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化工
广东化工

邹思民

半月刊

1007-1865

gdcic200@163.com

020-83380392;020-8302517

510034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广东化工/Journal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是广东省化工行业最有权威和影响力的刊物,编委会的委员均是广东省化工界的知名人士,甚至有香港科技大学或城市大学的教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氢能利用技术发展与现状

    顾晗孙鸣初丽娜
    64-6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氢能是未来能源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二次能源,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氢能的开发利用已然受到重视,国内也必将迎来氢能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氢能利用包含从制氢、储氢、输氢到终端应用等多个方面的一系列技术,而氢能的制备、储存、输运技术是其走向大规模实用阶段的关键环节.综述了制氢、储氢和输氢技术的现状,简述了不同技术的特点.关注了氢能新型制、储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输气掺氢比例和管道材料强度对输氢技术的影响.

    氢能利用制氢储氢输氢

    回收PET塑料资源化利用及产业化进展研究

    王乐宇佐宝清黄若晨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对节能降碳和环保生态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废塑料回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近年来新研发的关于废弃PET塑料回收技术和新投产的PET大型项目进行分类综述介绍,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回收PET领域最新的科研和产业化现状,旨在为今后PET回收新技术的挖掘和产业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废旧塑料回收微塑料可降解材料循环经济碳达峰碳中和

    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袁丽陈杰张家燕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可降解塑料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危害,更引起了诸多生态与人体健康问题.可降解塑料在一次性餐具、购物袋、快递袋等产品中替代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对保障生态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重点阐述了可降解塑料的种类和生产工艺,并对当前国内外可降解塑料的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生物可降解材料生产工艺市场情况

    微塑料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韩燕汪敏江生秦德萍...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塑料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海洋、地表水中的一种新型污染物,近年来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微塑料的检测技术发展也成了研究焦点.本文综述了微塑料的分离技术以及检测分析技术,并对这些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介绍.此外,本文分析了微塑料检测分析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期望能够为微塑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微塑料分离技术光谱法热分析法定量

    水质中重金属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袁祥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水环境污染中,重金属元素对环境或人体存在潜在的危害性,生态系统无法通过自身的生物净化途径来减少或消除其有害性.因此,发展水质重金属检测技术对于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水质重金属检测技术方法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原子吸收分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方法等,旨在为水环境中重金属的检测与预防提供参考,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

    重金属综述水环境污染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通过MOC模型对循环水系统进行全面优化管理

    李孝洪吕骏腾郭政钢龚卓仪...
    80-8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MOC模型对循环水系统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对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评估,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综合管理措施,从而达到全面优化管理的目的.

    MOC模型循环水工艺流程纳尔科在线荧光示踪技术3DTRASAR管理优化

    基于CiteSpace的污水脱氮研究历程与国内外热点分析

    宋博涵杨金艳
    83-8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梳理污水脱氮领域的研究历程现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等软件对 2000年~2022年WoS文献总体分析,2018年~2022年WoS和CNKI文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污水脱氮在国际上重视度不断提升;学科主题最具有研究价值的是生物技术、微生物学和能源燃料;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人工湿地、厌氧氨氧化、SBR、吸附和有机碳 5大方向.近 5年研究以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为主体,以活性污泥和人工湿地为主要技术,以基于SBR的MBBR为主要工艺,主要研究微生物机理、降低能耗、重金属和抗生素等特殊污染物的去除.研究热点国际上一方面是新生物脱氮技术的开发,另一方面是降低能耗和增加电能生物质能等能源的产出.国内一方面是对MBR工艺新型填料和新型微生物挂膜的研究,另一方面是新颗粒污泥的开发.在高效脱氮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能耗和实现高产能将是污水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污水处理污水脱氮文献计量分析CiteSpace

    金属稳定同位素运用在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陶慧周倩倩
    87-8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来,随着质谱分析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高精度的金属稳定同位素测量变得可能,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中.目前已应用的同位素体系包括Fe、Cu、Zn和Ca等,并在阿尔茨海默症研究以及不同类型的癌症的早期诊断中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因此,本文对已有的金属稳定同位素在医学研究中的成果进行综述.

    金属稳定同位素医学癌症

    脂质纳米粒递送DNA细胞内转运过程

    罗成枝彭保卫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PCR和免疫荧光技术实现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核酸,同时用0.1%(摩尔百分比)ATTO 647 DOPE标记LNP(SM-102∶DSPC∶Cholesterol∶PEG2000-DMG=50∶10∶38.5∶1.5,摩尔百分比),对制成的LNP-DNA制剂的理化性质及包封进行考察,并进行了体外细胞(Hela)实验,使用特异性抗体标记内涵体/溶酶体等内吞途径中相关囊泡,在倒置荧光显微镜或高内涵显微镜下考察LNP内吞过程及其在细胞内的转运情况.以GFP表达质粒作为递送货物,考察转染后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效率.结果表明,祼DNA在被细胞内吞后,在细胞外周和表面形成内涵体颗粒且不会被进一步转运到细胞内.转染时间是影响LNP-DNA转染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LNP-DNA通过内吞途径进入细胞,大部分被早期内涵体摄取形成LNP-DNA内涵体,随后转运至细胞核周围,部分转运至溶酶体,转运过程实现DNA的逃逸.

    脂质纳米颗粒细胞内吞生物素-链霉亲和素LNP追踪内涵体逃逸

    化妆品包材相容性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

    焦雅培张辉杨素珍刘菲...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妆品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的迁出问题,成为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重点,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化妆品包装材料有害物质检测的标准和方法.本文从化妆品包装材料成分及一般合成路线出发,介绍了不同化妆品包装材料中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并根据食品和药品领域的相关规定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化妆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评估和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展望性参考资料.

    化妆品包材有害物质迁移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