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学报
纺织学报

尹耐冬

月刊

0253-9721

fangzhixuebao@126.com fzxb@chinajournal.net.cn

010-65017711-8000

100025

北京市朝外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层

纺织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全国纺织行业的国家级科技类期刊。主要报道国内最新纺织科研成果,学术理论探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开发,国内外纺织动向综述或评论等。代表着我国纺织科技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并经主管部门的批准,本刊将于2006年起变更为月刊,每月中旬出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Rhino-Python的多圈高簇绒地毯三维仿真

    代振兴陈广锋陈革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空间结构复杂的多圈高簇绒地毯在实现其外观三维仿真时缺乏真实感的问题,利用Rhino环境下的PythonScript实现了簇绒地毯外观的三维仿真.将绒圈中心线及截面曲线分段后局部求解相关控制点坐标,再由B样条曲线对二者进行拟合.同时考虑到地毯绒圈之间的相互挤压导致绒圈发生了随机偏转变形,通过设计算法模拟了绒圈产生形变后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添加绒圈表面纹理及光照模型,进一步渲染输出仿真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利用B样条曲线拟合原理并借助于Rhino-Python平台的簇绒地毯三维仿真方法是可行的,且易于实现;与实际地毯样品相比,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不同排纱规律下多种花型图案、绒圈高度变化的簇绒地毯.

    簇绒地毯三维仿真地毯绒圈B样条曲线Rhino-Python几何建模

    己酸酯淀粉的制备及其上浆性能

    李伟景元炜张正桥倪庆清...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开发适合疏水性纤维特别是聚乳酸纤维经纱上浆的变性淀粉浆料品种,以己酸酐(CA)为酯化剂,通过改变其用量制备了不同取代度的己酸酯淀粉(CS).对CS颗粒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探究了己酸酯化变性对淀粉浆液性能、浆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己酸酯化变性后,淀粉浆液的黏度热稳定性、淀粉对聚乳酸和涤纶纤维的黏附性及淀粉膜的断裂伸长率均得到了提升,膜的断裂强度有所降低;CS对2种纤维的黏附力,在取代度小于0.025时逐渐提高,且在0.025时取得最大值,然后随取代度增加而有所降低;CS膜的断裂伸长率随取代度增大而提高,断裂强度逐渐降低;CS浆液的黏度热稳定性逐渐降低,但均高于酸解淀粉.

    淀粉浆料己酸酯化黏附性浆膜性能上浆性能

    蚕丝织物的栀子蓝色素染色

    宋慧君翟亚丽钞意元朱超宇...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蚕丝织物的天然染料染色缺少蓝色的问题,丰富天然染料染色蚕丝织物的色谱,用栀子蓝色素对蚕丝织物染色,研究了染色工艺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依据栀子蓝色素上染蚕丝织物的上染速率曲线及吸附等温线分别研究了其染色动力学和染色热力学.得到栀子蓝色素上染蚕丝织物的最佳工艺为:染色pH值3,染色时间50 min,染色温度60℃.在60℃,pH值为3条件下染色,染色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吸附等温线为朗缪尔型,为定位吸附.据此计算,得到栀子蓝色素上染蚕丝织物的染色饱和值为97.4659 g/kg.

    蚕丝织物染色动力学热力学栀子蓝

    乙醇/水体系中改性蚕丝织物的活性染料染色动力学和热力学

    张炜毛庆楷朱鹏柴雄...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升蚕丝织物的染色深度,利用活性红3BS在乙醇/水体系中对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的蚕丝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了染色温度、pH值、染料用量和染色时间对改性蚕丝织物性能的影响,同时也探究了改性蚕丝织物在乙醇/水体系中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染色温度是影响改性蚕丝织物K/S值、明暗值、红绿值、黄蓝值和总色差值最大的因素,且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染色速率常数先增大后降低,饱和吸附量逐渐增大,而半染时间、染料分配系数和标准亲和力逐渐减小;改性蚕丝织物的染色焓为-28.693 kJ/mol,染色熵为-0.066 kJ/(℃·mol),改性蚕丝织物在乙醇/水中的染色过程为放热反应;改性后的蚕丝织物染色深度有所提升,各项染色牢度基本未发生变化.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蚕丝织物乙醇/水体系动力学热力学活性染料

    硼氮掺杂碳点对棉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

    成世杰王晨洋张宏伟左丹英...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棉织物的防紫外线能力,以柠檬酸、乙二胺和硼砂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硼氮掺杂碳点(BN-CDs),将BN-CDs水溶液、BN-CDs/聚乙烯醇共混水溶液和BN-CDs/水性聚氨酯共混水溶液分别喷涂于棉织物表面,再对棉织物进行碾压干燥处理,测试了织物的紫外线防护系数及其耐水洗性能等.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N-CDs表面上含有丰富羟基和胺基的石墨状纳米晶体,兼具良好水溶性;在紫外区具有强吸收峰,在紫外光激发下可以发出蓝色荧光,且荧光发射波长不依赖于激发波长;整理后的棉织物均表现出极高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经BN-CDs/水性聚氨酯整理后的棉织物效果最佳,水洗10次后UPF值仍保持在48左右,达到较高的保护级别,且棉织物表面形态基本不变,手感良好,可满足棉织物紫外线防护要求.

    硼氮掺杂碳点棉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紫外线防护系数水洗性能

    无省旗袍的结构设计方法

    刘咏梅韩天琪张向辉吕芳澜...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无省旗袍现有纸样结构设计方法存在参数杂糅难以理解和演绎,以及较为依赖主观判断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无省旗袍的结构设计方法.通过博物馆实地走访、观察,专家问题访谈,对款式内涵和特征进行深入理解和把握;筛选典型的无省类旗袍款式样本,结合叠图分析方法对衣身腰身特征和衣袖肩线特征进行归类分析,总结得到2类典型款式;针对2类典型款式进行结构设计与实验研究,结合东华服装结构设计理论提出无省类旗袍的纸样设计方法,并选取6名不同体型的受试者进行样衣实验,包括静态穿着实验和动作活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制作而成的样衣,在2种状态下均达到了较好的穿着效果,从而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与可演绎性.

    旗袍款式旗袍结构设计无省旗袍原型法穿着实验

    智能运动文胸电子监测系统设计方案与实施

    王建萍徐朔王竹君姚晓凤...
    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对运动和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对运动服装的舒适性与智能化要求不断提升,智能运动文胸研发应需而生.为采集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各项生理参数和运动信息,在集成各类微小的传感器和低功耗控制芯片基础上,提出了智能运动文胸的电子监测系统方案和工作流程.围绕此方案,优化传统运动文胸设计,开发了一款基本的智能运动文胸,可采集穿用者的位置、运动状态、体温、心率和排汗参数等信息.通过无线方式上传数据到终端,分析穿用者当前的生理和运动状态,判断健康状况,并通过智能终端向用户展示信息和预警.

    智能运动文胸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织物心率带电子监测系统数据采集

    基于最大衰减因子模型的服装热防护性能预测

    何佳臻薛萧昱王敏李俊...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全尺度燃烧假人实验测试成本高、实验效率低,以及尚未与织物小样测试统一联合表征等难题,利用新型的热防护性能评估模型:二级烧伤最大衰减因子模型,对热防护服装的织物试样测试与燃烧假人实验进行同步研究,并建立基于织物试样测试的服装整体热防护性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防护织物的热防护性能与其服装整体的热防护性能具有显著相关性;将织物热防护性能值、服装平均衣下空气层厚度以及服装热暴露时间作为预测模型输入参数,可以实现服装热防护性能值以及人体皮肤烧伤百分比的预测;经模型验证发现,服装实测热防护性能值与其预测值间的相对误差仅为5.1%.

    热防护服装热防护性能是大衰减因子性能预测皮肤烧伤

    加热装置在防寒服中的位置及其热效用

    吴黛唯李红彦戴艳阳苏云...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加热装置与防寒服系统的最优组合方法,以满足人体热舒适性及提高加热效率为原则,选用市场上已有的服装加热装置,采用暖体假人着装测试,在环境温度为-11.8℃,假人静止站立条件下,探究加热装置与防寒服系统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加热装置适宜放置在前胸、肩部、腹部、前臂和小腿等5个部位,且均为防寒服内胆的里料外侧,并推荐加热温度范围在腹部37~40℃、肩部40~44℃、前胸44~49℃、前臂和小腿49℃以上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加热效用,满足人体的热舒适性;另外,隔热值越高的服装,其搭配加热装置后的加热效果越好,研究结果为加热服热功能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数据参考.

    低温环境加热装置防寒服组合设计

    基于迁移学习与支持向量机的服装舒适度评估

    夏海浜黄鸿云丁佐华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服装舒适度评估需要直接试穿服装导致的舒适度评估精确度不高和评估过程耗时的问题,提出一种从试穿服装数据库学习服装舒适度评估模型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服装舒适度.首先,采集试衣模特尺寸和试穿样板图,并利用迁移学习改善试穿样板图构建试穿服装数据库,同时提出基于虚拟试衣技术的舒适度标签获取方法,为数据库中对应的试穿样板图添加舒适度标签;然后,提取试穿样板图的局部二值模式为服装样板特征,并融合试衣模特尺寸数据形成服装试穿特征向量;最后,提取试穿服装数据库的融合特征训练支持向量机,得到服装舒适度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率和系统时间分别为0.8344和12 s,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效率.

    服装舒适度评估迁移学习虚拟试衣特征融合支持向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