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杜澄,李伯聪

季刊

1674-4969

jescas@gucas.ac.cn

010-88256710,88256709

100049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19号综合楼317室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Jour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tudiesCSCDCSTPCD
查看更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严格遵循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工程建设和工程发展的实际,前瞻性地研究和传播工程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进展,实事求是地研究工程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多学科视角地研究工程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关系,探讨工程与创新的公共政策议题,努力推动有关领域的学术发展,进而服务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概观

    陈印政王大明
    201-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史研究作为跨学科工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总结工程建设经验教训,揭示工程发展规律.为深入推进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的研究,我们主持编辑本期"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专刊,共包括13篇文章,大致分为5组.第一组为工程史领域有深入思考的学者"笔谈",提出大量的学科亟待研究的学术问题;第二组为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的理论探讨,分析了学科的研究线索、研究视角及口述史研究方法;第三组为晚清时期工程史研究;第四组为民国时期工程史研究;第五组为新中国工程史研究.相信本专刊能够为总结中国式工程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经验教训,提供扎实的学术支撑.

    工程史中国近现代工程史中国工程师学会

    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的三个问题

    李伯聪
    208-210,218页

    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笔谈

    李伯聪钟少华戴吾三陈印政...
    208,218页

    中文"工程"概念史的考证与演进

    钟少华
    210-212,218-219页

    《<工程>整理汇编》:中国技术史与工程史研究的富矿

    戴吾三
    213-214,219页

    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的几点思考

    陈印政王大明
    214-217,219页

    中国近代工程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潜伟
    220-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近代工程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本文尝试从其学科定位、历史分期、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等几个方面提出几点思考.工程史作为科学技术史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涵盖工程项目、成果、资料、组织、人员和教育等多个方面.中国近代工程史的时间跨度为1861年至1949年,可划分为萌芽期、草创期、开端期和发展期四个阶段,反映了中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研究视角可从全球史、文明史和革命史,旨在从多个维度揭示中国近代工程史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通过抢救整理工程档案资料,开展行业或区域工程史研究,最终构建全面系统的中国近代工程史,以史为鉴,为实现现代化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工程史中国近代史学科定位历史分期

    辑佚与存史: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路中康李帅
    230-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二十年来,随着口述史学方法的拓展,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学界的倡议和努力之下,以《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为代表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形成了探讨在建筑史研究中如何运用口述史方法的建筑口述史理论研究,通过口述史方法探讨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和高校等相关主体在建筑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口述史视域下城乡建筑的建造与发展等热点领域.本文基于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梳理,探究建筑口述史的发展现状与不足,指出目前建筑口述史研究存在理论研究乏力、跨学科研究不足、综合性研究薄弱、学科资料库有待建设等问题.在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建筑口述史研究应加强理论建设,完善建筑口述史研究体系,批判性使用口述资料,推动跨学科研究,开展边疆、少数民族区域建筑口述史研究,整合各方面资源与力量,推动中国建筑口述史资料库建设等建议,并对未来的建筑口述史研究进行展望,以期推动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更好地发展.

    建筑口述史建筑师建筑遗产

    从知识传入到工业实践:近代江南制造局译书中的炼锌知识及在湖南水口山的早期应用

    陈书敏方一兵周文丽
    247-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锌的冶炼难度高,其冶炼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较晚.我国虽是世界上较早掌握炼锌技术的国家,但近代西方炼锌技术后来居上,洋务派通过翻译西学书籍引进西方部分先进的技术知识,其中《金石识别》《宝藏兴焉》《矿学考质》三本译书对锌的冶炼技术有详细介绍.本文通过对上述三本译书的文本分析,厘清了近代西方传入中国的三种炼锌技术知识及其与中国传统炼锌技术知识的差异;通过梳理史料,还原了西式炼锌知识引入后在中国第一座西法炼锌厂——湖南水口山西法炼锌厂的应用及其技术选择;最后讨论了影响炼锌技术知识早期应用的若干因素.

    近代江南制造局译书炼锌知识传入水口山

    《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创办始末

    王斌
    263-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是中华工程师学会会刊,创刊于1913年,终刊于1930年,以"交换智识,灌输学术"为宗旨.其版式和栏目的诸多变化分别反映出新旧社会更替的时代特点和向学术宗旨靠近的努力.该刊记录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发展的内外环境条件和兴衰历程,并通过对新技术和国内外工程事业的介绍及考察,为工程研究和科普传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期刊存在稿源匮乏、学术水准偏低、经费不足等问题,并随中华工程师学会的衰落而终刊.作为记录中国近现代工程事业发展的一手资料,对中国近现代工程史和科技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华工程师学会会报》中华工程师学会詹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