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土木与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土木与建筑
广东土木与建筑

曹华先

月刊

1671-4563

020-87252521 87252633

510500

广州市先烈东路121号

广东土木与建筑/
查看更多>>是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涉及土木建筑工程领域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刊登应用性研究和实践经验技术论文,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建筑与结构设计、设备应用、材料试验研究及应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分析与事故处理、工程监理、计算机应用、工程项目技术经济管理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类Revit插件在土建算量中的可靠性分析

    沈杰彭少棠梁勇吴民泽...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算量软件种类繁多、功能不一、软件本身兼容性差等问题尤为突出.在未进行实际应用对比情况下,难以选择一款较为合适的算量软件.通过采用同一工程算例算量的方法对GLD软件与一类Revit插件的算量结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类Revit插件混凝土算量结果与GLD软件算量结果基本相似,误差值较小.验证了一类Revit插件在土建算量方面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验证了实现设计-算量"一模多用"功能以及对GLD算量结果进行校核的可行性.

    BIM技术工程造价GLDRevit插件一模多用

    区块链技术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的探索

    孙立建徐东江建刘铁军...
    4-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条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借助于区块链技术,以绿色拆除为前提,充分利用区块链上数据的不可篡改、去信任化等特性,将拆除垃圾从出场、运输轨迹到入场收纳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实时跟踪记录.将绿色拆除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提高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层次,通过共识机制,杜绝了数据的随意篡改,增强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保证了拆除数据、建废运输路径及收纳数据的真实性.

    绿色拆除区块链技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棚户区改造

    基坑及边坡工程安全数字化监管系统研究及开发

    李衍航高祥祥周才文伍佳...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及开发的深圳市基坑和边坡监测预警平台,解决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存疑、可视化程度低、预警分类不明确及仪器不兼容等问题;实现了系统登录管理、基础信息管理和安全监管单位用户功能,完成与市级智慧住建监督管理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强化监督人员对建设工程的精细化监管,有效遏制工程质量安全和事故的发生;为建成深圳市基坑与边坡工程安全数字化监管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基坑边坡监测预警数字化监管

    填海区深基坑施工对邻近管线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

    李保军钟毅潘纪浩沈俊...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弹性地基梁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基坑开挖时引起的土体附加位移计算管线变形与内力,并建立三维模型与其相互验证管线变形与内力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数值模拟中基坑开挖对管线影响范围超出基坑开挖长度,理论计算在计算基坑坑角附近的变形与内力存在不足.探讨抛石填海地区深基坑开挖时邻近管线的保护加固措施,发现采用隔离桩与注浆加固可有效减少管线竖向位移.分析了管线位置及基坑开挖形式对管线变形与内力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由于基坑坑角效应的存在,管线埋设位置与基坑水平间距小于14 m时的管线变形被抑制,使得管线与基坑埋距越近其变形越小.

    基坑开挖管线变形数值模拟弹性地基梁抛石填海

    花岗岩地区建筑工程浅基础设计与施工典型问题探讨

    张晓伦潘哲敏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岗岩残积土及其风化岩是浅基础理想的天然持力层,但近几年时常出现花岗岩地区地基承载力检测不合格的问题.结合一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得出了载荷试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基底泡水或者基底截水措施不够,并总结了勘察、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实施4个方面的注意事项,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此外,现行规范中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偏小,建议有条件时由结构工程师结合建筑物沉降允许值及载荷试验综合评判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花岗岩浅基础地基承载力检测

    组合式边坡支护技术在复杂场地下的应用

    王淋杨帆覃云春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云南某场地边坡设计为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对该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了组合式边坡支护技术对边坡进行加固.对于挖方边坡,高度8m以下的采用仰斜式挡土墙方案,高度8m以上的边坡采用锚杆(索)加固方案;对于填方边坡,高度5m的以下边坡采用俯斜式挡土墙方案,高度大于5 m小于18 m的边坡采用加筋土挡墙,高度大于18 m的边坡采用桩板墙+加筋土挡墙.从而解决了复杂场地下的边坡稳定性问题,为类似边坡支护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复杂场地边坡支护组合支护稳定性分析

    大型地铁隧道局部垂直冻结加固技术研究

    孙钦帅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地下工程如何进行精准、可靠的冻结加固一直是困扰施工者的主要难题之一.以广州地铁3号线机场段隧道冻结加固工程为例,从冻结壁设计和冻结孔设计两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大体量冻结工程的设计方法,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该工程冻结过程温度场演化以及关键技术指标的形成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冻结壁设计平均温度-10℃、厚度3 m(底部平底4 m)时,冻土帷幕的总体承载能力足够满足项目需求.在不具备明挖和水平加固条件下,垂直冻结技术的应用能够节约能量,有效降低了项目成本,也为后续类似工程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局部垂直冻结大型地铁隧设计方法冻结效果

    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研究现状简述

    郭冬冬张耀文朱怀龙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传统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基础上增配非预应力钢筋形成的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C管桩)因为其较好的力学性能得到学者们的关注.为了解PRC管桩的研究现状,对PRC管桩的抗弯、抗剪和抗震性能研究成果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进行了综述,以期为PRC管桩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调研结果表明,PRC管桩在基坑支护方面的应用达到了良好设计预期.相比传统管桩,PRC管桩的抗震性能显著改善,其延性和抗弯承载力也有显著提高,然而,抗裂和抗剪性能的改善并不明显.

    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力学性能

    基于常用结构设计软件的住宅砌体填充墙开裂原因分析及对策

    黎文辉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层住宅填充墙常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该类填充墙抗裂性能普遍偏低,在工程实践中容易出现墙体开裂情况,对住户、开发商造成相当大的困扰.常用结构设计软件可分别模拟基础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等工况下的砌体填充墙内力情况,但由于软件开发侧重点不同,填充墙内部应力分布的模拟精度有限.在某实际工程项目的墙体开裂事故分析中,通过合理应用常用软件的分析模拟功能,模拟分析结果仍可以直观显示温度变化、沉降差异等导致的砌体填充墙开裂分布规律、裂缝形态,进而向房屋小业主、开发商和政府监管部门等清晰阐述墙体开裂原因,明确开裂墙体的处理措施,并提出了避免砌体填充墙开裂的设计建议.

    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填充墙裂缝温差沉降有限元模拟

    C80混凝土在超高层钢筋混凝土偏筒结构中的应用

    吕坚锋徐麟
    42-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框架-核心筒结构是超高层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体系之一,当外框采用钢筋混凝土时通常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但由于结构自重较大,构件尺寸也往往较大,需要在经济性和建筑品质两者之间做好平衡.以广州增城某综合发展项目办公塔楼为例,介绍了 C80混凝土在超高层钢筋混凝土偏筒结构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通过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的应用,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可有效减小外框柱的截面尺寸,提高建筑品质和结构抗震性能,高强材料在超高层结构中具有广阔应用场景.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偏筒结构高强混凝土建筑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