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磺胺化聚丙烯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对Cr(Ⅵ)和Pb(Ⅱ)的吸附性能

    王杰汪滨杜宗玺李从举...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吸附水中的Cr(VI)和Pb(II)等重金属离子,并且避免吸附材料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利用对甲基苯磺酰胺为功能化试剂,通过水热法对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进行化学改性,得到了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功能的磺胺化PAN纳米纤维膜,并研究了该纤维膜对Cr(VI)和Pb(II)的吸附去除性能和机制.结果表明:当水热温度为125℃,水热时间为2.5 h时,可得到形貌良好的磺胺化PAN纳米纤维膜;磺胺化PAN纳米纤维膜对Cr(VI)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且满足二级动力学方程,在质量浓度为50 mg/L的K2 Cr2 O7溶液中1 h后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为220.4 mg/g;对Pb(II)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且满足二级动力学方程,在质量浓度为50 mg/L的Pb(NO3)2溶液中1 h后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为185.6 mg/g.

    静电纺丝聚丙烯腈磺胺化吸附性能污水处理

    氧化石墨烯掺杂TiO2改性活性炭纤维

    罗佳妮李丽君张晓思邹汉涛...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解决废水污染的问题,针对活性炭纤维(ACF)改性进行了研究.以活性炭纤维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掺杂二氧化钛(TiO2)的溶液,通过浸渍提拉法实现负载,制备了GO掺杂TiO2的活性炭纤维.借助红外光谱、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对其微观结构和表面形态进行表征和分析,并探讨了改性ACF的吸附动力学,以及GO对其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GO-TiO2/ACFs中TiO2主要由锐钛矿相组成,GO的掺杂可抑制TiO2晶体的生长和团聚,TiO2的晶粒尺寸从15.7 nm降为8.1 nm.与TiO2/ACFs相比,少量添加GO的GO-TiO2/ACFs具有更优异的可见光吸附性能,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从65%增至85%,其吸附相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属单分子吸附.

    活性炭纤维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光催化性能溶胶凝胶法

    棉秆皮纤维素/氧化石墨烯纤维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和吸附性能

    李阵群许多魏春艳钱永芳...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纤维素基纤维的强力及其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利用超声分散和湿法纺丝法,制备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氧化石墨烯(GO)的棉秆皮纤维素/GO纤维.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棉秆皮纤维素/GO纤维的形态和结构,探讨了GO质量分数对纤维断裂强力和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GO质量分数的增加,纤维的断裂强力先增大后减小;GO质量分数为0.4%时,纤维断裂强力最优为31.12 cN,与未添加GO的纤维相比断裂强力提高了84%;纤维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随着GO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属于单分子层的吸附,吸附过程为自发的放热反应.

    棉秆皮纤维素氧化石墨烯湿法纺丝亚甲基蓝吸附性能

    用竹浆粕/离子液体复配体系纺制的再生纤维及其性能

    欧阳鹏飞张玉芳贾春紫张嘉煜...
    21-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离子液体法制备再生纤维性能的影响因素,选用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与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AMIM]Ac)和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Ac)构成复配体系作为溶剂溶解竹纤维素浆泊,用湿法纺丝制备再生纤维素纤维,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热性能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再生纤维进行形貌、结构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DMSO含量提高、纺丝原液中离子液体含量降低,再生纤维丝表面的光洁程度和热稳定性先提高后下降,力学性能下降;当竹纤维素含量提高,再生纤维丝的表面更光滑,结晶度、热稳定性、断裂强度提高,纤维直径均变粗;离子液体[AMIM]Ac制得的再生纤维性能较优.

    离子液体竹浆粕湿法纺丝再生纤维

    载药聚偏氟乙烯伤口敷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吴倩倩李珂杨立双付译鋆...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轻薄柔软的伤口敷料,并使其具备优异的压电和抗菌性能,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恩诺沙星(Enro),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药PVDF复合纳米纤维膜.分析了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形貌、化学结构对其压电性能、药物缓释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质量分数为8%时,纤维平均直径为(753±128)nm,纤维网成膜良好,复合纳米纤维膜直径随着Enro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纺丝过程中PVDF由α晶型转变为β晶型,使纤维膜具备了压电性能,可产生9 mV的输出电压;当Enro质量分数为15%时,纤维膜释药速度平稳、持续时间长且具备优异的抗菌性能,适合用作伤口敷料.

    伤口敷料聚偏氟乙烯恩诺沙星静电纺丝压电性能抗菌性能

    废弃羽毛的结构特征及其吸声性能

    吕丽华刘英杰郭静王滢...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废弃羽毛资源进行合理化利用,借助多功能纤维投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羽毛的大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及其形态结构,探究了羽毛结构与其吸声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声阻抗传递函数法对羽毛及其他几种可用于吸声领域的纤维集合体进行吸声性能测试及对比.结果表明:几种纤维集合体吸声性能排序为废弃羽毛、木棉纤维、羊毛、大麻纤维、涤纶;在整个测试频率范围内废弃羽毛的吸声性能随纤维集合体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且纤维集合体最大吸声系数对应的吸声频率随纤维集合体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废弃羽毛纤维具有优良的吸声性能,在吸声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废弃羽毛结构特征纤维集合体吸声性能吸声机制

    锡林刺辊速比对梳棉质量的影响

    邵英海张明光曹继鹏郭昕...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棉花梳理质量,针对多种刺辊速度条件下锡林刺辊速比变化对生条、一并条和二并条质量的影响进行对比实验.探讨锡林刺辊速比变化对棉纤维梳理质量的影响,并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生条、一并条和二并条的质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刺辊速度在500~800 r/min之间时,生条、一并条和二并条中的长度相关指标变化幅度较小,即使在同一刺辊速度不同锡林刺辊速比条件下,其变化幅度依然较小,但棉结和杂质含量随刺辊速度和锡林刺辊速比的增加,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当刺辊速度为850~900 r/min时,长度指标随着刺辊速度和锡林刺辊速比的增加均出现较明显的降低,棉结和杂质含量出现明显增加趋势.生条、一并条和二并条之间的大多数指标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锡林速度锡林刺辊速比棉条质量梳棉机

    纱条中纤维排列状态与纱条不匀的关系

    苏玉恒孔繁荣严广松
    45-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短纤维纱条中纤维的排列状态与纱条截面纤维根数分布不匀的关系,采用几何概率方法建立了等分区间内纤维左头端数分布与纱条截面纤维根数的期望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定义了表征纱条中纤维排列状态的参数.运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纱条截面根数不匀随排列参数变化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短纤维纱条截面纤维根数的CV值与纱条中短纤维排列参数呈负线性关系,与纤维长度分布和模拟区间大小的划分无关;且当排列参数接近1时,即纤维左头端数在所划分区间中为固定值时,纱条截面纤维根数不匀最低,而当排列参数趋向于0时,即纤维左头端数在所划分区间中呈泊松分布时则不匀最大.

    纤维头端纤维排列随机模拟纱条不匀纱条截面纤维根数

    环锭数码纱Kubelka-Munk双常数配色模型构建及其色彩预测

    张婷婷薛元贺玉东刘曰兴...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适用于环锭数码纺混色纱的配色模型,以环锭数码纺纱机为平台,选用品红、黄色、青色、黑色、白色5种颜色的粗纱为原料,以10%为混纺梯度进行混色纺纱,并用小圆机织成针织物,进一步对织物进行测色.依据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用相对值法求解参数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并进行模型构建,结合全色谱算法和最小二乘法进行配色算法构建,实现对环锭数码纺混色纱的颜色预测与配方预测.用品红、黄色、青色3色粗纱按不同配比制备36种混色样进行预测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色差均值为1.74,平均比例误差为7.38%,色差分布小于2的占比达到72.22%,证明该模型对环锭数码纺纱系统具有适用性.

    环锭数码纺色纺纱Kubelka-Munk双常数理论配色预测

    碳纤维/涤纶刺绣心电电极制备及其性能

    董科李思明吴官正黄虹蓉...
    56-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一种生物相容性高的医疗级可穿戴电子服装用人体心电(ECG)监测电极,以碳纤维/涤纶复合长丝为电极导电材料,采用刺绣法开发了一种新型刺绣电极,对电极的电学性能和细胞毒性进行分析,并与镀银锦纶/涤纶刺绣电极进行对比;借助自行研发的可穿戴带式心电监测系统评价织物电极采集ECG信号质量.结果表明:镀银电极电学性能较优,但在长期心电信号监测中,碳基电极的阻抗变化与镀银电极相近;对比医用凝胶电极,2种刺绣电极采集到的ECG信号质量良好,均能满足医疗诊断需求;镀银电极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其细胞存活率为3%,而碳基电极的细胞存活率为107%,细胞毒性为0级,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符合医疗体外材料测试标准.

    织物电极碳纤维/涤纶复合长丝可穿戴监测系统心电信号生物相容性医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