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等建筑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等建筑教育
重庆大学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
高等建筑教育

重庆大学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

刘东燕

双月刊

1005-2909

gdjzjy@yahoo.com.cn

023-65112294

400044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高等建筑教育/Jour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3年创刊,于1992年对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办刊宗旨,以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振兴建筑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建筑类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己任,对发展我国高等建筑教育的理论、思想,对办学方针、体制,对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等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提出新的理论、观点、主张和重要的决策性建议。本刊导向正确,科学精炼,编排合理,指导性、学术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探索——以乡村规划系列课程为例

    陈倩翟辉赵蕾
    17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在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要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使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乡村规划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中,不仅传承学科基础知识,积极应对时代需求,融入新知识、新技术,而且将思政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推动"思政育人"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根据理论与实践专业教学特点,创新学习方式方法,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思政教育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系统、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寻找有效教学方法、提升教师队伍思政素养、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全方位建构乡村规划思政教学体系.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科研反哺教学,思政贯彻始终的教学理念,带领学生参与易地扶贫搬迁、乡村公益实践、全国四校乡村联合毕业设计,并建立多个教学实践基地,为开展实用性乡村规划、学生实习实践等提供了多方位的教学实践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深化思政育人成效,为思政教改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乡村振兴高等教育乡村规划教学思政体系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工程专业通识教育的改革与应用

    梁艳唐茂林何畏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美育纳入主要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最终促进品德教育,是高等教育课程思政顺应时代的要求.论文针对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契机,改革工程专业通识课程教学模式,结合当前社会环境及学生关注的热点,充分利用工程类专业实体模型、工程实践、移动网络、社交平台、网络自媒体、传统优秀教学方法等教学方式和手段,邀请校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走入课堂,将美育和德育无形地融入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通识课程桥梁美学为例,探索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法,可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教学模式通识课程课堂思政桥梁美学

    工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思政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姜封国孙大珩白丽丽艾骁...
    185-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科理论基础、宽广的工程知识面和强烈的工程意识,总结了以往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培养过程的差异等,从科研与思政的有机融合、多样渗透方式、评测体系、思政评价指标四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提出了符合学生思想特点和心理特质的多样性思政教育渗透方式,并构建了思政认知能力评测体系,对科研过程中学生的思政认知变化进行了有效量化.一是将课程内容按课程目标的不同要求划分为不同模块章节,结合课程思政案例和学生汇报过程,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逐步提升专业自豪感,厚植家国情怀.二是将思政教育与课程内容有效结合,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思政科研能力创新性思维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