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罗纹空气层织物复合吸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周泠卉曾佩鲁瑶付少举...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针织物基复合吸声材料在降低噪声方面的可应用性,通过制备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与罗纹空气层织物复合材料,研究其吸声及其它基本性能,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材料声学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探究该材料可用于吸声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覆膜情况、密度盘刻度、纱线种类;当密度盘刻度为 2、毛/腈(50/50)混纺纱覆膜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吸声效果达到最佳,平均吸声系数高于 0.3,可用作吸声材料;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的增加对织物吸声性能有很大改善;织物的吸声系数随着织物密度的增加而提高.

    罗纹空气层织物聚乙烯醇吸声性能静电纺丝复合材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的抗破片侵彻机制

    刘东炎郑成燕王晓旭钱坤...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平纹机织叠层和三维角联锁增强聚脲柔性复合材料的抗侵彻性能,以 15 mm角联锁整体织物及叠层平纹织物(单层厚度 0.39 mm,40 层)为研究对象,通过表面喷涂聚脲制备 2 种不同织物结构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采用 1.1 g柱状楔形破碎片,开展了弹道侵彻实验,并获取了弹道极限速度和比吸能;在此基础上,借助超景深显微镜及计算机断层扫描仪,观察侵彻后UHMWPE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的表面及内部损伤形貌,分析抗破片侵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UHMWPE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抗破片侵彻性能具有明显的织物结构效应;相较于同厚度的叠层平纹织物增强聚脲柔性复合材料,角联锁织物增强聚脲柔性复合材料的弹道极限速度提升了 4.9%;对于未被穿透的UHMWPE织物/聚脲柔性复合材料,其被侵彻过程主要包括聚脲对破片的包裹、剪切冲塞和纤维拉伸断裂破坏;叠层平纹织物的主要失效模式为剪切冲塞、分层失效,角联锁织物主要为纤维拉伸变形、拉伸断裂破坏.

    角联锁织物柔性复合材料破片侵彻弹道极限速度Micro-CT技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一体化机械编织食管覆膜支架的力学性能与编织参数关系

    姜博宸王玥王富军林婧...
    8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一体化编织技术,通过调控镍钛合金丝直径、编织目数(PPI)和材料配比,制备了一系列一体化编织食管覆膜支架,探讨了以上编织工艺参数与食管覆膜支架之间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镍钛合金丝直径是影响食管覆膜支架径向压缩强力的主要参数.本文研究范围内,镍钛合金丝直径越大,覆膜支架的径向支撑性越好,但较大的镍钛合金丝直径会降低覆膜支架的柔顺性,故较合适的镍钛合金丝直径为 0.20~0.22 mm.PPI对覆膜支架的径向支撑性和柔顺性影响较小,但仍可见PPI增大时,覆膜支架的径向压缩强力呈增大趋势,但当PPI为 40 时,覆膜支架弯曲时的直径减小率最大,故较优的PPI为 35.材料配比本质上是指覆膜支架中镍钛合金丝的含量,材料配比大,镍钛合金丝的含量高,覆膜支架的径向压缩强力大,直径减小率小,然而,覆膜支架的弹性回直力增大,即柔顺性降低;因此,较合适的材料配比为 1∶3.

    食管狭窄食管覆膜支架编织工艺力学性能一体化

    沤竹过程中细菌菌群的结构变化和作用

    李宇傅佳佳CAVACO-PAULO Artur王鸿博...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缩短竹材生物脱胶时间,得到能够满足后道加工的工艺纤维(竹束),并提高成品质量,探索了温水沤竹过程中细菌菌群结构的演替规律及作用机制.采用高通量测序与传统可培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沤竹过程中的优势菌;并结合水沤过程中竹块的形态变化以及竹块与竹束的化学成分差异,分析了菌群在水沤脱胶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竹材的水沤脱胶过程以木质素的降解为主,以竹粉为唯一碳源筛选得到的 5 株菌株,在属水平上仅占总菌群的0.70%~3.21%,优势可培养菌种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筛选获得的可培养菌种中缺少起发酵作用使竹块膨胀的菌种,因此,预处理-优势菌种复配的联合工艺可以作为一种提高竹脱胶效率的手段.

    沤竹木质素降解细菌菌群高通量测序黏质沙雷氏菌枯草芽胞杆菌

    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共混纤维的结构及其织物染色性能

    钱红飞KOBIR MD. Foysal陈龙李林祥...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乳酸(PLA)与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共混纺丝是改善聚乳酸(PLA)纤维的耐热性和柔韧性的方法之一.为了揭示共混纤维结构对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分别对共混纤维和PLA纤维的微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采用高、中、低温 3 类分散染料,对 2 类纤维织物的染色升温速率曲线、提升性和各项染色牢度等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共混纤维中PLA与PHBV两相分离,PLA相具有与PLA纤维相似的晶型结构,其结晶度较高,而PHBV相中形成较低的结晶;与PLA纤维相比,共混纤维的熔点较高,玻璃化温度稍低,因此其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上染平衡;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共混纤维织物的表观染色深度几乎是PLA织物的 2 倍;2 类纤维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性能均不够理想.

    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共混纤维结构染色性能

    儿茶素络合染料的制备及其对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

    齐迪丁洪王祥荣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植物染料对纺织品染色的新方法,提高染色产品的色牢度,通过儿茶素与Fe2+的相互作用,制备了铁离子络合染料C-Fe.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度计、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手段对络合染料进行表征和分析,并考察了络合染料对蚕丝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铁离子成功与儿茶素络合,获得络合染料结构;络合染料C-Fe上染蚕丝织物的最佳工艺为染色温度 90℃,pH值为 4,保温续染60 min;络合染料染色的蚕丝织物耐日晒色牢度和耐摩擦色牢度均达到 3 级,耐汗渍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在4 级以上;染色后蚕丝织物的紫外线防护系数为 72,显示出优异的防紫外线性能.

    儿茶素铁离子络合植物染料天然染料蚕丝染色

    柞叶染料对柞蚕丝织物的染色及其吸附动力学研究

    贾艳梅于学智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利用废弃资源,制备生物基来源的功能性纺织品,采用柞树落叶为原料提取染料,探讨该染料对柞蚕丝的染色性能,测试了染色柞蚕丝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及染色牢度,研究了柞叶染料在柞蚕丝上的吸附动力学机制,对染色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并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柞叶染料在柞蚕丝上的提升性能良好,可以染得深浓色泽,且所测定各项色牢度均达到3 级以上,最佳的染色条件为pH值3.0,在98℃下染色60 min;柞叶染料在柞蚕丝上的吸附动力学机制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随着染色温度升高,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速率常数及平衡吸附量均增大,半染时间缩短;染色织物具有抗紫外线性能,且其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随着染料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当染料用量大于或等于 7.5%(o.w.f)时,染色柞蚕丝织物的UPF值可达到 40 以上.

    柞叶染料柞蚕丝生态染色吸附动力学天然染料抗紫外线性能

    废食用油-水无盐体系活性染色棉织物的服用性能

    齐浩彤张林森侯秀良徐荷澜...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活性染料传统水相染色工艺会产生大量含有高浓度染料和盐的废水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废食用油-水两相活性染料染色体系.比较了在油水两相体系与传统水相体系中染色的棉织物在常规服用性能以及织物手感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传统水相染色棉织物的经纬向毛细高度均稍低于油水染色棉织物的经纬向毛细高度;2 种染色织物的极限氧指数相近,约为 18%,磨破次数也十分相近,分别为 25±2 和 24±2;传统水相染色棉织物的经纬向缓弹回复角比油水染色棉织物的分别高 17%与 19%,前者受到外力时有更好的形状回复能力;在综合手感总指数方面,油水染色棉织物的 0.58±0.2 与传统水相染色棉织物的 0.60±0.2 相比,差异不大;油水两相溶剂染色体系染色得到的棉织物与传统水相染色体系相比有微小差异,但是大部分性能可达到行业标准.

    废食用油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低碱织物手感服用性能

    基于色度测量的乾隆色谱色彩特征研究

    苏淼周凯丽段怡婷鲁佳亮...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清代丝绸文物的色彩有更加精确且科学的认知,通过CM700D测色计测量了乾隆色谱的色度参数,讨论了乾隆色谱受染料浓度影响而造成的色彩偏差情况以及乾隆色谱的稳定性,并在L∗a∗b∗空间分析其色度参数的分布规律.通过比较乾隆色谱与sRGB、Adobe RGB、CMYK的色域大小,分析了清代丝绸文物数字化时色彩还原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染料浓度增加会使明度值下降,而彩度变化没有规律,不同色系的彩度受染料浓度影响不同;在本文研究的自然条件下,半年内乾隆色谱较为稳定;乾隆色谱中黄红色系颜色数量较多,a∗、b∗参数存在一个大致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的颜色是清代染色技术难以达到的;乾隆色谱中部分高明度与高彩度的黄色超出sRGB、Adobe RGB、CMYK的色域,对于以这部分黄色为底色的清代丝绸文物建议以实物展出为主.

    丝绸文物乾隆色谱传统染色纺织品色彩色彩管理

    粘胶织物中烟酰胺的释放曲线及其模型拟合

    朱维维龙家杰施楣梧
    139-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将新兴的绿色、高效的超临界CO2 流体整理技术用于生物活性纺织品开发,提高服用类织物附加值,以生物活性药物烟酰胺为模型药物,粘胶织物为基材,利用超临界CO2 流体分别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制备负载有烟酰胺的生物活性粘胶织物,将其置于释放介质中,考察烟酰胺从粘胶织物中释放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烟酰胺从粘胶织物中的绝对释放量及绝对释放速率与其在粘胶织物上的负载量正相关;低流体温度(60℃)以及高流体压力(20 MPa)下制备的生物活性粘胶织物累积释放百分比及累积释放速率更低,释放平衡时分别接近87.6%、87.3%;烟酰胺从粘胶织物中的释放行为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其扩散以菲克扩散为主.

    超临界CO2流体烟酰胺粘胶织物绝对释放量绝对释放速率生物活性纺织品释放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