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农业科学

蒋宗勇

半月刊

1004-874X

gdnykx@vip.163.com

020-38319941/6/8

510640

广州市五山广东省农科院内

广东农业科学/Journal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合办的农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一贯坚持“立足本省,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主要报道农牧渔业科技新成果,研究报告、实用技术和科技著述等,被评为广东省第一届“十佳期刊”和等二、第三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同时被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该刊读者对象为农牧业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各级农业管理干部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性低氧胁迫对四指马鲅幼鱼脾脏、心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林欣区又君谢希尧徐淑玉...
    109-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低氧对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幼鱼存活及其脾脏和心脏组织结构的影响,为四指马鲅养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方法]往水中充入氮气,使水中氧气快速溢出降低水体溶解氧的含量。设置常氧组(6。33±0。15 mg/L)、中度低氧组(3。99±0。18 mg/L)和重度低氧组(2。05±0。15 mg/L)不同溶氧水平处理,每个处理组设3个平行,试验过程中关闭流水,用溶氧测量仪实时监测水体溶氧水平,通过调节充气阀大小保持相应的溶氧水平。采用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方法观察四指马鲅幼鱼心脏和脾脏的组织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死亡率方面,常氧组的四指马鲅幼鱼无死亡现象;中度低氧组和重度低氧组幼鱼胁迫23 h的死亡率为10。0%~13。3%,26 h为30。0%~40。0%,29 h为43。3%~53。3%。脾脏组织结构方面,与常氧组相比,中度低氧组幼鱼的白髓增多,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周围红髓稀散分布,黑素巨噬细胞数量减少;重度低氧组幼鱼的红髓面积扩大,白髓面积减小,淋巴细胞数量减少,黑色素巨噬细胞极少出现;心脏组织结构方面,中度低氧组幼鱼心脏组织致密层变薄,海绵层心肌纤维变细,间距变宽,出现部分心肌纤维断裂现象;重度低氧组幼鱼致密层变薄程度加大,海绵层心肌纤维变细,间质空间相比低氧组扩张程度加重,部分心肌细胞破裂,细胞核突出,心肌纤维断裂,排列紊乱。[结论]急性低氧胁迫会影响四指马鲅幼鱼的存活率,溶氧水平越低,死亡率越高,组织结构损伤程度随低氧水平而加重。

    四指马鲅急性低氧胁迫脾脏心脏组织结构

    溶藻弧菌冷冻保护剂配方与冻干工艺研究

    邵新飞阙莉文黄郁葱蔡佳...
    11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与优化冻干工艺条件,并探究冷冻干燥对菌株毒力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为菌种在冷冻干燥保藏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以溶藻弧菌HY9901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探究L-谷氨酸钠、海藻糖、脱脂乳、葡萄糖、甘露醇、甘氨酸6种单一保护剂对菌株活性的影响,筛选最佳冷冻保护剂复配配方,并研究菌液浓度、预冻时间、预冻温度及复水介质4个因素对菌株冻干工艺的影响,优化溶藻弧菌冻干工艺条件。同时,通过储藏试验、半数致死量(LD50)试验和药敏试验,探究冻干菌株的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生物特性。[结果]6种单一保护剂对溶藻弧菌冻干的保护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L-谷氨酸钠、海藻糖、脱脂乳、葡萄糖、甘露醇、甘氨酸;菌株最佳冷冻干燥保护剂复配配方为海藻糖50 g/L+L-谷氨酸钠50 g/L+脱脂乳50 g/L,其存活率为62。12%,与单一保护剂的保护效果差异显著;冻干工艺最适条件:菌液浓度1×108~109 CFU/mL、预冻时间3 h、预冻温度-80℃、复水介质为PBS或50 g/L脱脂乳,此条件下菌株存活率可达到最大值(63。72%)。最佳冻干条件下,菌株储藏60 d期间,其活性无显著差异;菌株冻干前后的LD50分别为1。22×108、1。20×108 CFU/mL,LD50无显著差异。菌株在冻干前后的药敏抑菌圈直径无显著差异,对氟苯尼考、氯霉素、环丙沙星等药物均表现敏感;对新霉素、卡那霉素均表现中度敏感;对丁胺卡那、哌拉西林等药物均表现耐药。[结论]溶藻弧菌HY9901的冷冻干燥复配配方为海藻糖50 g/L+L-谷氨酸钠50 g/L+脱脂乳50 g/L,冻干工艺条件为菌液浓度1×108~109 CFU/mL、预冻时间3 h、预冻温度-80℃、复水介质为PBS或50 g/L脱脂乳,该配方及工艺合理可行,具有良好的储藏性及生物稳定性。

    溶藻弧菌冷冻干燥冷冻保护剂冻干工艺毒力药敏试验

    转录因子在水稻干旱胁迫响应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韩明珍周炼王静周和...
    12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口不断增长,以及农业用水的增加和可利用淡水资源的减少,干旱胁迫已成为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最重要的非生物逆境胁迫。选育抗旱品种是应对干旱胁迫最有效且相对经济的措施,而挖掘抗旱基因是进行水稻抗旱育种的基础。研究表明,水稻的抗旱性是由众多基因共同调控的复杂数量性状,涉及的基因网络错综复杂。在这一调控网络中,转录因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转录因子是指能够特异性结合某基因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的蛋白质,它在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过程及生物、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在水稻中鉴定出多种参与干旱胁迫响应的转录因子,包括bZIP、MYB、NAC、DREB、WRKY、锌指蛋白、SPL、bHLH、MADS、热激蛋白和GRAS等家族成员。当水稻遭受干旱等逆境胁迫时,这些转录因子通过特异性调控一系列下游靶标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水稻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该文就近年来转录因子在水稻响应干旱胁迫中的功能进行综述,通过深入分析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有助于加强人们对水稻抗旱性分子基础的认识,同时为培育具有更强抗旱能力的水稻新品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水稻干旱胁迫转录因子表达调控功能机制抗旱育种

    水稻抗旱性研究进展

    邢俊连陈思蓉孙炳蕊
    14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世界1/3以上人口的主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然而,多数水稻主产区面临的淡水资源匮乏问题严重制约水稻生长,导致水稻产量骤减,威胁粮食安全。深入探究水稻抗旱机理、选育推广节水抗旱稻,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淡水资源,还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育种家利用形态、生理生化和产量指标,筛选和培育出强抗旱性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并推广应用。研究人员利用关联作图、GWAS、表达谱及多组学联合分析等方法,挖掘出很多与水稻抗旱性相关转录因子、转运蛋白、泛素化酶、蛋白酶及蛋白激酶等,证明水稻抗旱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并解析了激素含量调节、活性氧清除、渗透调节、角质蜡沉积和根结构改善等一系列水稻抗旱机制。然而,培育的节水抗旱稻数量仍不能满足我国的需求,抗旱基因仍有待于进一步挖掘解析。该文通过搜集、查阅国内外近20年水稻抗旱性相关文献,归纳总结3类水稻抗旱性常规鉴定指标,综合分析水稻抗旱性重要机制和抗旱性关键基因/QTL的最新进展。

    水稻抗旱性鉴定节水抗旱分子机制Q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