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土木与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土木与建筑
广东土木与建筑

曹华先

月刊

1671-4563

020-87252521 87252633

510500

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

广东土木与建筑/
查看更多>>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涉及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刊登应用性研究和实践经验技术论文,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建筑与结构设计、设备应用、材料试验研究及应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分析与事故处理、工程监理、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管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山某产业园连体结构设计

    刘春艳陈林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层连体结构一般采用钢结构桁架,自重轻,抗剪承载力比容易满足,且协调两塔楼变形能力较好.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显示结构主要由剪力墙和梁构件产生塑性耗能;温度对连体部位构件的影响较小,连体结构的内力主要以竖向荷载为主;钢桁架和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在不利地震作用下,混凝土受压区刚度退化较少,节点区的应力较小,结构安全可靠.

    连体结构风振舒适度钢桁架强连接弹塑性时程分析温度影响

    基于组合预测模型的地铁车站地表沉降研究

    哈吉章杨良义肖旺槟李晶生...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获取地铁车站地表沉降动态演化规律,实现地铁车站地表沉降变形特征的高精度预测.研究基于指数模型、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的预测结果,利用熵权法获得各单一预测模型的客观权重值,进一步构建得到了组合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徽合肥地铁车站7号线实际监测数据,利用各预测模型对地铁车站地表沉降变形特征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指数模型在沉降初期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但并不能有效实现沉降特征的中长期高精度预测,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在沉降初期具有较低的预测精度,但在沉降中后期预测精度有所提升;通过对比分析各单一预测模型和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可知,组合预测模型可有效结合各单一预测模型的优势,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最终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可为实现地铁车站地表沉降特征的高精度预测提供一种有效技术手段.

    地铁车站地表沉降组合预测熵权法

    钢筋混凝土地铁管片抗裂分析

    徐闯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管片的抗裂性能对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起着决定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计算与试验验证.首先通过换算截面并应用开裂公式计算得到管片的理论开裂弯矩为294.47 kN·m,采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验算公式反推得到裂缝宽度0.2 mm时对应的弯矩值为337.49 kN·m.接着对管片结构进行静载抗裂试验,加载到载荷设计值时管片未开裂,满足使用要求.最后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管片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两者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模拟的有效性.通过上述三方面的研究分析,验证了管片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地铁管片抗裂性能理论和试验研究数值仿真分析

    中小学建筑无障碍设计要点及实践

    刘志康
    58-6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打造更便捷安全的无障碍中小学校园环境,让每一个师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完整的校园活动,主要采用调研法和描述性研究法,通过对相关规范的解读结合规范的实际落地使用场景,将狭义的无障碍设计延伸至通用设计.主要根据学生的上课流线,分析城市开敞空间、建筑场地、建筑内部及其之间无障碍通行的设计要点,并着重关注与人体尺度相关的设计细节.并在广州市某小学项目中,实践上述设计要点.

    无障碍中小学建筑通用设计无障碍通行人体尺度

    超长混凝土底板"抗裂"新技术及应用

    张绪强
    61-6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用与工业建筑地下空间超长混凝土底板结构容易出现裂缝导致结构渗水、漏水是建筑行业的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两种构筑物超长底板抗裂关键技术:通过减少基岩对底板的约束消除应力关键技术;通过增设变形沟诱导裂缝释放应力关键技术.采用试验得出的底板摩擦系数,通过YJK和MIDAS对超长混凝土底板结构进行温度变化模拟计算得到采用抗裂技术前后规律,并通过实际工程验证.研究提出的两种抗裂关键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或释放底板混凝土水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应力,从而达到减少超长混凝土底板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目的,对建筑结构工程抗裂设计及施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超长混凝土底板抗裂消除应力释放应力变形沟

    华南滨海软土地层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

    周仰东黄永基陈武荣倪玮琳...
    64-6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被更广泛应用,深基坑的开挖施工必然会对邻近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广州市某热力电厂工程为项目依托,运用Midas GTS软件模拟分析在进行深基坑开挖前,是否对场地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处理的两种工况,比较未处理与处理后的工况的数值模拟结果,主要得到如下结论:经过场地处理后,再进行基坑开挖,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周边地表的沉降量、坑底的隆起量以及邻近建筑物的侧向位移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场地处理后的数据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表明,研究成果可为深厚软土地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软土地层邻近建筑物深基坑开挖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数值模拟

    一级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方案及应用

    张健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宁市某商业项目场地属丘陵坡地地貌,地表高差大,形成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基坑支护深度6.70~30.40 m,基坑支护周长为437.77 m.项目的一级深基坑施工中的支护结构方案,利用岩土自身强度,可以节省大量的工程材料,同时可以与其他支护结构组合使用,改善受力状态,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级基坑支护桩预应力锚索降排水基坑监测

    圆形内支撑支护在软土深基坑中的应用

    蓝媚张保志蓝威
    74-7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地下空间不断开发,基坑开挖深度、面积越来越大,对周边建(构)筑物的保护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确保基坑安全稳定及周边建(构)筑物、地面变形较小的前提下,改善地下结构施工空间,缩短工期,节约资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某医院基坑支护工程为例,采用"放坡+钻孔灌注桩+环梁支撑+搅拌桩止水"的支护体系,通过分析计算圆形支撑的内力变形及现场监测,就该支护体系的设计及监测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支撑轴力、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周边建(构)筑物沉降、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等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对基坑局部薄弱位置进行强化处理,即基坑边中间位置内支撑增加拉结板及软土位置进行坑底被动区加固,能有效减小支护桩变形及圆形内支撑受力;总体上,"放坡+钻孔灌注桩+环梁支撑+搅拌桩止水"的支护体系具有整体稳定性好、施工作业空间大、节约材料的特点,可提升基坑开挖进度,减少施工成本.

    圆形内支撑体系软土深基坑监测

    富水砂层条件下穿越复杂线路小净距超大直径双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刘飞马强李铁军付轩...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富水砂层条件的影响,顶管施工不可避免会引起周围地表沉降和土体扰动变化,且双排管间距较小,施工过程双管之间土层稳定性差,其施工效果将影响管道上方道路及下方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营.因此,提出一种富水砂层条件下穿越复杂线路小净距超大直径双顶管施工技术,采用触变泥浆+软塑性黄泥组合成一种适合于砂层地质条件下顶管施工的护壁材料,有效控制沉降,减小摩阻力,降低对顶管上方道路及下方地铁线路的影响;针对双排管间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保证后续顶管施工的安全;通过洞口加固措施,保证进出洞施工的安全,确保项目安全稳定有效推进.

    富水砂层双顶管小净距大直径复杂线路施工

    某机场航站楼屋盖施工模拟分析研究

    陶兵进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机场航站楼屋盖采用正交主次桁架结构体系.根据现场施工条件,100 m×36 m模块采用二场地拼装,模块的驳船海运,现场模块提升、模块滑移施工方法,逐个模块同步卸载的方式进行卸载.应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某机场航站楼施工过程进行了24个阶段的全过程施工模拟分析,说明施工方法的可行性,为施工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另外,拼装支撑点转换研究中发现,部分支座附近杆件超应力,需要加固或替换处理.最后,施工过程位移和应力分析表明:分步施工模拟的结果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相吻合.施工过程中存在位移和应力较大的状态,并且大于最终成形状态.说明施工模拟分析的必要性.

    国际机场大跨钢屋盖有限元分析模块提升滑移施工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