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土木与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土木与建筑
广东土木与建筑

曹华先

月刊

1671-4563

020-87252521 87252633

510500

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

广东土木与建筑/
查看更多>>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涉及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刊登应用性研究和实践经验技术论文,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建筑与结构设计、设备应用、材料试验研究及应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分析与事故处理、工程监理、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管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IM技术在某综合宿舍楼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王超金兆鑫李彦博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BIM新技术与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相结合,结合某综合宿舍楼项目,对BIM技术在工程图纸设计、结构构件布置、管线碰撞检查、现场可视化交底、指导现场施工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应用实践表明,在项目中应用BIM技术能有效提高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的科学性,让项目管理方和施工方能全方位了解项目进度和优化效果,能保证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

    可视化BIM碰撞检查施工

    BIM技术在大型钢管桁架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丁于强王浩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县运动场项目为研究对象,介绍了BIM技术在钢结构二次深化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运用了Tekla Structures、navisworks、BIM 5D等软件或技术平台,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深化设计的基础上通过三维虚拟建造、可视化技术交底及漫游等,优化施工方案,确保了工程质量、节省了工程造价、保障了施工安全,打造了精品工程.

    BIM技术桁架结构深化设计施工方案

    BIM技术在桥梁现浇箱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张晓明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达到提高桥梁现浇箱梁施工质量、效率、安全系数的要求,结合BIM技术具有可视化、优化性、协调性、模拟性特点,以广东省某景观大桥项目为依托,提出BIM技术在桥梁现浇箱梁施工中的应用方案,建立现浇箱梁施工相关构件信息模型,基于BIM技术进行三维施工场地布置、支撑体系设计、碰撞协调优化、工程量统计、施工进度模拟及进度管理等方面进行应用,为现浇箱梁施工方案可行性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撑,使现浇箱梁安全高效如期完成施工,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桥梁现浇箱梁BIM技术可行性施工管理方案优化

    基于EPC的某中学新建工程的BIM施工应用

    于轩伟汤磊吴华洲陈港...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点介绍深圳市某中学在施工过程中的BIM应用,本工程为新建工程,属于EPC项目,工作任务重、工期紧,施工管理难度大,在施工过程中的不可预见性、随意性较大,引入BIM技术可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同时加强现场管理能力,在施工工期紧张的情况下解决专业多、技术管理困难等一系列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同时积累BIM技术在学校项目中的应用经验,形成在EPC模式下学校类项目数字化应用标杆[1],为智能建造打造数字底座.

    EPCBIM技术数字化智能建造数字底座

    海上风电桩基础冲刷数值模拟分析

    敖文龙林沛元杨雪怡
    16-2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海上风电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大直径单桩成为海上风力机的主要基础形式.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桩基础周围容易发生冲刷,严重影响风机的稳定性.建立了海流作用下单桩基础局部冲刷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桩周的流场形态、漩涡体系、局部冲刷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改变来流速度、泥沙粒径、桩基直径等3个方面的因素模拟其对桩基础局部冲刷的影响,分析了局部冲刷坑深度和水平范围随这三类因素改变的趋势,旨在为桩基础设计的优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流场形态与局部冲刷坑与实际基本吻合;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桩基础局部冲刷坑深度和水平范围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速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逐渐减缓;桩基础局部冲刷坑深度和水平范围泥沙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冲刷坑深度的减小速率逐渐减缓;桩基础局部冲刷坑深度和水平范围随着桩基直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增长幅度不大.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局部冲刷数值模拟

    惠州某项目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丁庆峰张庆华
    21-2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作为建筑关键部分,基础的选型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惠州某项目为背景,根据综合勘查手段以及设计提供的建筑物、构筑物概况和平面图中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室外地坪标高数据情况,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基础形式进行分析,最终给出该项目拟建建筑的基础选型建议,该项目不宜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应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复合地基基础及桩基础等基础方案,可选择旋挖/钻(冲)孔灌注桩用作本场地桩基础选型,基坑坑内的积水采用集水明排或设置降水井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对基坑的支护形式给出建议.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基础选型工程勘察基坑支护复合地基基础桩基础

    深厚软土地层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地基处理对周边建筑物变形影响研究

    周仰东黄永基陈武荣倪伟林...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对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影响,以某深厚软土地层为例,开展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孔隙水压力、真空度、沉降、分层沉降、地基土侧向变形等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并阐明了产生该种变化规律的具体原因,同时分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处理深厚软土地基对周边建筑、周边管线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①真空预压和堆载共同作用使得土体孔隙水压力消散加快、土体的有效应力增加,最终加速了土体的固结和沉降,有效改善了土体的物理性质;②在真空预压阶段,土体的竖向沉降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此时土体几乎没有明显的侧向变形,经堆载预压处理后,土体的竖向沉降和侧向位移逐渐增大,本工程中真空预压预压对土体的影响深度最大可达25 m.③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施工对周边建筑影响较小但对周边管线的影响较大,会导致周边管线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④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施工会造成地表处土体出现侧向变形,对于地基沉降及侧向变形十分敏感的建筑,需对其沉降量进行实时观测,避免危险发生.研究成果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处理深厚软土地层提供了设计参数和理论指导.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土地基加固效果现场试验沉降变形

    国外某滨海吹填砂层强夯处理实际应用效果分析

    蒋乐聚
    33-3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内机械工程设备的不断改进,强夯工程夯击能有大型化、自动化的趋势,强夯工程因其经济性,在大面积填土地层中有较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大型机场、厂房等项目,吹海填砂地层强夯应用较少.为快速改良吹填土层性状、节省工程造价,对国外特定条件下地层及现状分析,按吹填砂层中软土厚度和设计承载力进行分区设计,采用不同的夯击能、夯点间距、间歇时间等参数,通过该超大型国外吹填砂场地强夯工程案例的实践,经静载、标贯检测,夯前夯后沉降计算沉降量及差异沉降量,满足设计使用要求.完工后充水试压监测效果明显,说明在一定厚度软土吹填砂层中强夯是可行的,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强夯吹填软土国外

    桩锚支护结构在高边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昌思
    37-3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坡的加固形式及稳定性分析一直是边坡工程研究的重点.以某地铁停车场开挖形成的高边坡为例,采用强度折减法,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计算边坡在加固条件下的稳定性安全系数、潜在滑动面以及桩身的受力变形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在加固条件下的稳定性安全系数能满足《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要求;边坡失稳破坏时,桩顶边坡形成了浅层滑移面,排桩能有效限制边坡出现深层滑移;桩后土体及锚索作用下,排桩最大弯矩及位移发生在嵌固点位置,桩身弯矩呈"鼓肚子"形态,桩顶位置设置预应力锚索,不仅可以增大桩的抗弯能力,还可以有效限制桩顶位移.

    高边坡桩锚支护结构有限元稳定性分析

    软土地区顶管施工引起的路面沉降分析

    谭伟源黄玲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某污水管网工程的地质情况以及顶管的施工工艺,通过采用现场雷达探测、理论计算、有限元数值分析,综合分析了引起路面沉降的主要原因.顶管施工引起的沉降量一般在10~20 mm范围内,其中在管道沉降槽中心位置沉降量较大,远离中心位置沉降逐渐减少.当施工过程形成的病害未及时处理时,运营时会因行车动荷载、管道渗漏等原因引起空腔增大,甚至发生严重的塌方.

    顶管施工软土地区路面沉降地质雷达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