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程与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程与建设
工程与建设

陈东明

双月刊

1673-5781

gcyjs06@163.com

0551-2903953 2903832

230009

合肥市屯溪路193号合肥工业大学125信箱

工程与建设/Journa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市政工程以及环境工程等各个专业,竭诚为工程建设界的科研、技术、管理人员以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服务。本刊属大土木类专业技术期刊,侧重于工程实际应用,兼顾理论研究,设有多个专栏,覆盖面宽,专业性强,内容丰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村饮水安全智能监测与快速检测控制系统设计

    李春洪
    930-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饮水安全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农村饮水安全的基本要求是农村居民可以便捷获取充足、干净以及能够负担得起的基本生活饮用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农村已经广泛应用了饮水安全智能监测与快速检测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及时采集供水点的基本情况,同时也会将相关数据上传到智能监测数据中心,监测供水全过程,有效保障农村饮水水质安全.本文通过设计农村饮水安全智能监测与快速检测控制系统,旨在保护农村水资源,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农村饮水水质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智能监测快速检测控制系统

    桥梁超高墩柱竖直度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任思永
    933-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梁立柱全高竖直度是评定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近些年来,大批高速公路投入建设,随着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大量的超高墩柱的桥梁,采用传统的垂线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桥梁立柱竖直度检测的需要.本文在分析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全站仪免棱镜线定向检测法及平距法,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将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发现线定向检测法的检测结果与平距法检测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大大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缩短了检测时间,降低了工作成本,而且能从测量结果中直观地看出立柱竖直度值,便于现场及时对竖直度不合格的立柱进行复测,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桥梁立柱全高竖直度垂线法线定向检测法平距法

    智能技术在绿色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刘玉花
    936-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绿色建筑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以某绿色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智能技术在绿色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及其效果.通过具体分析智能识别系统、智能调度系统、无人机与传感器监控及智能分类与回收技术的应用案例,揭示了智能技术如何解决传统绿色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控制难题、节能减排压力、施工过程监管以及建筑废料管理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技术能显著提高绿色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能耗和废料,为绿色建筑施工领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绿色建筑智能技术施工管理节能减排

    火电厂电气运行优化与节能降耗的技术探索

    王会宝
    938-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了火电厂电气运行优化与节能降耗的技术.首先,简述了火电厂电气运行优化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火电厂电气系统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系统效率低下、能源消耗大和设备老化维护成本高等.再次,介绍了火电厂电气运行优化技术,包括高效电机和变压器的应用、优化的运行和调度策略,以及高效的电力消耗监控和管理系统.接着,提出了火电厂电气运行节能降耗技术,包括回收和利用电力系统的废热、优化设备的维护和更换计划,以及应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和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最后,给出了火电厂电气运行优化与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实例,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火电厂电气运行优化节能降耗

    基于BIM的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优化策略

    韦东奇
    941-942,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建筑行业的碳排放控制成了重要议题.建筑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优化,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探讨如何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各个阶段,实现碳排放的有效控制和优化.通过深入分析BIM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碳排放管理中的优势,以及建筑生命周期中存在的主要碳排放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基于BIM的优化策略,旨在为建筑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BIM技术优化策略

    双主梁钢板组合梁斜拉桥涡振的数值模拟

    刘滨锐任海盼翟奥博
    94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主梁钢板组合梁斜拉桥的主梁是由混凝土板和两根纵向的工字型钢梁叠合而成的组合梁结构体系.该体系整体刚度较小,开口型的断面破涡效果较差,容易发生低风速下的涡激共振.本文基于跨淮河的某钢板组合梁斜拉桥,首先计算了该桥的结构动力特性,然后基于大变形动网格和有限体积法实现了桥梁断面的流固耦合模拟,实现了准确识别涡激共振的发生区间和共振频率.使用独创脚本语言引擎,建立涡激振动流体模型,基于大变形动网格和有限体积法研究流固耦合效应,识别出钢板组合梁截面的涡振响应.结果表明:钢板组合梁主梁截面涡激振动模拟结果表明,在阻尼比为0.008时,锁定风速为17.816~20.140 m/s,竖向涡激振幅在锁定区间内先增大后减小.绘制锁定风速下的涡度图和压力云图,锁定风速下尾部交替脱落的涡旋可能导致涡激共振,由尾流区域涡旋脱落形成的周期性压力变化会产生较大的气动力,推测是钢板组合梁截面发生涡振的原因.

    钢板组合梁涡振阻尼比数值模拟

    桥墩形式对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

    朱峰李红张霖波
    948-950,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桥墩形式对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的影响,本文以某桥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模并分析了3种不同桥墩形式对桥梁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根据场地条件,通过地震波生成软件生成3条随机地震波,并对桥梁进行E2地震作用下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阶振型下组合式桥墩频率比空心墩和双肢墩分别低42%与38%,说明桥墩形式显著影响50 m以上高墩的刚性;在地震作用下,双肢薄壁墩在横向作用下的水平向弯矩比另两种最多降低了75%,说明在高墩条件下,双肢薄壁墩抵抗横向地震作用的能力要显著提高.说明在山区高地震烈度地带,若拟建桥梁墩高超过50 m,选用双肢薄壁墩可以作为较优解.

    高墩刚构桥梁大跨度桥墩形式时程分析

    风荷载作用下的大跨度斜拉桥振动分析

    肖祥刘佳豪
    951-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荷载是引起桥梁随机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风致振动的分析研究对于实际桥梁的设计及振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风通常用随机过程描述,并且在空间位置上具有相关性,相应的振动分析可基于随机振动理论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以白居寺长江大桥为研究对象,开展对于大跨度斜拉桥的风致振动响应研究,算例分析表明,通过样本模拟得到的响应均值和标准差足以描述其概率特性.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桥梁的振动控制及设计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风致桥梁振动响应谐波合成法大跨度斜拉桥

    抗震支吊架在建筑工程中的风险研究

    程修朋李超胡林晨宋海波...
    955-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震支吊架是一种用于支承水管、风管、桥架等机电管线设备并提供抗震支撑的支吊架产品.它主要用于建筑机电给排水、消防管道、燃气管道、通风、电气系统等,以应对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需要进行多项检测,包括外观、尺寸及公差、涂层厚度、抗震连接构件荷载性能、管道连接构件荷载性能、循环加载性能、疲劳试验、耐火试验和防腐性能等.在工程使用中,要满足对防火防腐参数的要求,确保使用的抗震支吊架符合规定.

    设计修正材料安全施工风险维护要点

    CFRP加固技术特点及其在水工隧洞中的应用前景

    秦敢韩艺苗李金珂依地热斯·伊米尔...
    959-961,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复合材料的发展以及结构加固技术的日益成熟,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目前已广泛地运用在梁、板、柱、墩等建筑结构的补强加固当中,近年来在水工隧洞的补强加固中也开始逐步应用.为了进一步了解CFRP加固技术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中关于CFRP材料的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CFRP材料的特点;并将CFRP加固粘贴混凝土进行加固的方法与传统的黏钢加固法进行对比,分析其加固特点;根据CFRP材料本身性质和用其加固的优势对CFRP加固技术在水工隧洞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补强加固水工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