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向导湿纬编成形织物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能

    丁玉琴董智佳丛洪莲葛美彤...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夏季运动服装穿着出汗后内层潮湿且黏腻的不适感,基于差动毛细效应,选用 55.5 dtex(14 f)的涤纶作为地纱,搭配 93.3 dtex(384 f)超细纤维涤纶以及 92.2 dtex(72 f)常规涤纶作为面纱,应用圣东尼单面无缝机设计了 5 种不同结构的织物,研究和比较每种组织的单向导湿性能,以及不同结构织物的导湿规律.结果表明:93.3 dtex(384 f)纱线组得到的附加压力差大于 92.2 dtex(72 f)纱线组,具有良好的单向导湿能力,水分管理评级均在 3 级以上;组织结构中,地纱和面纱均成圈的均匀结构数量越多,导湿效果越显著,因此,均匀结构数量多的组织适合配置于出汗量较多的区域;与均匀结构相比,地纱和面纱不全成圈的松散结构轻薄透气,适合配置于过渡区域.

    纬编单面织物成形结构单向导湿添纱组织毛细效应

    仿鳞片结构织物的制备及其防刺性能

    刘青牛丽蒋高明马丕波...
    90-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防刺服层数多、柔韧性差等问题,利用针织横编技术成型能力优异的特点,克服高性能纱线编织复杂结构难的问题,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纱线为基础,编织了一种类似于穿山甲重叠鳞片结构的仿生鳞片织物,并探索其成形原理.通过准静态穿刺实验研究了不同穿刺位置、方向、鳞片大小、穿刺刀具对鳞片织物防刺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织物的损伤形貌,并分析鳞片织物的防刺机制.结果表明:鳞片织物成形的主要原理是鳞片连接处线圈的收缩及前、后针床的单独编织;增加刀刃处可切割的线圈数量可有效提升鳞片织物的防刺性能;鳞片织物在 2 种刀具下的穿刺过程存在差异,其损伤行为主要包括纱线的切割断裂失效及拉伸断裂失效.

    横编技术仿生结构鳞片结构织物准静态穿刺防刺性能防刺机制

    经编双针床贾卡鞋材的网孔结构研究

    孙园园张琦张燕婷丁宁宇...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经编双针床贾卡鞋材的网孔大多由经绒组织、经平组织与编链组织构成,在网孔形状和结构形态上较单一的问题,在研究"1×8"偏移信号的双针床贾卡组织原理与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贾卡鞋材的二维和三维网孔结构的变化机制,并进行一款三维网孔结构鞋材的设计与开发.首先通过分析双针床三针贾卡技术的偏移原理与贾卡延展线的编织形态,对双针床贾卡组织单元进行分类总结;再将贾卡组织单元进行有规律的搭配设计,研究不同形状和立体效应的二维和三维网孔结构的设计原理;最后通过鞋材的原料工艺设计与贾卡组织设计,在RDPJ6/2 经编机上完成一款三维网孔结构贾卡鞋材的织造.结果表明:8 个偏移信号的双针床贾卡提花工艺可显著提高贾卡鞋材网孔结构的多样化和立体化,提升贾卡鞋材的穿着舒适性能和外观时尚性.

    经编鞋面材料双针床经编工艺贾卡提花技术双针床贾卡组织二维网孔结构三维网孔结构

    基于机器视觉的空纱筒口定位方法

    史伟民韩思捷屠佳佳陆伟健...
    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换筒桁架机器人空纱筒口定位功能,提出一种深度学习与传统图像处理相结合的定位方法.首先通过改进的Yolov5 模型框定图片中纱筒口的位置;然后利用Sobel边缘检测、阈值分割、滤波、闭操作处理框定区域的图像,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空筒口径及中心坐标;最后利用单目相机小孔成像原理完成纱筒口的定位.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检测准确率上达到 99.2%,检测速度可达 54.3 帧/s,同时模型参数量减小到 3.71 M,X轴、Y轴、Z轴方向的定位误差分别控制在 1.3、1.9、0.7 mm以内,本文研究结果可满足换筒桁架机器人空筒口定位功能需求.

    自动换筒纱筒机器视觉Yolov5椭圆拟合单目相机定位

    基于弹簧-质点模型的单贾卡经编鞋材三维仿真

    杨美玲蒋高明王婷李炳贤...
    113-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单贾卡经编间隔提花鞋面织物结构的可视性,改善三维形变仿真效果,基于鞋材织物分区功能设计原理,研究单把贾卡梳生产间隔鞋材织物的提花原理与设计方法,利用二次Bezier曲线建立线圈单元三维几何结构模型.基于传统二维弹簧-质点模型的结构与应用原理,提出适用于三层间隔鞋材织物的三维弹簧-质点模型,建立三维空间线圈粒子集合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线圈粒子运动形变位移动力学方程,并采用显式中点法求解质点受力位移与速度,确定质点运动轨迹和状态.针对形变仿真过程中易出现的超弹现象,采用调整质点位移、弹簧端点的分速度、弹簧-质点的组成结构等措施,以达到更真实的模拟效果.借助JavaScript和C#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实现了单贾卡经编间隔鞋材的三维仿真,并与实物图对比,验证力学模型的科学有效性.

    经编鞋材间隔织物成圈贾卡提花原理弹簧-质点模型三维仿真

    天然染料质谱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

    寿晨超娜仁高娃高素芸刘剑...
    12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纺织品文物中天然染料鉴定的准确性和便捷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对 68 种天然染料化合物标准品进行分析,收集化合物分子质量、碎片离子及丰度、检测离子模式、保留时间等信息,建立了基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质谱数据库的天然染料质谱数据库.通过设置合理的检索条件,确定质谱库检索最佳参数,对代表性蒽醌类(茜素)、黄酮类(槲皮素、木犀草素)、生物碱类(小檗碱)化合物进行了分子碎裂机制解析.应用自建的质谱数据库成功实现了 2 件古代纺织品文物中天然染料的快速鉴定,质谱数据库检索结果显示其含有茜素、茜紫素、木犀草素、小檗碱、巴马汀等染料化合物,且在文物样品的检索过程中,质谱数据库正向检索匹配度与反向检索匹配度均大于 800,匹配率均在 95%以上.利用质谱数据库检索技术鉴定天然染料具有可行性,为纺织品文物中天然染料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质谱检索天然染料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质谱数据库多级质谱

    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等离子体冷堆脱脂漂白工艺响应面法优化

    刘骏韬孙婷涂虎胡敏...
    13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全棉水刺非织造布冷堆脱脂漂白处理时间长的问题,采用等离子体冷堆脱脂漂白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分析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化学结构,设计单因素实验探究等离子体处理功率、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冷堆时间对材料白度、断裂强力、吸水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可去除非织造布表面棉籽壳等异物杂质并在布面留下孔洞,经冷堆处理后孔洞得到一定消除;等离子体处理可减少棉纤维表面脂类物质,增加羟基含量,提高棉纤维的亲水性;经响应面法优化后得到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为等离子体处理功率 2 kW、等离子体处理时间 11 s、冷堆时间 6.5 h,经过此条件处理的全棉水刺非织造布的白度可达到 75.883 6%.

    响应面法等离子体技术冷堆全棉水刺非织造布脱脂漂白工艺水刺法加固

    中空磁性Fe3O4纳米球/MXene复合棉织物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郑贤宏唐金好李长龙王炜...
    14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导电织物对电磁波的阻抗匹配性,减少电磁波的二次污染,在棉织物中引入磁损耗材料中空Fe3O4纳米球,并通过层层组装的方法将其与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MXene)结合制备中空磁性Fe3O4 纳米球/MXene复合棉织物,探究中空磁性Fe3O4 纳米球对复合棉织物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借助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中空磁性Fe3O4 纳米球/MXene复合棉织物的形貌结构和电磁屏蔽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水热合成制备的Fe3O4 具有中空球状形貌和尖晶石晶体结构,颗粒尺寸较为均匀,为(271.9±4.6)nm;随着Fe3O4/MXene负载循环次数的增加,复合棉织物的方阻逐渐减小,最低为(10.5±1.7)Ω/□,并展现出较好的透气性;复合棉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也逐渐增强,最高电磁屏蔽效能可达(29.03±0.3)dB,且织物的屏蔽机制由吸收为主逐渐向反射为主转变,其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主要归因于MXene纳米片和中空磁性Fe3O4 纳米球的协同作用.

    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Fe3O4纳米球复合棉织物层层组装电磁屏蔽屏蔽机制

    高温自交联抗熔滴阻燃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肖云超杨雅茹郭健鑫王童谣...
    15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涤纶织物易燃、熔滴严重的问题,采用甲基膦酸(5-乙基-2-甲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5-基)甲基甲基酯(EMD)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构建新型磷-氮协同阻燃体系,采用浸轧法对涤纶织物进行后整理,研究其阻燃性能和阻燃机制.结果表明:EMD和N-PMI存在协同阻燃作用,整理后涤纶织物的极限氧指数达到 35.1%,燃烧过程中不再产生熔滴,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比纯涤纶织物分别降低了 48.6%和20.8%,且力学性能和透气性不受明显影响;整理后涤纶织物表现出典型的凝聚相阻燃机制,与纯涤纶织物相比,其燃烧生成炭层的致密性、连续性及热稳定性均显著提高,从而能起到良好的屏障作用,而其抗熔滴性提高的主要原因则是伴随着熔融发生的高温自交联.

    涤纶阻燃抗熔滴织物后整理磷-氮协同阻燃阻燃机制等离子体预处理

    紫外光/氨气双重响应超疏水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王露砚张彩宁赵倩倩马志豪...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单一刺激响应性表面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受限问题,以棉织物为基体,硬脂酸、壳聚糖和纳米氧化铁为原料,采用浸涂法制备出紫外光/氨气双重响应性超疏水棉织物.借助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谱仪对超疏水棉织物的形貌和表面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探究紫外光和氨气对超疏水棉织物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超疏水棉织物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其水接触角可达到153.94°;经过紫外光照射28h后,棉织物从超疏水转变为超亲水性,并且在黑暗中放置 28d或 120℃下加热 40 min后,又可恢复超疏水性;紫外光与双氧水(H2 O2)共同作用 7h,即可使超疏水棉织物转变为超亲水性;超疏水棉织物与氨气接触 5s,即可迅速转变为超亲水性,之后将其在80℃下加热50 min,又恢复至超疏水性.该棉织物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响应性和优良的氨气响应性.

    超疏水棉织物氧化铁紫外光氨气响应性润湿性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