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与环境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与环境科学
林业与环境科学

曾令海

双月刊

1006-4427

gdfid@sti.gd.cn

020-87028081

510520

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33号

林业与环境科学/Journal Guang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是推广林业科研成果,交流林业生产技术,情况和经验,普及林业科技知识,报导林业 科学动态,进行林业学术交流,为促进广东林业生产和林业科学实验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野生钟花樱嫁接繁育研究

    王运昌谢金兰肖腊兴范剑明...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钟花樱Prunus campanulata的繁殖系数,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野生钟花樱种质资源,以钟花樱实生苗为砧木,野生钟花樱优株为接穗,研究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砧木大小对嫁接成活率及嫁接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生钟花樱在广东梅州以冬季1 月中旬嫁接最为适宜,嫁接成活率达93.33%,显著高于其他嫁接时间(P<0.05).嫁接方法会对嫁接成活率以及嫁接苗的苗高和地径产生显著影响(P<0.05),采用切接法或切腹接法的嫁接成活率较高,分别达到 91.33%和 93.33%,优于劈接和嵌芽接的73.15%和82.67%;嫁接苗的生长亦以切接苗或切腹接苗表现较好,平均苗高分别达到 166.27 cm 和170.05 cm,平均地径分别为18.38、18.04 mm;嵌芽接苗的生长表现最差,苗高仅为 118.56 cm,地径仅为13.76 mm.砧木地径大小对钟花樱嫁接成活率、嫁接苗苗高和嫁接苗地径产生显著影响(P<0.05).地径>1.0 cm的砧木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地径<1.0 cm砧木;相关性分析显示砧木地径与嫁接苗苗高、嫁接苗地径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砧木地径越大,嫁接苗的苗高、地径生长越好,建议生产中,应选用地径>1.0 cm的1 年生实生苗作为砧木.

    钟花樱嫁接繁育

    不同基质配比对顶果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张志威胡冰陈金辉赵楚宇...
    8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基质配比对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顶果木实生苗为实验材料,以黄心土为CK,设计10 种不同配比的基质进行育苗,半年后,通过对基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顶果木幼苗的生长发育指标(生物量、冠幅、叶长(宽)、根长、苗高、地径等)进行比较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适合顶果木幼苗生长的基质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泥炭土和轻基质中富含的有机质和矿质养分能有效促进顶果木的营养生长,而合适比例的重基质(黄心土)则有利于生物量的积累.综合来看,在顶果木幼苗的营养生长方面,T7(黄心土∶泥炭土∶混合轻基质=4∶3∶3)配方的基质表现最优秀;而在生物量积累情况方面,T6(黄心土∶泥炭土∶混合轻基质=4∶2∶4)配方的基质表现最优秀.

    顶果木基质配比理化性质营养生长主成分分析

    基于AI识别的南岭国家公园人类活动监测研究

    樊晶杨志刚练丽苏雅丽...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时监测,快速发现,及时预警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更有效地保护南岭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文章基于多源遥感和AI识别技术探索构建了集影像生产、自动识别提取、人机交互解译、实地核验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智能监测方法,结果显示AI智能识别南岭国家公园人类活动的精度为74.58%,2022 年共监测发现63 个人类活动变化图斑,变化图斑面积为 107.61 hm2,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比例为0.6‰.

    南岭国家公园人工智能人类活动

    博罗红豆叶绿体基因组测序与特征分析

    刘德浩陈智涛王高锋钟小华...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惠州市特有极小种群植物博罗红豆Ormosia boluoensis的叶绿体基因组资料,进一步为其种质资源鉴定,分子标记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文章基于高通量测序方法完成了博罗红豆不同分布点的叶绿体基因组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和系统基因组学方法分析其结构、基因构成的特征.结果表明:(1)4 个采样点博罗红豆的基因组长度分别为 174 713、174 694、174 695、174 861 bp,基因组总GC含量分别为36.22%、35.76%、36.42%、36.07%,都具有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2)博罗红豆叶绿体基因组包含有142 个基因,包括97 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8 个核糖体RNA基因(rRNA),37 个转运RNA基因(tRNA);(3)博罗红豆叶绿体基因组中共检测到28 225 个密码子,这些密码子中编码亮氨酸(Leu)、丝氨酸(Ser)和精氨酸(Arg)的种类最多且均达到 6 种,使用频率最多的是编码异亮氨酸(Ile)的AUU(1 241 个)密码子;(4)进一步对其简单重复序列(SSR)及核苷酸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博罗红豆叶绿体基因组具有较高的单核苷酸重复类型SSR,并在LSC区域检测到 4 个核苷酸多态性变异热点区域.

    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特征博罗红豆

    广东省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图斑监测优化方法研究

    沈康汪求来蒋彤陈少彬...
    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和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融合的图斑数据,进行年度更新,形成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图斑监测成果.当前,图斑监测工作依然存在变化图斑数据来源不全面、多种平台衔接和标准定义偏差等问题,导致数据更新工作片面、成果现势性差.本研究通过分析广东省林草湿资源调查监测特点,采用拓展变化图斑获取来源、衔接多个监测平台、建立部门共同审核机制,制定属性逻辑控制关系等优化方法,提高监测成果数据的现势性与一致性.以2023 年广东省图斑监测结果分析,基于优化方法使得林地变化图斑核实数量提高了一倍,融合后的两部门不一致地类图斑实现认定一致,核实后属性字段内容逻辑关系实现合理.结果表明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图斑监测技术优化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林草湿资源监测现势性,进一步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图斑监测变化图斑

    基于文献计量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李雪崔自杰李玉峰冯英杰...
    12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主体,其水源涵养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探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绘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的知识结构图谱,分析该领域论文发表的数量动态、国家与机构合作关系、热点问题及前沿动态等.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领域的发文量稳步上升,尤其是中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逐年提升;从发文量来看我国居第一位,但美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合作更为密切;该领域的发文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在CNKI数据库和WOS数据库收录的文献量均是最多.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中、英文文献研究热点分别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对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等;从发展趋势来看,中文文献在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领域研究侧重于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而英文文献侧重于干旱条件、空间变异及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整体上,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注重变化情景下(如气候变化、森林结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等)不同时空尺度水源涵养功能变化及其评估等研究,以期更加有力服务于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及风险防范决策.

    水源涵养水文功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文献计量

    自然教育夏令营儿童心理行为动态研究

    李银华谭琳王鹤吕春贺...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自然教育课程对儿童心理发展与自然联结的促进作用,研究采用纵向研究和观察法对参加 7 天自然教育夏令营的 11 名 5~11 岁的儿童进行心理追踪测量和行为观察.结果表明:7 天自然教育课程期间,儿童积极情绪始终保持在中高水平;自然教育对儿童自然联结有增进作用;在问题解决课程中,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交力有所提高,优良的自然教育课程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积极行为品质培养.

    自然缺失自然教育心理健康自然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