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电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电力
广东电力

何宏明

月刊

1007-290X

gddl888@sohu.com

020-85125107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水均岗8号

广东电力/Journal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由广东电网公司主管,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主办。《广东电力》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网络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和北极星电力电信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电力报刊协会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和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电力》着重刊载电力网、供用电和发电厂等有关生产、建设、修造、科学研究的技术成果、经验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电力发展动态。主要读者对象是电力系统及相关行业的科技人员、管理决策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市场营销人员等。《广东电力》坚持刊物的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电力、电机工业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计及转移效用与不确定性的移动式储能系统日前一日内市场竞标策略

    杨高奎刘波聂松松熊磊...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激励移动式储能系统(mobile energy storage system,MESS)参与电力市场,并在增加自身盈利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电力阻塞,计及转移效用与不确定性,提出一种MESS日前-日内两阶段市场竞标策略.首先,在日前阶段,构建MESS参与电力市场双层投标模型,上层旨在决策MESS的时空分布及功率,下层为电力市场出清模型;其次,在日内阶段,采用多场景随机优化方法模拟、分析日内不确定性,并以日前荷电水平和转移计划为参考,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构建MESS参与日内电力市场双层投标模型,上层旨在动态调整MESS实时功率,下层亦为电力市场出清模型;进一步,利用KKT条件和互补松弛理论将双层竞标模型转化为单层线性优化模型,以实现高效求解;最后,以国内某城域互联电力交通网络设计典型仿真案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实现可调配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有效缓解电力系统输电阻塞,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移动式储能系统日前-日内电力市场模型预测控制Karush-Kuhn-Tucker条件竞标策略

    "双碳"背景下碳-绿证-电力市场耦合机制综述

    陈图南李文萱李云佘伊伦...
    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市场)、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市场(绿证市场)、电力市场在产品属性、价格形成、互认标准、核算体系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需要捋顺市场间耦合关系,使3个市场运作激励相容,更好地发挥政策工具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化降碳作用.为此,首先总结碳-绿证一电力市场的耦合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碳-绿证-电力市场耦合的关键环节,包括配额的确定、环境权益工具互认机制、市场间衔接机制、市场出清模型,以及跨市场效果评估方法等,并综述现有的研究成果;最后,结合我国各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当前碳-绿证-电力市场耦合运作的发展趋势,并从环境政策工具的衔接、多市场耦合与政策效果评估等3个方面,提出对于碳-绿证-电力市场耦合的发展建议.

    碳市场电力市场绿证市场发展趋势

    计及信誉值的虚拟电厂多主体合作博弈交易方法

    王桂兰卓怀宇卢建刚余志文...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分布式资源高比例接入,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多方交易主体参与电力市场的新兴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分布式资源出力不确定性和个体趋利性可能导致参与电力交易过程中造成违约行为.因此,提出计及信誉值的虚拟电厂聚合多方主体参与合作博弈电力交易方法.首先,针对虚拟电厂内各交易主体建立基于合约电量完成度的信誉值管理机制,并构建基于收益最大化的多主体合作出力模型;其次,采用合作博弈理论的Shapley值法确定初始收益分配方案;再次,为激励交易主体积极履行交易合约,合理转移交易风险,引入信誉值对初始方案进行修正,得出改进的收益分配方案;最后,基于MATLAB对算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合作前后各交易主体收益合计增长率约为101.16%,对比传统Shapley值法收益分配方案,最高和最低信誉值交易主体的收益增减幅度分别约为1.04%和3.13%,验证了所提交易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虚拟电厂合作博弈信誉值Shapley值法电力交易

    距离保护在双馈风电机组接入系统的应用分析

    韩晋刘凯程淋伟裘愉涛...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对系统内传统继电保护的影响已经显现,部分地区继电保护在近区故障时灵敏性与可靠性下降.聚焦距离保护在双馈风电机组接入系统中的应用,对跟随型逆变器的双馈风电机组的故障特性进行分析.在假设风电机组电动势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叠加原理计算系统等值阻抗,并将电压相位突变转化为系统等值阻抗变化问题,进而分析正序电压极化阻抗继电器的行为.分别针对联络线上风电场侧和系统侧的阻抗继电器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故障时双馈风电机组系统的等效阻抗变化会导致阻抗圆灵敏角偏移,从而使得风电场侧距离保护在正向故障时可能出现区外误动区内拒动的情况,系统侧距离保护在反向故障时可能存在误动的风险.此外,联络线上发生故障,系统等值阻抗的变化还可能导致无故障相邻线路的误动.最后,参照现场接线图搭建仿真模型,对风电场侧、系统侧和负荷侧的快速距离保护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与之前的分析结论一致.

    距离保护双馈风电机组正序电压极化阻抗继电器系统等值阻抗

    计及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方法

    刘惠聪彭佳盛梁晓锐程卓...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并网逆变器的不同控制策略会影响分布式电源的出力表现,为充分利用其灵活调控潜力,提出一种计及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方法.首先,构建考虑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并网逆变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分布式电源出力特点,明确分布式电源在孤岛和并网模式下的出力表现;其次,基于分布式电源在并网与孤岛运行模式下响应能力的差异性构建计及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模型,模型以系统有功功率缺额最小值为目标函数,同时考虑并网模式下运行约束和孤岛模式下频率安全问题;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开展算例分析,验证所提弹性提升方法的有效性.

    配电网弹性提升分布式电源并网逆变器跟网型构网型

    析锂对电池电热稳定性的影响

    雷二涛宫辉张浚坤罗崴...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一种高安全性、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体系,被广泛应用于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等重要领域.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循环使用过程中会发生锂金属在负极非均匀沉积,为了明确析锂现象对电池电热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提升电池性能,设计低温循环充放电实验来诱发电池析锂,对新电池和析锂后的电池进行过充和加热实验,并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新电池,析锂后电池的内阻随着过充容量的增加而增大得更迅速,析锂后电池的热稳定性与其析锂程度呈现明显的相关性,随析锂程度的增大电池热稳定性变差,甚至会发生热失控.这为后续电池的设计优化、充电管理策略设计、电池失效预防以及热失控预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磷酸铁锂电池析锂加热过充

    电网电压不平衡下改进光储VSG控制策略

    李圣清曹鹏李欣蒋兴龙...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网电压不平衡下电流平衡及功率恒定问题,提出改进型光储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引入虚拟阻抗技术和双二阶广义积分器(double 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DSOGI)实现正负序分量的有效分离,并基于瞬时功率理论优化电流和功率的协调控制,显著提高了系统在不平衡电网条件下的电流平衡性和功率稳定性.首先,构建基于电机瞬态模型的光伏储能VSG系统的数学模型,以深入理解和模拟VSG在实际电网中的动态行为.通过应用双二阶广义积分器技术,实现了正序与负序分量的有效分离,并基于瞬时功率理论和负序虚拟复阻抗技术,进一步实现电流和功率的协调控制,确保电流平衡及功率恒定.最后,利用MATLA/Simulink软件构建仿真模型,模拟光伏储能系统在不平衡电网状态下的运行情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显著提高了控制策略的精度和响应速度,可确保动态电网环境中的操作效率和可靠性.

    储能系统不平衡电网虚拟同步电机分序控制功率波动

    高海拔植被火条件下导线-板间隙直流击穿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王彤周恩泽黄道春王华清...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火可能导致架空输电线路跳闸停运,进而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关于高海拔植被火条件下导线-板间隙击穿特性的研究较少.针对这一问题,在2 013 m海拔地区,利用4 m导线-板间隙击穿特性试验平台在不同典型植被燃烧条件下开展直流击穿特性试验,研究植被的种类、烟雾桥接比例和坡度对间隙击穿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火条件下,松木火焰间隙的击穿电压约为杉木的1.38倍;间隙的击穿电压与烟雾桥接比例呈正相关,且火焰对输电线路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大于烟雾颗粒;随着坡度增大到30°,火焰间隙的绝缘强度逐渐升高,击穿电压比平地(0°)时增大41.5%,坡度抬高后放电位置逐渐上移,多集中在植被垛的中上部.

    输电线路山火击穿特性烟雾桥接比例坡度

    广告

    76页

    考虑累积效应的35 kV油浸式三相变压器温升特性仿真与试验研究

    罗传仙陶佳周正钦杨旭...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压器长期处于不停机运行状态,焦耳热、电磁热等热源产生的温升会严重影响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为了更准确地得到35 kV油浸式变压器的热点温度和温升特性,针对现有研究未考虑温度影响下参数的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的问题,考虑温度累积效应带来的影响,围绕油浸式变压器的温升特性展开研究.首先,建立时变电流密度、磁感应强度的理论模型;其次,基于电-磁-热-流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方法,对油浸式变压器带负载工作过程进行电磁场、温度场及流场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铁心、绕组及漏磁损耗作用下油箱内部温度变化及其分布特性;最后,完成油浸式变压器长期带负载运行实验,并采集得到升高座下方及初级、次级绕组温度.仿真发现绕组附近温度约为95 ℃,铁心的直角区域及升高座下方也存在高温区,原因是该位置油流流速较大,仿真结果约为28 mm/s.实验与仿真的对照结果表明,考虑累积效应的仿真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研究内容可为油浸式变压器的温升特性提供技术参考.

    油浸式变压器累积效应多物理场仿真温升特性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