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标准与质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标准与质量
纺织标准与质量

李庆峰

双月刊

1003-0611

010-65003779 65987317

100025

北京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纺科院内

纺织标准与质量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是面向全国各纺织、服装企事业单位,大型纺织服装商(市)场和大专院校及质量技术与检验检疫、内外贸、军工、轻工、消防等行业的各级主管人员和生产一线技术人员的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氨酯载样管回弹性测试方法探讨

    张春艳郑园园孙嘉肄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给各实验室评估载样管使用寿命提供参考,确定载样管的有效回弹率区间,分析影响起球箱法起毛起球等级测试结果的因素,提出一种新的载样管回弹性测试方法,并以不同使用时间的载样管为样品,测试其回弹性大小,得出新的聚氨酯管的回弹率约为38%,使用3年及6年后的旧聚氨酯管的回弹率分别约为 32%、25%.该试验结果表明,载样管使用时间越长,其回弹性越小.选取常用的不同组织的羊毛针织物进行起毛起球试验后得出,采用新的载样管测试的面料起球效果明显、无级差,采用旧的载样管测试的面料起球效果不明显、级差为1级,该结果与载样管回弹性所引起的起球效果相吻合.该试验表明,评估载样管使用寿命的参考依据为:载样管的有效回弹率区间不小于25%,使用年限不超过6年;采用测试载样管回弹性的方法评估其使用寿命可行且可靠.

    聚氨酯载样管回弹性测试方法有效回弹率

    絮片压缩回弹性能测试方法比较

    章睿王晶晶
    39-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不同絮片压缩回弹性能测试方法间的差异,分别采用现行标准规定的两种不同的试验方法,比对试验了同一絮片样品的压缩回弹性,其中包括回复率、压缩率和蓬松度三项指标.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方法A测得的回复率为 94.5%~99.1%,采用方法B测得的回复率为 87.8%~93.9%,用方法A测得的回复率高于用方法B测得的回复率;采用方法A测得的压缩率为 50.0%~75.2%,采用方法B测得的压缩率为56.7%~87.0%,用方法A测得的压缩率低于用方法B测得的压缩率;采用方法A测得的蓬松度为 34.8~82.7 cm³/g,采用方法B测得的蓬松度为40.1~128.5 cm³/g,用方法A测得的蓬松度低于用方法B测得的蓬松度.该试验表明,不同方法测得的絮片压缩回弹性能结果之间存在差异,采用方法B测试絮片类产品的压缩回弹性能更合理.

    絮片压缩回弹性压缩率回复率蓬松度

    涤纶碱减量处理及其性能分析

    顾青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涤纶丝碱减量的工艺和碱减量对涤纶丝微观结构的影响,利用NaOH对涤纶丝进行碱减量处理,探究其处理前后的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选择在浴比为1∶20、温度为130℃、时间为40 min条件下,利用不同用量的NaOH和不同用量的促进剂1227处理涤纶丝,结合减量率和强力确定了碱减量的处理工艺;采用电子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对碱减量处理前后的涤纶丝进行微观结构分析.该试验结果表明,当在浴比为1∶20、温度为130℃、时间为40 min和NaOH用量为6 g/L时,促进剂 1227 用量为 1 g/L时的涤纶丝减量率为 20.87%,强力为750 cN;减量后涤纶表面虽发生刻蚀,但分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结晶度稍有提高.该试验表明,在上述特定条件下不会引起涤纶丝碱减量化学结构的变化.

    涤纶碱减量工艺性能微观结构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不同试验方法之比较

    王文地郑园园刘涛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选用的试验方法不当或试样尺寸不符合测试规定而导致试验结果有误的问题,厘清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GB/T 29865-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小面积法》及GB/T 42223-2022《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Gakushin法》之间的差异,分别选取了5个代表性样品对3种试验方法作比对试验,并归纳了不同试验方法间的异同点.该试验结果表明,GB/T 3920、GB/T 29865和GB/T 42223测试同一试样耐干摩擦色牢度试验结果的最大差异为0.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试验结果的最大差异为0.5~1级.该试验表明,采用不同试验方法测试同一试样的耐摩擦色牢度结间果存在差异且无规律可循,应根据产品特性及实际用途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以保证试验结果准确.

    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比对试验结果差异准确性

    《警服 女礼服》等6项与纺织相关行业标准发布

    50页

    发泡鞋底耐磨性能两种测试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靳宇武峻嵩
    51-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发泡鞋底耐磨性能两种测试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发泡鞋底耐磨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自动耐 磨试验机测试发泡底耐磨性能,建立测量模型,进行不确定度的来源分析及计算.该试验结果表明,连续测试20 min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3 mm,磨轮连续旋转3 820圈进行测试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2 mm.该试验表明,测试差异主要来自于重复性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该试验表明,连续测试20 min试样的磨痕长度L=(14.1±0.6)mm,磨轮连续旋转3 820圈试样的磨痕长度L=(13.5±0.4)mm.

    发泡鞋底耐磨性能测试方法不确定度

    盐酸法测定氨纶与纤维素纤维混合物纤维含量试验方法探讨

    徐萍陈秧红郭斌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现行标准中定量化学分析氨纶与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纤维含量的盐酸法,采用改变该方法的溶解方式、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和清洗步骤四大影响因素方式并进行比对试验.该试验结果表明,用改变后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与现行标准进行比对试验,氨纶的变异系数<3%,且最大绝对值偏差≤1%,满足标准规定的偏离要求.该试验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可以降低设备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而且更加环保和高效.

    氨纶纤维素纤维20%盐酸法溶解方式溶解温度溶解时间清洗步骤

    《粗梳毛织品》等26项国家标准发布

    58页

    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及基础标准分会年会召开

    59-60页

    新款Tinius Olsen 20 kN气动夹具全球发售

    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