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聚物对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结晶性能的影响

    陈咏王晶晶王朝生顾栋华...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逐步缩聚聚合物中通常含有一定比例的线性及环状低聚物,会影响纤维材料的成形加工、纤维性能、纺织品加工等.为探究低聚物对生物基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结晶性能的影响,通过外部添加法制备得到具有不同低聚物质量分数(主要以环状二聚体为主)的生物基PTT,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方法对生物基PTT的结晶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聚物的存在主要起成核剂的作用,其质量分数的增加可提高生物基PTT的结晶速率、结晶温度及结晶度;添加低聚物质量分数为10%时,生物基PTT的结晶速率常数由未添加的0.528提升至0.603,同时结晶温度由172.11℃提升至178.85℃.

    低聚物环状低聚物生物基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结晶动力学

    聚乙烯醇/磷虾蛋白纤维的氢键作用机制及其性能

    管福成郭静吕丽华谭倩...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聚乙烯醇(PVA)难以热塑加工和功能单一的问题,以磷虾蛋白(AKP)和水为增塑剂,通过熔体纺丝制备了PVA/AKP纤维.通过红外光谱仪表征了PVA/AKP纤维中的氢键作用,并分析氢键作用机制.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单纤维强力仪等分析了PVA/AKP纤维的结晶性、形态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随着AKP质量分数的增加,PVA/AKP纤维中分子内氢键含量和结晶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AKP质量分数为2%时,PVA/AKP纤维中分子内氢键含量达到最大值(85.37%),结晶度也达到最大值(48%),该条件下纤维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为2.15 cN/dtex;AKP的加入有助于提高PVA纤维的表面光滑性,PVA/AKP纤维断面呈规则圆形;PVA/AKP纤维对碱溶液的响应性更强,在水中浸渍2 h后纤维吸水率恒定在36%.

    聚乙烯醇/磷虾蛋白纤维熔体纺丝氢键作用机制结晶性

    一锅法合成氨基化纳米纤维素及其性能表征

    卢琳娜李永贵卢麒麟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纳米纤维素衍生物的绿色高效制备,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基于机械力化学作用,在微波-水热条件下氧化降解竹浆粕得到羧基化纳米纤维素(CNC),然后与二乙烯三胺发生缩合反应,实现水相中氨基化纳米纤维素(ACNC)的一锅法合成,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CNC呈棒状,直径为10~40 nm,长度为50~300 nm,氨基的接枝率为6.29%;ACNC的晶型并未发生改变,仍为纤维素Ⅰ型,结晶度由竹浆粕的59%增加到79%;ACNC的热稳定性较竹浆粕并未显著下降,但较CNC显著提高,说明CNC表面接枝氨基后热稳定性能得到改善;该制备方法绿色高效,得到的纤维素衍生物有望在生物固化和物理性能增强方面发挥作用.

    氨基化纳米纤维素机械力化学法过硫酸铵微波-水热法一锅法

    丙烯基纳微米弹性过滤材料的熔喷成型及其过滤性能

    孙焕惟张恒甄琪朱斐超...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增强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的弹性以解决其用于过滤材料脆性大、抗拉性差的不足,以共混熔喷法制备了以丙烯基弹性体(PBE)为增强基的PBE/PP基纳微米纤维材料,测试了PBE/PP共混体系的热性能和熔体流变特性,分析了PBE质量分数和熔喷工艺对样品弹性和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E用量增加到85%,该共混体系的熔融峰值从173.6℃降低到165.1℃,结晶度从39.0% 逐渐降低到9.8%;纤维直径在0.4~16μm之间呈现二值化分布特性,并且细纤维穿插与粗纤维间以组成立体迂曲的"嵌入"形态;随着PBE的质量分数增大到85%,纤维直径小于2μm的纤维数量占比增大到68.3%,纵、横向弹性回复率分别增大到81.8%和79.1%,进而样品的过滤效率增大约1.8倍,静水压增大到4699.6 Pa.

    非织造材料熔喷丙烯基弹性体过滤性能静水压阻纳微米纤维

    梯度结构活性碳纤维毡吸声性能分析

    沈岳蒋高明刘其霞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梯度结构活性碳纤维毡的吸声性能,选取5种不同密度的粘胶基活性碳纤维毡,两两组合构成梯度结构,借助阻抗管在250~6300 Hz频率声波范围内,对梯度结构活性碳纤维毡法向入射吸声系数进行测试,分析梯度方向、密度、结构对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总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在低频段单一结构活性碳纤维毡吸声性能比正梯度结构好,但比倒梯度结构差,而在高频段单一结构吸声性能比正梯度结构差,但比倒梯度结构好;总密度不同的情况下,在低频段随着梯度结构总密度的增加,其吸声系数增加,而在高频段随着梯度结构第1层密度的增加,其吸声系数减小;随着活性碳纤维毡第1层密度的增加,第一共振频率向低频移动,随着总密度的增加,第一共振吸声系数增加.

    活性碳纤维梯度结构吸声系数第一共振频率吸声材料

    基于神经网络的籽棉颜色分级检测

    徐守东冷奕锦吴国新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籽棉颜色分级问题,构造了一个基于L∗a∗b∗颜色空间的色度检测仪,主要由颜色传感器、光源及外围电路构成.针对用于籽棉颜色等级检测2个关键指标(反射率、黄度)输出不稳定问题,采用了4层BP神经网络和5块标准色板进行反复训练,使得校准后的反射率的变异系数小于0.21%,黄度的变异系数小于1.13%.在籽棉颜色等级检测实验中,制作了覆盖12个颜色等级的480个测试样.经过反复实验发现,使用该色度检测仪对1个测试样品,需要均匀分布10个测量点结果的平均值,才能得到稳定的色度测量值.最后,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对480个籽棉试样数据进行分析,其中:80%用于训练;20%用于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对12个颜色等级的480个样品进行测试,得到的检测准确率都超过了90%.

    籽棉籽棉颜色分级颜色传感器人工神经网络

    基于原位力学测试的织物折皱回复性表征

    胡霄睿孙丰鑫肖彩勤高卫东...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基于折皱回复角和外观平整度的织物折皱回复性评价方法在织物品种适应性和评价结果稳定性等方面的缺陷,提出织物折皱回复性的原位力学测试方法.通过解析原位力学测试原理,基于所测的力-位移测试曲线,提取用于表征织物折皱回复性的3个评价指标;并通过与织物折皱回复角变异系数的对比分析,说明原位力学测试方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好于折皱回复角法;采用相关性分析发现,折皱特征指标和织物折皱回复角在0.01水平下显著相关,表明原位力学测试方法可有效评价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并基于折皱特征指标构建了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多元回归模型,可用于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全面、客观表征.

    折皱回复性力学测试评价方法折皱回复角织物形变

    基于三维悬垂模型和织物面密度的织物匹配

    余志才钟跃崎GONGRHugh谢昊洋...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能够根据织物的悬垂形态快速准确地匹配到与给定织物综合性能相近的织物样本,利用自主搭建的悬垂织物三维扫描装置获取了悬垂织物的三维点云数据.将三维点云封装为三角形网络后,利用局部线性嵌入的方法对悬垂织物三角形网格重采样,使不同的悬垂织物三维模型具有相同的顶点数目和三角形拓扑结构;然后基于重采样三角形网格提出了2种织物匹配方法,即基于传统悬垂指标和织物面密度的织物匹配以及基于曲率统计直方图和织物面密度的织物匹配;最后计算了织物力学特征的相似度,以此相似度为基准对织物匹配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悬垂指标和织物面密度的织物匹配准确率为86.91%;基于曲率统计直方图和织物面密度的织物匹配准确率为93.79%.

    悬垂织物三维网格织物匹配曲率统计直方图

    段染纱横编袜子花纹形成方法

    徐艳华袁新林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给段染纱横编袜子的花纹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分析了筒形织物的横机圆周编织方式,以及段染纱在筒形织物中色段的分布规律,并用圆柱螺旋线来模拟其分布规律.借助MatLab模拟出既定段染纱筒形织物的花纹,模拟花纹与织物实样花纹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给出段染纱横编袜子花纹形成的几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段染纱的色段分布规律结合筒形织物的圆周编织方式,可形成多样的花纹,花纹形状可由圆筒一周的用纱长度与色段循环长度的比例关系确定;用MatLab圆柱螺旋线程序可方便地模拟出花纹;生产中可通过改变线圈长度设计横编袜子花纹,也可根据设计的花纹选择段染纱.

    段染纱横编袜子筒形织物花纹花纹模拟

    基于相似性定位和超像素分割的织物疵点检测

    朱磊任梦凡潘杨李博涛...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周期性纹理织物图像的疵点检测及其轮廓精确分割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似性定位和超像素分割的织物疵点检测方法.将待检测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和对数增强,并利用FT算法估计增强图像的显著图实现待检测图像的预处理;将基于归一化局部均值差分的灰度相似性检测参量和结构相似性检测参量结合,构建可测量更多类型周期性纹理织物图像的相似性度量函数,通过阈值化增强图像分块的相似性测量值实现疵点在显著图中的粗定位;最后对显著图粗定位图像分块进行超像素细分割及其二值化处理,并借助连通域分析剔除孤立点,获得完整的疵点轮廓.结果表明,本方法与常规3种方法相比,对周期性纹理织物图像的疵点检测准确率更高,且提取出的疵点轮廓更精确.

    织物疵点检测相似性定位超像素分割相似性度量函数归一化局部均值差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