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法制博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法制博览
法制博览

郑贺秀

月刊

fzbl88@126.com fzbl68@126.com

0351-7720661、7720662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81号信箱

法制博览/Journal legality Vis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骑缝章印文鉴定方法及应用

    何开秦吴娇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骑缝印章在各类文件、合同等法律文书中广泛应用,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保障文件的法律效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骑缝印章的鉴定方法,通过对印章的物理特征、印文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常见的辅助技术手段和鉴定经验,为骑缝印章的鉴定工作提供一个鉴定思路.

    骑缝印章鉴定方法印文形态

    继父母子女关系的相关法律问题探析

    何晶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继父母子女是一个复杂的亲属关系,关系的稳定直接影响了生父母、继父母、继子女的利益,因此做好继父母子女的立法关系分析十分重要.能够进一步理清继父母和继子女关系的权利和义务,进而更好地解决继父母子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有效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性.因此,本文就对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类型、特点、立法保护价值以及立法维护进行全面的探讨.

    继父母继子女抚养教育关系立法保护

    毒物暴露与人体损伤法医毒理学的深度解析

    郭展韶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医毒理学作为一门研究毒物与人体相互作用及其导致损伤的学科,在刑事侦查、医疗诊断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毒物暴露的途径、毒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毒物对人体各系统的损伤机制,以及法医毒理学在鉴定毒物暴露与损伤关系中的方法和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接触到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毒物暴露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深入研究毒物对各系统的损伤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毒物暴露与人体损伤的关系.

    法医毒理学毒物暴露人体损伤代谢过程损伤机制

    鼻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方法探究

    杜雨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鼻骨骨折常见于面部外伤,从轻微撞击到重大事故引发的复杂损伤,涵盖各种临床情况.同时,鼻骨的解剖特点导致骨折类型多样,包括简单裂骨折、粉碎性骨折及骨折伴错位等不同类型,要求法医结合详尽的影像学资料和患者的详细病史展开鉴定,以便科学地确定法律案件的责任划分.本文首先分析了鼻骨的解剖结构,接着分别提出了鼻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要点和难点,希望能对法医临床鉴定领域中的相关问题解决提供些许助益.

    鼻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损伤机制遗传史与家族病史

    MS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软骨部位折断伤残鉴定中的价值

    陈晓飞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MS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软骨部位折断伤残鉴定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 2022-2023 年期间的肋骨软骨部位折断伤残患者 100 例,分别采取常规CT检查以及MSCT后处理技术,比较诊断价值.结果:DR/CR显示可疑肋骨骨折的患者有 70 例,骨折处有 79 处,主要表现出横或者斜形的骨折线.MSCT显示 70 例患者骨折,骨折处有 87 处,其中有 1 名患者骨折处不在肋骨.其中具备比较突出的肋骨骨折表现的有 43 例患者.DR/CR再次显示患者没有明显的异常情况.MSCT后处理显示骨折处 20 处,骨折患者 14 例.其中骨折处位于肋转折处的有 3 例患者,肋骨骨折 18 处中包括不完全骨折 4 处,近胸肋关节处、肋软骨骨折及膈下重叠处骨折分别为 3 处、10 处、1 处.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在肋骨软骨部位折断伤残鉴定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肋骨软骨部位折断伤残鉴定MSCT后处理技术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法医学研究

    宋姣姣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指颅脑外伤后一段时间内(通常>24h)发生的颅内血肿,主要类型包括迟发性硬膜外血肿、迟发性硬膜下血肿和迟发性脑内血肿.其发生机制与创伤后继发性脑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以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颅高压表现为主要特征,可出现"清醒期".法医学鉴定时需注意区分是否为外力致伤,并明确致伤方式、器械、时间及程度.鉴定需综合分析病史、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等,客观、审慎地判断因果关系及致伤性质.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法医学鉴定

    公益律师在法律援助中的角色定位与影响力研究

    张蓓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益律师在法律援助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既体现了相关部门的社会责任,也是律师职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公益律师在法律援助中的多重角色以及其对社会影响力的贡献.研究指出,公益律师通过参与法律援助,不仅增强了职业技能,提高了社会认可度,同时也促进了社会正义的实现.公益律师的参与有效提升了法律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实现了职业价值的最优化.此外,通过法律援助服务,有助于公益律师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贡献力量.因此,公益律师在法律援助中的作用不仅是职业行为的体现,更是社会发展需求的反映.

    公益律师法律援助社会影响力职业价值社会正义

    企业单位刑事合规制度瓶颈成因分析与破除思考

    麻雪峰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单位刑事合规实践中存在诸多制度瓶颈,主要源于相关人员对其理解的不全面,表现为规定的模糊和执行标准的不统一.企业单位刑事合规制度瓶颈的根源是规定与执行机制的不完善,为了有效破除这些瓶颈,推动刑事合规得以切实有效地实施,必须要完善规范、明确责任,并构建统一的执行机制,重视与不起诉制度衔接,只有精确归纳不足,才能展开创新并提出合理完善建议.

    企业刑事合规单位犯罪酌定不起诉制度根源立法完善

    新《公司法》下股东失权制度的构造分析与制度检视

    刘亚莉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第二次修订的《公司法》第五十二条增设了股东失权制度.与股东除名制度相较,股东失权制度在价值基础、启动事由、法律效果等方面均存在着诸多差异.股东失权制度本质上是公司对未依章程履行出资义务之股东的单方惩戒,扭转了传统公司在资本充实救济中的被动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新《公司法》下的股东失权制度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新《公司法》股东失权制度出资义务

    我国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制度的困境与对策

    谷辰辰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成年人犯罪恶性案件频发,低龄化现象普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完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迫在眉睫.我国法律对关于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分级制度已有部分规定,但是关于罪错行为的类型仍然存在争议,在具体的处遇措施上仍不够完善.本文认为,应当构建科学的罪错行为分级体系,根据罪错行为的不同程度,将其划分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触法行为和触刑行为,并根据不同的罪错行为类型来匹配恰当的处遇措施.同时,从家庭教育、专门教育以及社会帮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罪错行为分级处遇措施,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犯罪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