035471

100720

北京市沙滩北街15号

法学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学术性刊物。介绍法学理论、科研成果,探讨改革中的理论问题,分析案例,指导实际工作。主要栏目有专题讨论工作研究、条法释评等。读者对象为立法及司法干部、法学理论工作者。有英文目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逮捕审查判断中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的量化评估

    周翔
    19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2020年以来13万余份起诉书和不起诉书的机器学习,研究发现:我国司法人员在判断羁押必要性时,会评估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但相应评估侧重于罪行危险性因素,却忽略了人身危险性因素;引入量化评估方法,主要有利于改善仅依靠基本案情信息难以准确判断是否需要羁押的"复杂"案件的羁押必要性判断,量化方法有可能显著降低此类案件的羁押率.当前在判断羁押必要性时,办案人员主要依靠罪行危险性因素的主观综合判断,规范改革路径着力于规则细化和要件重构,但这无力化解社会危险性判断信息不足的问题.引入大数据建模方法,有助于系统统合零散的社会危险性判断信息.此外,可通过问卷、量表、数字化设备等方式扩充模型的训练数据,通过深化对社会危险性发生机制的理解,区分案由和社会危险性类型,构建多个子模型,以进一步提升量化工具的准确性.

    逮捕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羁押必要性审查

    唐代笔记所载灵异案件反映的法律文化

    赵晶
    209-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笔记记录了许多与灵异相关的犯罪行为,涉及对个人财产利益、人身安全、亲属关系乃至社会秩序、政权稳定的侵害,为唐律以及诏敕所禁.无论是加害者还是受害人,广涉达官显贵、士农工商等阶层.受害人或选择忍气吞声,或付诸自力救济,或寻求仲裁调解,或诉请依法审判,司法途径从来都不是、也绝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一旦进入司法程序,虽然官员群体也身处笃信灵异的氛围之中,但不乏能够依法审断之人,他们会搜求证据来验证当事人关于灵异的说法是否可信,又因为客观证据很难证明行为发生时的主观心态,所以他们也不会将误信灵异作为减免刑罚的依据.更加重要的是,由于灵异与妖邪的界限并不分明,为了防止"惑众"进而危害统治,官员往往还会主动出击,严惩灵异现象的制造者,"邪不胜正"的观念是他们恃以免除心理恐惧的精神资源之一.然而,令人沮丧的是,无论是立法、司法,还是某些灵异现象的制造,其原初的目的都是劝善诫恶,但最终的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或开启冤狱制造、诬告胁迫之门,或提供了可资效仿的犯罪方法,或径直沦为作奸犯科的手段.

    唐代笔记法律文化灵异邪不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