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青年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青年研究
广东青年研究

谭建光

季刊

2096-9325

gdyoung@21cn.com

020-37251134

510507

广州市沙太南路66号

广东青年研究/Journal The Youth Studies of GuangDong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7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以“坚持双百方针,突出青年研究,加强高职探索,创办品牌刊物”为办刊宗旨,是广大青年和青少年工作者,研究者理想的理论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广东青年人口发展状况研究——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主要依据

    杨新洪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是全国青年人口第一大省,广东的经济发展吸引大量外省的青年劳动力涌入本省就业市场.本文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描述和分析了广东青年人口的增长趋势、性别构成、城镇化水平、分布情况等基本情况,以及广东青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婚姻和生育状况、从业水平、健康状况等变化特征,勾勒出广东青年主流群像,客观呈现广东青年发展情况.同时针对青年人口婚姻挤压、高素质人才占比偏低、青年流动人口规模大、流动性强等问题,提出要推广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尽快解决困扰青年人的社会问题,继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建立健全青年人才培养机制,积极补齐教育、医疗等发展短板,继续提升各地对青年人口吸引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等若干对策建议,对于广东新时代人口、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广东青年人口人口普查青年人口结构变化

    人类生态健康教育:新时代中国青少年研究的新领域

    孙抱弘何芳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研究应该将人类生态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培养青少年的人类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我们需要围绕人类生态健康教育进行新的组合:包括社会发展、自身发展、责任担当、共建人类新文明、人类共同发展五个方面.同时,人类生态健康教育需要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系统性研究,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人类生态健康问题.人类生态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表明,中国青少年研究内容的演进趋势应该是从科学认知走向系统整合,这才符合青少年研究发展的规律.

    人类生态健康青少年素质青少年研究跨学科整合

    劳动教育如何促进青少年自由而全面发展

    齐旭旺何云峰
    2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自由而全面发展涉及青少年个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青少年作为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从劳动教育的角度看,青少年在个体意义上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指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相互融合、协同发力的基础上,强调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促进每个青少年自由而全面发展;青少年在社会意义上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指在政治、经济(物质)、文化(精神)、社会、生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劳动教育激发劳动内生动力、弘扬劳动精神、投身社会建设,在自觉为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的过程中,促进人的社会性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了服务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劳动教育需要以引导广大青少年追求自由个性发展方向的人的存在样态为遵循.为了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促进青少年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独特作用,必须赋予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相同的地位,以"五育"并举的高度来强调劳动教育.尤其是,在劳动教育中必须要处理好青少年作为个体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与作为社会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劳动教育立德树人青少年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原则和路径

    周建超李德才
    4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对青年大学生全面认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坚定"四个自信"、激发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主动性,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需要从高校思政课的性质定位和各门课程的具体特点出发,在坚持整体性、分类性和方法论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水平、创新教学话语方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等有效路径,引领青年大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真理力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奋力前行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思政课教学青年大学生价值意蕴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教师高质量发展

    万美容
    40页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素质优化

    刘苍劲王奕衡
    5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素质培养已成为高校整体教师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在大思政背景下提高思政课青年教师的各项素质也成为教育界以及全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可以预测,未来30年,思政课教师的培养,既是教育界的历史责任,更是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使命担当.当前,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除了应该具备全面的文化素质、健康的人格和心理素质、良好的政治素质外,在新时代,还应该培养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具备计算机网络素质、心理抗压能力、应对素质、教学创新素质、培育新质生产力人才素质、大数据知识素质、制作短视频技能等新的素质.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要努力做到在课堂内容上突出新内涵、在讲课理论上使用新方法、在课堂语言表达上要投入新感情、在教学管理上要有严格的新举措,才能全面而有效地提升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的新素质和新能力.

    大思政背景思政课青年教师素质新要求素质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青年运动重要论述的内涵释要与逻辑指向

    胡献忠王雪
    6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融合交汇,构成了一个事关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的更具总体性全局性的总局势,也构成了中国青年运动最为宏阔的历史背景和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统筹"两个大局",从根本遵循、时代主题、以史育人、历史评价、政治原则、先锋力量、职责使命七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作出重要论述.各专题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这些重要论述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未来逻辑四个方面形成极强的指导意义,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推动有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青年运动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极大丰富和最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共青团工作的行动指南,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运动中国共青团

    青年女性生育与职业发展

    风笑天
    77页

    家庭照顾责任对城镇青年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来自CFPS的证据

    肖洁
    78-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采用混合logit回归和Fairlie分解的方法,实证分析城镇青年女性的家庭照顾责任对劳动参与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照顾责任对城镇青年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整体表现为替代效应,且影响具有长期性.家务劳动和白天负责照顾子女显著降低城镇青年女性劳动参与的可能性,但仅晚上负责照顾子女对就业有促进作用,照顾父母的影响不显著.在分子女数量、分文化程度、分家庭收入水平和分城镇化水平的考察中,家庭照顾责任的影响存在群体异质性.城镇青年女性的劳动参与率显著低于青年男性,两性劳动参与率的差异主要源于其承担家庭照顾责任的差别.趋于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会弱化晚上负责照顾子女的城镇青年女性劳动参与的可能性.

    家庭照顾责任城镇青年女性劳动参与CFPS

    迟为人母的"多重变奏":母职想象分化下的时间节奏分析

    邱济芳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龄生育被视为"晚育"且"高危",与之相关的生育风险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高龄产妇的深度访谈发现,"迟为人母"的她们在怀孕和分娩中的时间体验需要放置于生育和母职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理解.高龄产妇阐释自身生育时间时,在差异化的母职想象中理解当下和规划未来,展现出"走一步看一步"和"养育无忧"的两极时间节奏谱系.然而差异下相似的是,她们都认识到当下主流社会文化中"健康母职"或"密集母职"的责任和压力,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支持情况对这一主流养育文化脚本进行策略性回应.当前生育支持体系应兼顾不同女性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发展更具包容和灵活性的支持方式,构筑家庭友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迟为人母高龄生育母职分化时间体验时间节奏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