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抗性辣椒品种根际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为定向优化辣椒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提供依据.[方法]以辣椒感病品种'海澜 99'(Hailan 99,HL99)和抗病品种'三峡青'(Sanxiaqing,SSQ)为供试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感病土壤和非感病土壤对不同抗性辣椒根际土壤细菌及真菌的群落多样性、物种组成、相关性网络和功能的影响.[结果]通过高通量测序,从土壤细菌样品中共获得 66 617 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其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约为40.1%和15.3%;从土壤真菌样品中共获得2948个OTUs,其中优势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平均相对丰度约为 47.8%.在不同土壤条件下,辣椒品种间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在感病土壤条件下,辣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降低、OTUs降低 6.5%~7.8%,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增加、OTUs增加8.8%~9.8%;镰刀菌属真菌在感病品种(5.0%)中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抗病品种(4.8%),而踝节菌属、被孢菌属真菌和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细菌在感病品种中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抗病品种,整体呈现感病土壤条件下抗病品种根际有益真菌和细菌属丰度高于感病品种的趋势.基于物种丰度表,在属水平分别计算真菌-真菌、真菌-细菌和细菌-细菌物种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辣椒根际微生物形成复杂的生态网络,真菌-真菌和真菌-细菌间均呈现出较高的共现性(正相关百分比>50%),表明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细菌-细菌间形成更为复杂的网络结构,其正相关百分比约为 49.9%.[结论]在不同土壤条件下,不同辣椒抗病品种间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差异,根际微生物互作形成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网络结构.抗病品种根际有益菌丰度高于感病品种,可抑制致病菌,形成更健康的土壤微生态环境.本研究还鉴定出与镰刀菌属、轮枝菌属、木霉属、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相关的关键类群,将为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定向优化提供重要信息,为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