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杜澄,李伯聪

季刊

1674-4969

jescas@gucas.ac.cn

010-88256710,88256709

100049

北京市海淀区玉泉路19号综合楼317室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Jour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tudiesCSCDCSTPCD
查看更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严格遵循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工程建设和工程发展的实际,前瞻性地研究和传播工程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进展,实事求是地研究工程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多学科视角地研究工程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关系,探讨工程与创新的公共政策议题,努力推动有关领域的学术发展,进而服务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钙钛矿材料:热电领域的潜力之星

    周露露张馨月林春丹杨振清...
    375-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系和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具有优良的热电输运性能,以及易制备、稳定性良好等诸多优点,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筛选具有热电潜力的钙钛矿材料和提升现有钙钛矿材料的热电性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回顾了钙钛矿和热电材料的基本理论,描述了材料热电性能的表征参数,综述了具有优良热电潜力的钙钛矿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无机硫系和卤化物钙钛矿材料、有机复合钙钛矿材料以及氧化物钙钛矿材料等,并从电子结构、电输运性质、热输运性质以及热电性能调控方法等方面分析了钙钛矿材料具有优异热电优值和优良热电潜力的原因,展望了钙钛矿材料的热电应用前景.

    热电硫系钙钛矿卤化物钙钛矿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氧化物钙钛矿

    水利水电库区漂浮污物智能化综合治理技术进展

    陈启春洪盛荣邓仕路石银安...
    390-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水利水电库区漂浮污物智能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笔者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攻关,探索出了一套"估漂—拦漂—清漂—用漂"一体化智能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结合水文、气象大数据信息及库区环境状况,对水面漂浮污物的来量提前进行预判;分析了行业内拦漂技术的痛点和难点,研发了适应水流速度大、水位变幅高、防翻转、防沉没的拦漂系统,实现了不同工况下水面漂浮污物的高效拦截;采用多传感系统与人工智能相融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攻克了水面漂浮污物强识别、防误判的关键技术,研制了水面漂浮污物智能识别、自动打捞的高效清污机器人系列产品;开发了将漂浮污物快速制成有机肥、生物质燃料的资源化利用设备,解决了水面漂浮污物上岸后无害化处理的难题.相关研究突破了水面漂浮污物智能化治理的多项关键技术,从漂浮污物来量估计、高效拦截、智能打捞、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多个方向全面开展研究工作,构建了水面漂浮污物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水利水电库区漂浮污物估漂拦漂清漂用漂智能化

    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的组态分析

    李晶晶毛静怡陈赟姜杭...
    403-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资权益保障直接关系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是政府与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搜集了我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在工程建设领域针对农民工工资的相关政策文本,基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了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政策措施对地方政府提升农民工工资权益保障水平的联动效应.通过分析不同组态下的案例,得出了多种高权益保障水平和低权益保障水平的构型.结合我国中、东、西部地区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民工工资保障水平的提升需要不同政策措施的有机组合,并且不同地区农民工工资保障水平的驱动路径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政府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以提升农民工的工资权益保障水平.

    工资权益保障工资政策农民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基于改进可拓云模型的沙漠路基工程施工风险评价研究

    单汇罗桢王首绪
    417-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漠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流沙、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有效探究沙漠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本文借鉴质量管理中4M1E理论,从人员、机械、材料、技术和环境5个方面,初步识别风险指标,通过问卷调查法进行指标筛选,构建沙漠路基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G1法和COWA算子相结合,应用博弈论思想进行组合赋权,采用最优云熵改进可拓云模型并进行案例验证.通过与传统物元模型对比,验证了最优云熵改进可拓云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沙漠地区路基施工风险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有效提高沙漠路基施工水平.

    沙漠公路路基工程施工风险最优云熵可拓云模型

    从工程哲学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契机和思维优势

    王前武青艳
    429-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工程哲学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包含各种复杂的工程技术活动,其本身也是一项极为巨大的社会工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设计、规划、组织、实施要考虑到资源、环境、人口、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文化转型等各种相关因素和边界条件.自20世纪初开始,全球性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临界效应",中国式现代化面临尖锐挑战和难得契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显示出特有的思维优势:一是对事物有机联系的整体把握;二是对实践合理性的直觉体验;三是其伦理原则强调共生、和谐与"大我".中国式现代化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临界效应"的限定条件,利用好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促进各种相关因素的和谐共生,以保证现代化进程中各项具体措施切实可行,顺利实现既定目标.

    工程哲学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工程临界效应思维优势

    工程科幻创作与工程想象力教育

    纪阳孔江丽柯家寶吴振宇...
    438-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想象力教育能够为大工程观的萌发奠定思考基础,可作为未来工科教育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工程想象力教育的一种实现方式,工程科幻创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将科学技术和社会人文作为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加以整体考虑的思考机会,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激情,促进大工程观的形成,因此有助于培养具备宏大视野与人文情怀的优秀工程师.工程教育与科幻创作在未来想象、多学科知识集成、内心图景、思考推演、情感激发等方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工程科幻创作过程中的思维训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工程核心素养.教改实验表明,工程科幻创作训练可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单元,嵌入到导论课或创新创业类课程中,迅速开展起来;借助"5I"自评价模型,可以实现学生对想象力激发、跨学科知识综合能力、内心情感激发、洞察力和创新启发等5种成长价值的关注和探索;学生的茫然、惊讶、烧脑和心流等体验表明,尽管工程科幻创作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度,但学生仍然对之持有欢迎的态度,并从中获得了深度的个人成长;学生在科幻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创意想象也为理工科教师提供了一种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新途径.

    大工程观工程科幻工程科幻创作工程思维工程想象力工业浪漫5I模型

    颗粒间的智慧:化学工程专家李洪钟院士的流态化人生

    邹正闫冬古爱学刘伟...
    451-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洪钟是我国著名化学工程学家,流态化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建立了非流态化气固两相流理论,丰富了多相流学科的科学内涵,有效解决粉体工业生产技术难题;通过自研微观摄像机,在国际上首次拍到快速流化床的颗粒聚团和稀密两相结构,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提出了气固流态化散式化理论方法,大幅提高了传统多相反应器的转化效率;构建了气固流化床结构传递关系与反应行为的量化调控方法,推进流态化工业开发与过程工程学科研究.文章从李洪钟求学经历、创新科研、工业开发和著书育人等方面揭示了他献身报国的科学家精神.

    李洪钟流化床气固两相流散式流态化结构传递理论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规划建设历程与启示

    刘阳兰俊
    462-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规划建设史,以核心大科学装置的发展历程为依据将园区规划建设过程划分为四个时期,就不同时期的规划发展及建筑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大科学装置主题下规划与建筑的主要特征,论证建筑师在大科学装置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并结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2040年总体规划",从园区规划、公共交通、环境保护与自然生态的角度探讨其规划与建设对我国当代大科学装置及科学园区的发展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科学装置规划建设史总体规划公共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