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农业科学
广东农业科学

蒋宗勇

半月刊

1004-874X

gdnykx@vip.163.com

020-38319941/6/8

510640

广州市五山广东省农科院内

广东农业科学/Journal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华南农业大学合办的农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一贯坚持“立足本省,面向基层、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针,主要报道农牧渔业科技新成果,研究报告、实用技术和科技著述等,被评为广东省第一届“十佳期刊”和等二、第三届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同时被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该刊读者对象为农牧业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各级农业管理干部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光质对彩叶芋再生植株生长和色素积累的影响

    陈梦仪谢江江黄海英陈双艳...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彩叶芋是一种天南星科观叶植物,其叶片色彩丰富、斑纹多样,被广泛用于室内外观赏,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彩叶芋常在无补光措施的大棚中栽培,其成苗质量和效率受限于天气情况,难以保障商品苗的生产效率和标准化.光照是彩叶芋生长和色素积累的重要因子,该研究旨在探索适合彩叶芋组培苗的光质类型,为提高彩叶芋生产效率和商品苗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白色荧光灯为对照,采用LED白光、LED红光、LED蓝光、LED红蓝白 1︰1︰1、LED红蓝绿 1︰1︰1、LED红蓝白绿 1︰1︰1︰1 等 7 种不同光质类型处理彩叶芋组培再生植株,测定不同光质处理后彩叶芋的叶片大小、叶片厚度、株高、根数及色素含量等相关生长指标,评价筛选能够提高彩叶芋商品苗质量的有效光质.[结果]与荧光灯相比,LED红光处理不利于彩叶芋叶片数量、叶柄粗的增加,分别为5.3片和3.42 mm;不利于总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相对花青素含量积累,分别为2.0 mg/g和1.0 U/g;不利于PS 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仅为 0.64 和 0.60.LED蓝光处理有利于彩叶芋植株增高、叶柄粗及叶柄相对花青素含量的积累,分别为 21 cm、4.6 mm和 6.1 U/g,但不利于彩叶芋根系数量的增加.对组合光而言,LED红蓝白绿 1︰1︰1︰1 处理有利于彩叶芋叶面积的增加、为 98.8 cm2,该处理下彩叶芋叶面相对花青素含量最高、达到 8.23 U/g.LED红蓝绿 1︰1︰1 处理不利于彩叶芋株高、叶柄粗及叶片厚度的增加,分别为 10.6 cm、3.9 mm及 0.70 mm.LED红蓝白 1︰1︰1、LED红蓝绿 1︰1︰1 及LED红蓝白绿 1︰1︰1︰1 处理彩叶芋叶柄的相对花青素含量均显著低于白色荧光灯处理.[结论]不同光质影响彩叶芋再生植株的生长和色素含量的积累,LED蓝光处理在提高彩叶芋株高、叶柄粗及相对花青素含量方面效果最好,LED红蓝白绿 1︰1︰1︰1在提高彩叶芋叶面积和叶面相对花青素含量方面效果最好,生产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光质配比能有效提高彩叶芋商品苗标准化生产效率.

    观赏植物光质彩叶芋再生植株形态建成花青素

    不同土壤条件下辣椒苗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研究

    张钰玉陈智雄陈方闫晋强...
    12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抗性辣椒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为定向优化辣椒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提供依据.[方法]以辣椒感病品种'海澜 99'(Hailan 99,HL99)和抗病品种'三峡青'(Sanxiaqing,SSQ)为供试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感病土壤和非感病土壤对不同抗性辣椒根际土壤细菌及真菌的群落多样性、物种组成、相关性网络和功能的影响.[结果]通过高通量测序,从土壤细菌样品中共获得 66 617 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其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约为40.1%和15.3%;从土壤真菌样品中共获得2948个OTUs,其中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平均相对丰度约为 47.8%.在不同土壤条件下,辣椒品种间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在感病土壤条件下,辣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降低、OTUs降低 6.5%~7.8%,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增加、OTUs增加8.8%~9.8%;镰刀菌属真菌在感病品种(5.0%)中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抗病品种(4.8%),而踝节菌属、被孢菌属真菌和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细菌在感病品种中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抗病品种,整体呈现感病土壤条件下抗病品种根际有益真菌和细菌属丰度高于感病品种的趋势.基于物种丰度表,在属水平分别计算真菌-真菌、真菌-细菌和细菌-细菌物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辣椒根际微生物形成复杂的生态网络,真菌-真菌和真菌-细菌间均呈现出较高的共现性(正相关百分比>50%),表明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细菌-细菌间形成更为复杂的网络结构,其正相关百分比约为 49.9%.[结论]在不同土壤条件下,不同辣椒抗病品种间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根际微生物互作形成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网络结构.抗病品种根际有益菌丰度高于感病品种,可抑制致病菌,形成更健康的土壤微生态环境.本研究还鉴定出与镰刀菌属、轮枝菌属、木霉属、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相关的关键类群,将为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定向优化提供重要信息,为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

    辣椒土传病害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

    淹水条件下羊粪生物炭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Pb、Zn有效性影响

    何雨罗云霞樊仙杨梓润...
    142-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淹水条件下羊粪生物炭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Pb、Zn有效性的影响,为矿区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治理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某铅锌矿区附近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培养试验,研究淹水条件下不同添加量(0%、2.5%、5.0%和 7.5%)羊粪生物炭对污染土壤中pH和Pb、Zn有效性的影响,并用毒性特征淋溶方法(TCLP)对其生态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羊粪生物炭处理土壤pH值提高 0.04~0.11 个单位,土壤有效态Pb、Zn质量分数显著降低 32.01%~58.09%、6.44%~9.15%,土壤pH与土壤有效态Pb、Zn质量分数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从重金属赋存形态来看,羊粪生物炭明显促进土壤中Pb、Zn钝化,其中 5.0%羊粪生物炭处理下钝化效果最佳,土壤中更稳定的可氧化态和残渣态Pb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 64.05%和 27.50%;土壤中Zn主要向可氧化态转化,残渣态Zn为降低趋势,但降幅较小.随着羊粪生物炭添加量增加,TCLP提取态Pb、Zn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可有效降低污染农田土壤生态风险.[结论]针对铅锌矿区附近受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采用淹水配施羊粪生物炭的方法,可降低土壤中Pb、Zn有效性和生态风险,5.0%羊粪生物炭添加量对土壤重金属Pb、Zn的钝化效果最佳.

    淹水羊粪生物炭钝化重金属生态风险

    2群坦布苏病毒NS1蛋白抑制鸭Ⅰ型干扰素产生的机制研究

    黄允真张俊勤李林林董嘉文...
    151-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病是重要的水禽传染病,研究发现TMUV感染鸭早期,2 群TMUV在肝、肾、脑等组织中的病毒拷贝数显著高于 3 群TMUV.研究 2 群TMU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 protein)和 3 群TMUV NS蛋白对鸭天然免疫反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以 2 群TMUV-JM株和 3 群TMUV-GX株为研究对象,构建两种毒株NS蛋白真核表达质粒,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研究NS蛋白对视黄酸诱导基因蛋白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protein I,RIG-I)诱导的β干扰素(β interferon,IFN-β,为I型)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构建重组嵌合NS1 蛋白真核表达质粒,通过激光共聚焦、免疫共沉淀、Western Blotting技术研究NS1 与RIG-I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互作区域.利用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NS1 重组嵌合病毒,研究NS1 在TMUV感染DEF细胞后对IFN-β产生的抑制作用.[结果]TMUV-JM株NS1 能抑制RIG-I诱导的IFN-β启动子活性,而TMUV-GX株NS1 对其无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TANK结合激酶 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为TMUV-JM NS1 蛋白抑制RIG-I介导的I型IFN表达的作用节点分子,且NS1 蛋白 255~352 aa为发挥抑制作用的功能区域.TMUV-JM NS1与TBK1不存在直接相互作用,是间接降低TBK1磷酸化水平从而降低I型IFN的表达量.[结论]2 群TMUV NS1 具有抑制RIG-I信号通路的活性,并鉴定出其抑制功能的关键活性区域及作用的通路节点分子,明确 2 群TMUV NS1 通过间接抑制TBK1 磷酸化而影响鸭I型IFN产生.

    坦布苏病毒非结构蛋白RIG-I信号通路I型干扰素TBK1磷酸化

    致全国农业科技界《"弘扬科学家精神、共建创新好生态"倡议书》

    中国农村网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