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仿生竹节纤维基加湿材料的叠层设计及其导湿快干性能

    翟倩张恒赵珂朱文辉...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兼具快速导液能力和一定抗拉强度的新型纤维基加湿芯,利用熔喷原位牵伸工艺制备的高定向排列聚乳酸(PLA)微纳米纤维材料与大孔隙粘胶纤维材料进行叠层复合,得到筒状纤维集合体,并对其形貌特征、吸湿速率、干燥速率以及力学性能等进行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筒状纤维集合体表现出类竹节形貌的层状定向微孔结构,密度为 1.1~1.8 g/cm3;受益于纤维平均直径和密度的有效调控,吸湿速率和干燥速率分别增加到112.4 mg/s 和 1.03 mL/h,同时拉伸断裂强力保持在 255.2 N以上.仿生竹节纤维基加湿材料样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加湿量为39 mL/h,既可作为高性能纤维基加湿芯用于室内微环境湿度调节,又可为高导液纤维材料的功能性结构设计和绿色制备提供参考.

    聚乳酸熔喷非织造仿生竹节导湿快干加湿芯粘胶

    非对称结构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热调控性能

    田博阳王向泽杨湙雯吴晶...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在寒冷环境下可通过零能耗的方式使人体保持合适体温的织物,将浸渍法和静电纺丝法相结合,以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MXene)、聚多巴胺(PDA)、聚氨基甲酸酯(PU)为原料,棉织物(Fc)为基底,制备了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黏附聚多巴胺-棉织物(MXene/PDA-C)为亲水层,PU纤维膜为疏水层的非对称结构(PU/MXene/PDA-C)纤维膜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液态水分管理仪、接触角测试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所制备的PU/MXene/PDA-C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当疏水层静电纺丝时间为15 min时,非对称结构纤维复合膜的单向液体运输能力最好,具有优异的水蒸气透过率,可将人体皮肤的汗液快速导出;此外,MXene赋予非对称结构纤维复合膜出色的光热转化性能,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与普通棉织物相比,能够升温约 30℃.

    静电纺丝纤维膜非对称结构热调控单向液体运输功能棉织物聚氨基甲酸酯

    氧化锌/儿茶酚甲醛树脂微球抗菌粘胶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史玉磊曲连艺刘江龙徐英俊...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高效抗菌和力学性能优良的粘胶纤维,由一步水热反应制备氧化锌/儿茶酚甲醛树脂(ZnO/CFR)微球,将之以不同比例与粘胶纺丝液共混,通过湿法纺丝制得一系列抗菌粘胶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多重光散射仪等研究了ZnO/CFR微球的微观形貌、化学组成及其在粘胶纺丝液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分析了粘胶纤维的颜色、形态、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ZnO/CFR微球形状规则,粒径为 0.9~2.5 μm,微球内随机分布有若干纳米ZnO,可在粘胶纺丝液中分散均匀,长期保持稳定,纺丝过程中无明显损失;所得抗菌粘胶纤维呈棕黑色,锌含量达0.85~2.08 mg/g,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效的非溶出型广谱抗菌作用,抑菌率达 99.9%以上,且力学性能保持优良.

    氧化锌抗菌性能粘胶纤维儿茶酚微球水热反应

    高熔融指数聚乙烯母粒的制备及其红外透射熔喷材料的可纺性

    魏义慧张宇静邓辉话邓庆辉...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聚乙烯(PE)原料熔体流动性能差、熔融指数低、熔喷成纤困难等问题,以纺丝级线性低密度PE为原料,采用低分子质量聚乙烯蜡(PEW)增塑和催化断链降解协同法,制备了多系列熔喷用高熔融指数聚乙烯(HMI-PE)母粒,分别对其熔体的流变性能、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制备了PE熔喷材料(PE-MBs),对PE-MBs的表观形貌、力学性能、红外透射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EW质量分数的增加,HMI-PE的分子质量下降、熔融指数不断增大,呈现典型的剪切变稀行为,但HMI-PE母粒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当PEW质量分数大于 30%时,HMI-PE母粒的可达 200 g/(10 min)以上(230℃),呈现良好的熔喷可纺性和力学性能.PE-MBs的红外透过率超过 92%,具有优异的中红外透过性能.

    聚乙烯熔喷材料非织造流变性能红外透过率可纺性

    新疆单根长绒棉纤维力学特性及断裂形态分析

    马承诺姜开翔陈春晖刘园玲...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疆长绒棉在机采及加工过程中受到机械拉伸导致纤维断裂损伤的问题,首先,通过试验分析纤维直径、试样长度和拉伸速度对单根长绒棉纤维力学特性和形态变化的影响规律;其次,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并建立3 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响应面回归模型,得到 3 种因素交互作用对单根长绒棉纤维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断裂方式的棉纤维断口形貌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当试样长度和拉伸速度一定时,随着单根长绒棉纤维直径的增大,断裂强力逐渐减小,纤维表面形态变化差异较大;当纤维直径一定时,单根长绒棉纤维断裂强力随着拉伸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试样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单根长绒棉纤维力学特性不仅受上述3 种因素的单一影响,受其交互作用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影响顺序依次为纤维直径、拉伸速度、试样长度;在低载荷下,单根长绒棉纤维断裂伸长率与拉伸速度没有较大关系,但其随试样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新疆单根长绒棉纤维在拉伸过程中力学特性曲线表现为直接断裂和逐渐断裂 2 种类型,主要原因依赖于棉纤维初始形态和缺陷程度,其拉伸形态变化归纳为纵向微原纤分裂且在纤维内传播,断裂方式具有直接断裂、轴向撕裂、扭转断裂和纤维丝间滑移.

    单根长绒棉纤维力学特性断裂机制断口形貌新疆棉

    基于拉曼光谱的羊毛二硫键及构象含量分析

    向宇周爱晖王思翔季巧...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拉曼光谱可提供快速、简单、可重复且无损伤的定性分析.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羊毛的二硫键以及构象进行了无损分析.研究激光波长、激光强度、扫描时间、物镜大小、形态结构对羊毛微观结构测量结果的影响,优化了激光拉曼光谱对羊毛的测试条件;分别采用超声波、还原以及氧化等不同方法处理纤维,并对比分析羊毛二硫键以及构象变化.结果表明,羊毛较优的拉曼测量条件为激发波长 785 nm、扫描时间 20 s、激光强度50 mW和 50 倍物镜观察.通过对比不同方法处理后纤维的拉曼光谱图可发现:超声波处理羊毛后β折叠构象含量降低;二硫苏糖醇处理羊毛后在 2 569 cm-1处出现了巯基的吸收峰,羊毛二硫键相对含量降低至 28.9%,二硫键由分子内的GGG构型转变为分子间的GGT和TGT构型,蛋白质大分子由α螺旋构象转化为β折叠构象;过氧化氢处理羊毛后在 1 044 cm-1处产生新的S—O吸收峰,β折叠构象含量降低.

    羊毛拉曼光谱二硫苏糖醇过氧化氢纤维结构二硫键

    导电微纳纤维复合纱的制备及其气敏特性

    周歆如范梦晶岳欣琰洪剑寒...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高质量的气敏传感器,利用水浴静电纺丝法制备以涤纶(PET)为芯纱,聚酰胺 6(PA6)纳米纤维为包覆层的微纳纤维复合纱(MNY),基于原位聚合方法对MNY进行连续导电处理,制备微纳米纤维复合纱/聚苯胺(MNY/PANI)复合导电纱,以此作为气敏元件,同时将相同参数下制备的PET/PANI复合导电纱也作为气敏元件进行对照,探究不同结构纱线之间气敏效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MNY具备良好的皮芯结构,经导电处理后MNY表面均匀分布了聚苯胺颗粒,MNY/PANI的电导率最高可达 7.53 S/cm;相比于PET/PANI气敏元件,MNY/PANI气敏元件因其纳米结构的高比表面积对NH3 的灵敏度更高,能表现出更好的响应-恢复效果,重复性和稳定性更好,已初步具备了作为优良气敏元件的条件.

    静电纺丝微纳纤维复合纱原位聚合气敏传感氨气检测纤维基气敏传感器

    柔性力感知电子织物的制备及其人体运动监测系统构建

    闫鹏翔陈富星刘红田明伟...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步态失稳监测系统和压疮监测与预防床垫等老龄健康维护产品,研发了一种用于人体运动监测的柔性压阻式压力传感电子织物,2 个电极层织物通过正交配置形成传感点阵,由石墨烯与离子液体改性处理的棉织物构成中间导电层.实验结果表明:该电子织物在0~5 kPa压力范围的传感灵敏度为0.15 kPa-1,且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加载、卸载时具有快速响应时间(20、30 ms),经校准实验所得压力映射图呈现良好均匀性,传感性能可重复8 000 次循环.将自主设计的上位机软件、下位机电路等集成智能电子织物压力分布监测系统,可达成对不同身体部位的压力大小及其分布情况的实时连续监测,未来可用于步态分析、压疮监测与预防床垫、人体运动特征等辨识.

    纺织基压力传感器智能电子织物传感性能石墨烯监测系统

    基于定制纤维铺放工艺的电加热织物制备及其半球成型性能

    居傲向卫宏崔艳超孙颖...
    6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既具有电热性能又满足对三维表面具有一定适应性的电加热织物,采用定制纤维铺放(TFP)工艺设计制备直线形、正弦波形、锯齿形和尖角形 4 种镍铬合金丝排布方式的电加热织物,研究电加热织物的电热性能和半球成型性能.结果表明:10 V直流电压下通电 30 s,4 种电加热织物表面最高平衡温度分别达到 159.5、92.8、66.7 和 31.5℃,温度分布均匀;反作用力与镍铬合金丝排布方式密切相关;半球成型最终状态下,直线形电加热织物成型反作用力最小,表面褶皱和细观缺陷最少,且最大面内剪切角为 32.26°;与未引入镍铬合金丝玻璃纤维基底织物相近,即直线形电加热织物半球成型性优于正弦波形、锯齿形和尖角形电加热织物.

    电加热织物定制纤维铺放工艺电热性能半球成型面内剪切

    双等离子体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弹道响应

    方春月刘紫璇贾立霞阎若思...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双等离子体改性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采用真空辅助树脂灌注成型技术(VARI)制成UHMWPE复合材料,借助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纤维表面进行观测,探究复合材料在低速及高速冲击时的抗冲击性能以及防弹机制.低速冲击载荷作为响应值构筑响应曲面模型,高速摄影机捕捉子弹侵彻改性前后复合材料的过程,分析板材的吸能情况并对侵彻后的试样进行表面观测.结果表明:未改性板材通过各层振荡式波动以形成严重分层来耗散能量;改性后的材料能有效地包覆住子弹,背弹面表层纤维呈现原纤化,断口处出现树脂大量富集,阻抗作用增强,吸能值较未改性材料提高 45.59%.

    双等离子体改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防弹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