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科学学报
分子科学学报

孙家钟

双月刊

1000-9035

fzxb@vip.163.com

0431-85099521

130024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分子科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学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主要出版发行分子层面的有面、无机、分析、物理化学、生物、高分子等领域高水平的研究综述、论文、快报和简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钙钛矿型La2NiB'O6催化剂Ni和B'位点的协同效应及其对二氧化碳甲烷化性能的影响

    钟读乐刘磊李婉婷刘立伟...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由于高的可逆储氧能力和结构稳定的特点,在催化领域被广泛应用。本文研究了钙钛矿型金属氧化物对于CO2甲烷化的催化活性,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LaNiO3催化剂,同时用不同的元素B'(B'=Co,Mn,Fe)对Ni进行掺杂得到La2NiB'O6双钙钛矿,通过测试催化能力以研究不同金属间协同作用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利用XRD,BET,SEM和H2-TPR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 一系列表征。结果显示,第二金属元素的加入没有改变原有的结构,将前驱体进行简单还原后,La2NiB'O6催化剂具有高的氧空位、较好的还原性、优异的Ni分散性,它取决于Ni-B'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其中,La2NiCoO6催化剂在400 ℃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转化率达91。3%,这归因于Co掺杂形成的双金属合金以及在3种催化剂中具有更高的氧空位,更好的还原性能和对CO2更强的吸附性能,提供了更多的反应位点,从而增强了 La2NiCoO6催化剂对CO2甲烷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双钙钬矿型氧化物CO2甲烷化反应B位掺杂协同效应

    引入H原子对游离碱萘酞菁传输特性的影响

    李冬雪陈怡名赵婉竹边江鱼...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游离碱萘酞菁(H2Nc)及其衍生物H4Nc的分子几何结构和传输特性。研究发现,H原子的引入增强了 H4Nc中央空腔的空间位阻效应,导致其从平面结构转变为马鞍形结构。电流-电压(I-V)曲线的分析表明,H2Nc和H4Nc分子结对偏压的反应截然不同。具体来说,在0。0~0。8 V范围内,通过H2Nc分子结的电流始终很低,而在0。3~0。5 V范围内,H4Nc分子结显示出明显的负微分电阻(NDR)效应。

    电子输运萘酞菁负微分电阻效应第一性原理

    无机氨分子在纳米孔中的逸出行为研究

    牛延慧于文彬杨曙光万泉...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长链烷基溴化季铵盐CnTAB(n=12,16)模板剂,水热法制备了高纯度纳米孔二氧化硅。采用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及气体吸附仪对纳米孔二氧化硅的孔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热红联用同步热分析技术(TG(STA)-FTIR)探讨了在2种不同孔尺寸(3。2和4。1 nm)、组成单一且孔径均一的纳米孔中无机氨分子的受热逸出行为。数据结果表明,纳米孔内氨气的最终逸出温度随着孔尺寸的降低而增大,逸出温度可高达250 ℃。研究空间限制效应对纳米孔内氨水逸出行为的影响,不仅为无机小分子在纳米孔中的热稳定性及热运动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为纳米孔材料氢能载体存储机制提供了参考价值。

    氨气逸出行为纳米孔

    玉米芯基多孔炭对废水中染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徐莹文万玲俐高珊刘姝萌...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为原料,用K2CO3作为活化剂制备玉米芯基多孔炭。利用XRD、FT-IR、SEM和BET解析玉米芯基多孔炭的孔结构和表面特性,并探究其对甲基蓝、结晶紫和靛蓝二磺酸钠的去除效果。玉米芯基多孔炭对3种染料都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其中对结晶紫染料的吸附能力最佳。通过吸附热力学机理分析,证实该吸附过程为 自发的吸热过程。玉米芯基多孔炭吸附3种染料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和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证实该吸附过程是受化学机制控制的单分子层吸附过程。

    多孔炭染料吸附机理

    信息动态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