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通信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通信技术
广东通信技术

唐熙文

月刊

1006-6403

gdtx@gsta.com

020-38639876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山大道西109号21楼

广东通信技术/Journal Guangdo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广东省唯一的综合性通信技术刊物,由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主管、广东省电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广东通信学会联合主办、是广东省科技期刊中发行最大的刊物,多次荣获信息产业部、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奖。以全新的视角关注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市场热点和经营理念,注重应用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探讨和交流,诠释通信管理的宏观政策,解读通信运营的热点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5G小区上行速率优化的方法研究

    谢曦彤吴育能黎建辉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5G网络的广泛部署,由基站、终端的发射功率及天线阵列数量差异等因素引起的移动通信中上下行链路失衡现象被放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定位分析发现,当5G小区的上行信号电平低于-100 dBm时,速率呈现断崖式下降,此时上行速率不足10 M,用户感知差.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上行覆盖半径下探后,5G小区上行速率提升效果明显,可有效提升整体站点的使用效率和5G网络感知.此法可为行业工程师针对类似问题提供排查经验和优化方案参考.

    5G小区上行速率数据感知资源调度上行干扰随机化上行功控

    5G NR上行CoMP技术应用方案研究

    马惠珊方子贤张运中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5G室外同频组网导致小区边缘重叠覆盖区域存在同频干扰问题,严重影响用户感知.5G CoMP技术是一种多点联合发送与接收的技术,CoMP的主要优势是可以提升小区边缘吞吐率,可有效改善5G同频干扰问题.重点针对上行联合接收(JR)功能研究,通过邻区间协作接收数据,使小区边缘用户获得更多天线的接收增益.并对JR应用方案进行了测试验证,选定最优的策略方案和适用场景,规模部署后有效提升边缘用户体验.

    5GCoMP联合接收JR边缘用户重叠覆盖上行速率

    超宽带和差波束天线及其在无人机定位方面的应用

    李瑞红刁伟豪
    46-4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雷达可以进行大型目标的定位,但是对于无人机这种可以超低空飞行的小目标,使用雷达有一定困难.此外,无人机发射的信号可能跨了很宽的频带,因此定位用的天线需要是超宽带的,这同样对雷达有很高的要求.超宽带和差波束天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和差波束天线定位依赖于和波束接收电平与差波束接收电平的差值,这通常是一个较大的值,所以和差波束天线不需要很高的增益但是分辨率很高.将和差波束与频谱分析的接收机接到一起之后组成双站系统,就可以进行无人机的定位,同时还可以确定无人机信号的频段.为了实现这个应用,设计了一个超宽带和差波束天线,该天线两个对数周期偶极子天线(LPDA)和馈电网络组成,可以覆盖1.45~5.95 GHz的带宽,零点深度低于-27 dB.

    无人机定位超宽带和差波束天线干扰信号定位

    5G网络上网感知评估体系研究与应用

    聂磊马惠珊苏炜翔张运中...
    49-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用户感知是5G网络运营的关键,速率和时延是反映用户上网感知的主要指标,无线网络质量是影响速率与时延的根本因素之一.为了更好提升5G用户上网体验,助力5G业务发展,基于理论与现网数据分析,通过将速率和时延等感知类指标与网络质量类指标进行关联,搭建了七维十一项的用户上网感知评估体系,制定了根因分析策略和质差小区处理流程,有效定位和解决了网络感知异常问题.

    5G用户感知速率时延

    基于综合特征和联动学习的异常无线小区检测方法

    刘洋吴威林彬麦锦恩...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异常无线小区的检测和识别成为了网络优化和故障排除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检测识别算法在准确率和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综合特征和联动学习的异常无线小区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遥感图像对区域内的像素点进行聚类,获取小区的地貌类别作为覆盖性能异常识别的依据,并引入小区KPI指标在时域上变化等综合特征构建基于孤立森林的异常小区检测模型,利用大小模型联动实现轻量化运算,从而有效提升异常小区检测的准确性与效率.

    异常小区检测综合特征孤立森林联动学习

    基于DBSCAN的CRAN无线网络监控方案研究

    吴育能温冠敏谢曦彤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4/5G无线网络CRAN规模的不断扩大,无线网络结构随之发生改变.针对当前CRAN机房BBU搬迁改造频繁、易产生批量基站故障、无线网络监控定位效率不高等问题,借助大数据聚类算法,结合实际的基站数据完成故障定位分析,提升无线网络感知能力,降低客户投诉风险.方案引入基于密度的DBSCAN关联算法进行动态建模,通过采集无线网管告警/CRAN机房数据/基站经纬度等信息进行规模簇的关联分析,并对目前工程应用中典型场景监控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方案的优劣.对既有的监控模式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实现高效精准无线网络监控提出解决思路和建议.

    CRAN无线网络监控DBSCAN规模簇聚类分析

    基于多维度分析定位城域网(cmnet)忙时流控导致EPSFB语音丢包率恶化问题

    陶金苏炜翔郑欣哲
    63-6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广州EPSFB丢包率突然劣化的问题,从核心网网元维度、终端品牌维度、无线侧TAC维度等多个维度进行抽丝剥茧的排查分析,同时横向对比VoLTE和VoNR语音指标变动以及媒体流路径与EPSFB业务的差异,最终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并有效解决问题.整个分析定位过程条理清晰,同时通过总结整理性能指标劣化分析过程和思路,为行业工程师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提供切实有用的宝贵经验.

    城域网(cmnet)流控EPSFB丢包率劣化核心侧终端侧无线侧

    通信运营商5G与电力设施共建共享研究

    陈相业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通信运营商与电力设施共建及共享进行研究,以促进5G技术在电力基础设施中的应用.研究分析了共建模式的益处、分类以及挑战,回顾了5G技术和电力设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案例研究和模拟评估,总结了共建项目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改进共建模式和未来展望的建议,为数字化经济和智能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通信运营商电力设施5G技术共建共享

    波分网络传送1588v2时间同步信号改造方案研究及应用

    邓建珍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5G网络时间同步在采用跟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同步的同时,需要确保卫星失效,保证地面同步链路正常.分析时间同步信号特性及传送要求,阐述了波分网络传送时间同步信号的必要性,提出波分网络传送1588v2时间信号的思路,采用现有波分网络改造承载1588v2时间信号方案,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实际应用.

    5G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588v2时间信号波分网络

    一种切换过程中基于业务、无线环境的随机接入类型指派方法

    许伟东邓也朱华章武科...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网络中的低时延业务场景,提出一种在 5G 网络切换过程中根据 UE 携带的5QI 业务(是否包含低时延要求类业务)及无线环境(无线质量及相对位置预判电平瞬间变化情况),由目标小区综合判断是否针对该 UE 启用 2-step RA 过程以降低切换时延,并将判断结果通过 RRC Reconfifiguration(切换命令)下发至 UE,完成在目标小区上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从而可以实现针对不同业务形态、业务需求来选择随机接入方式,以满足低时延类业务场景需求的目的.

    2-stepRA4-stepRA低时延业务随机接入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