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标准与质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标准与质量
纺织标准与质量

李庆峰

双月刊

1003-0611

010-65003779 65987317

100025

北京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纺科院内

纺织标准与质量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是面向全国各纺织、服装企事业单位,大型纺织服装商(市)场和大专院校及质量技术与检验检疫、内外贸、军工、轻工、消防等行业的各级主管人员和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实施情况报告

    孙锡敏徐路王国建章辉...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的实施情况,介绍了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点(纺织产品)2023年对GB 31701实施情况的调研及统计分析工作,总结了标准的执行情况、适用性、协调性、实施制约因素以及实施成效,归纳并分析了标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总体结论与建议.

    婴幼儿儿童安全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

    《皮革中六价铬标准样品》等3项国家标准样品发布

    6页

    2023年旅行箱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

    7-8页

    2023年旅游鞋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

    8页

    基于多指标集成法对织物触感检测和评价方法研究

    张天祥胡军岩章辉吴南莹...
    9-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触感是织物的重要风格属性之一,直接影响到终端产品的舒适性,为更客观地检测和评价织物的触感,丰富触感检测方法体系,基于多指标集成法研究了织物触感的检测和评价方法,提供了一种客观、快速的触感检测和评价方法,并在5家实验室内开展比对试验.该试验结果表明,CV值基本在10%以内.该试验表明,该方法的试验结果较为稳定.

    织物触感多指标集成法检测评价方法

    《精梳丝毛织品》新旧标准对比分析

    秦智成林志强赵东兵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理解和执行FZ/T 24015-2023《精梳丝毛织品》,对比分析了新旧标准的主要差异,为生产企业、检验检测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提出了在标准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对策与建议,为相关行业人员在理解和掌握新标准提供参考.

    精梳丝毛织品标准对比分析

    GB/T 2910.4新旧标准比对

    汪良慧艾铭谢文倩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便于理解和执行GB/T 2910.4-2022《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4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对比了新旧标准在范围、试剂、试验步骤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新旧标准间的主要差异,针对执行新标准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新旧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变化

    纺织品勾丝性能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分析

    郑红霞闫春红李冬霞
    24-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纺织品检测行业内勾丝性能的检测情况,查找实验室间检测结果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选取了 8 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按照GB/T 11047-2008《纺织品 织物勾丝性能评定 钉锤法》,在7个实验室间进行比对试验.该试验结果表明,各实验室1#、3#、7#和8#样品的结果偏差均在指定值的±0.5级允差范围之内;lab 7测试的2#直向偏差为1级,其余实验室的偏差均在±0.5级的允差范围之内;lab 2和lab 6测试的4#直向偏差均为1级,lab 2和lab 4测试的4#横向偏差分别为1级和-1级,其余实验室的偏差均在±0.5级的允差范围内;lab 2测试的5#直向偏差为1级,其余实验室的偏差均在±0.5级的允差范围内;lab 2和lab 4测试的6#直向偏差分别为1级和-1级,其余实验室的偏差均在±0.5级的允差范围内.该试验表明,实验室间勾丝性能比对试验结果存在差异,评级目光和仪器耗材状态存在偏差是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勾丝试验结果实验室间比对试验差异

    大麻纤维/黏纤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探讨

    胡鹏徐久盛李妍李峰...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定量化学分析大麻纤维/黏纤混纺产品时,为了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丰富大麻纤维/黏纤的纤维含量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在GB/T 2910.22-2009的基础上,采用改变时间,验证d值,测定大麻纤维/黏纤混纺产品的纤维含量.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甲酸/氯化锌法(浴比为1∶100、时间为13 min、温度为70℃)测定大麻纤维/黏纤纤维的实测含量与配比含量误差最小值是0.04%,最大值是0.68%,误差在0.04%~0.68%之间,均小于1%,满足GB/T 29862-2013规定≤3%的最小误差要求.该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作为测定大麻纤维/黏纤混纺产品纤维含量,且采用甲酸/氯化锌法测定大麻纤维/黏纤混纺织物纤维含量的时间更短,结果更准确.

    大麻纤维黏纤纤维含量定量分析盐酸法甲酸/氯化锌法

    标准溶液逐级稀释和一步稀释的误差探讨

    董彪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标准溶液逐级稀释法与一步稀释法之间的误差,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试验分析,通过计算标准溶液在不同稀释条件下引入的不确定度,并且得出标准溶液稀释引入的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该试验表明,逐级稀释标准溶液与一步稀释标准溶液相比并无明显优势;选择级别高的容量器具有助于减少稀释引入的误差;选择大体积的容量器有助于减少稀释引入的误差;稀释次数的多少与稀释误差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逐级稀释一步稀释不确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