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赵健杰

双月刊

1673-2375

xb@ciir.edu.cn

010-88561986

100048

中国北京市增光路45号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Relation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宗旨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和历史,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会建设和改革事业服务。读者对象为全国工会院校师生、工会工作者以及与工运理论和实践有关的党政干部、教学与科研人员。有英文目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强迫劳动国际规制的路径演进与中国因应

    徐振毅
    8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迫劳动是侵犯劳动者基本自由的违法行为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在强迫劳动的国际规制过程中,国际组织对强迫劳动的制约未起到良好的效果,发达国家转而以单边及区域路径实施强迫劳动的国际规制.发达国家的规制路径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在客观上达成了重塑强迫劳动国际规制的效果.然而,此种规制路径在实践过程中造成了对国际规则的模糊解读与规制措施的政治化适用等困境.在多种规制路径并存的状态下,中国宜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在单边规制层面,宜加强企业的尽职调查建设;在区域规制层面,宜在区域贸易协定谈判过程中对强迫劳动条款进行细致分析;在多边规制层面,宜加强政府及企业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保障强迫劳动国际规制体系的有效运行.

    强迫劳动国际规制路径选择

    数字时代"大厂"员工的工作压力成因及其消解:技术嵌入·组织机制·文化情境

    李怡然
    9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厂"数字劳动模式下所催生的员工工作压力,是全社会劳动管理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集中缩影.研究认为,互联网大厂通过技术嵌入、组织机制、文化情境三个方面提升了员工的工作压力值,打破了员工工作生活的边界,形成了全员的"业务锦标赛""绩效锦标赛"和固定淘汰制.上述现象叠加市场竞争的催化和有关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不完善,引发了大厂员工的高流动性.通过对大厂员工工作压力的质性研究,研究建议,应当正视大厂劳动管理模式下劳动者权益受损的现象,从减少对员工的全景式监控、降低员工劳动过程对数字技术的过度依赖、改革不合理的绩效锦标赛、建设员工友好型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降低员工的工作压力值,努力促进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有效保护数字时代"大厂"员工的各项劳动权益,实现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大厂"员工工作压力数字技术组织文化

    婴幼儿入托对女性劳动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成都市8个区(市、县)的调查数据

    李德山舒博文文琳
    11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育龄女性面临着劳动供给和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而子女入托作为缓解家庭照护压力方式之一,越来越受社会的重视.本研究基于成都市8个区(市、县)的调查数据,分析了0—3岁婴幼儿入托对女性劳动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相对于未入托的样本,子女入托可以使女性劳动收入显著提高;在非流动人口的家庭、高学历家庭、父辈健康的样本中,婴幼儿入托对女性劳动收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婴幼儿入托通过影响劳动参与和照护时间来影响女性劳动收入.研究建议,应加大对托育服务市场的扶持力度,完善家庭托育支持政策,精准对接家庭托育需求,以提升女性的劳动收入.

    婴幼儿托育服务女性劳动收入生育支持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稿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