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南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南预防医学
华南预防医学

杨杏芬

双月刊

1671-5039

hnyfyx@cdcp.org.cn

020-31051582

511430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华南预防医学/Journal 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60年,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是集学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重点报道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专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先进方法和经验总结,主要读者对象为医学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徽省庐江地区慢性病患者共病现状调查

    吴璇彭婧杨铭王守军...
    490-495,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庐江地区慢性病患者共病现状,为优化慢性病患者共病和控制慢性病共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庐江地区3所医院就诊的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信息、运动情况、睡眠时间等,采用潜在类别识别分析慢性病共病模式,无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共病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 潜在类别分析将17种慢性病确定为5个类别,其中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组1 335例(27.24%),非特异性共病组1 719例(35.09%),胃/风湿关节炎共病组866例(17.69%),相对健康组497例(10.17%),呼吸系统疾病共病组481例(9.81%).无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大(OR=2.590)、BMI较大(OR=1.579)、吸烟史(OR=4.655)、饮酒史(OR=3.108)、慢性病家族史(OR=2.815)、每天服药4种及以上(OR=4.581)是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睡眠时间>6h(OR=0.562)、运动频繁(OR=0.443)是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的保护因素(P<0.05).饮酒史(OR=3.497)、慢性病家族史(OR=3.765)是非特异性共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较大(OR=4.599)、饮酒史(OR=6.619)、每天服药4种及以上(OR=6.475)是胃/风湿关节炎共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较大(OR=2.685)、吸烟史(OR=2.832)及慢性病家族史(OR=2.787)是呼吸系统疾病共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庐江地区慢性病患者普遍存在共病情况,慢性病共病以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共病最高,且年龄、BMI、吸烟史、有慢性病家族史、睡眠时间、服药种类、运动频次与慢性病共病相关,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以上人群的慢性病防控.

    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现况调查因素分析

    武威地区成年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特征调查

    王兴昌卢林芝孙丽琴郝志成...
    496-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甘肃武威地区成年居民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分析Hp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一步探讨不同毒力基因分型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于2023年9月至12月期间抽取甘肃省武威地区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Hp感染情况,采集Hp感染者胃黏膜活检样本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并利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Hp菌株进行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提取菌株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Hp菌株的毒力基因(cagA和vacA)进行分析检测.结果 共纳入1 814名成年居民进行调查,男性935名,女性879名,平均年龄(53.2±9.3)岁;Hp感染率为69.63%(1 263/1 814).不同年龄、BMI、文化程度、吸烟、饮酒、三餐饮食规律及饮食口味的成年居民中Hp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p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 242株Hp菌株,对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甲硝唑(70.29%)、左氧氟沙星(50.56%)、克拉霉素(33.41%)、和四环素(9.02%)和阿莫西林(5.56%).Hp菌株以单一耐药(55.80%)为主,其次为双重耐药(21.74%)和三重耐药(7.33%).PCR结果显示,cagA阳性率为83.57%,而vacAs基因分型中s1型为78.66%,55.15%为m2型,i1型占比65.38%.携带vacA s1m1m2型的Hp菌株对甲硝唑耐药率明显高于vacA s1m1/m2型(P<0.01),而cagA+型的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明显高于cagA-型(P<0.05).结论 甘肃武威地区Hp感染率较高,且不同Hp菌株分子分型的耐药性明显不同,提示可根据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及基因型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用药.

    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分析毒力基因分子分型

    成都地区儿童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付玉王建祥余巧唐萍...
    501-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儿童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在成都市6家医院(4家三甲综合医院、1家三甲中医院、1家三乙综合医院)就诊的儿童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鼻炎组,并选择同期就诊的非变应性鼻炎儿童青少年作为对照组,对鼻炎组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组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变应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儿童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成都地区儿童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者经检测,吸入性变应原阳性患者1 240例,阳性率91.45%;食物性变应原阳性患者602例,阳性率44.40%;吸入性变应原前3名的变应原分别是粉尘螨/屋尘螨、屋尘、榆树/柳树/杨树(花粉);食物性变应原前3名的变应原分别是蟹/虾/扇贝、淡水鱼、芒果/菠萝.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变应原阳性率不同,≤13岁儿童的吸入性过敏原均为粉尘螨/屋尘螨较高,食物性过敏原均为蟹/虾/扇贝较高,14~17岁青少年的吸入性过敏原以粉尘螨/屋尘螨较高,食物性过敏原以芒果/菠萝的阳性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城镇(OR=1.676)、饮食习惯荤食为主(OR=2.122)、吸烟/被动吸烟(OR=1.835)、户外活动时间<1 h/d(OR=1.879)、支气管哮喘(OR=4.282)、腺样体肥大(OR=9.465)、既往过敏史(OR=1.929)、父母过敏性鼻炎(OR=2.465)是成都地区儿童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成都地区儿童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布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居住地为城镇、饮食习惯荤食为主、吸烟/被动吸烟、户外活动时间<1 h/d、支气管哮喘、腺样体肥大、既往过敏史、父母过敏性鼻炎是成都地区儿童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病的影响因素.

    儿童青少年变应原变应性鼻炎

    肥东地区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

    宣梅金声郑文劢李亮亮...
    506-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职工职业健康体检心电图结果并探讨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为开展心血管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22年1-12月在肥东县1家二级医院(肥东县中医院)和1家三级医院(肥东县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职工作为调查对象,收集调查对象的心电图检查报告、体检结果、实验室指标,同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心电图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异常检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参与本研究者共10 828人,其中男性5 848人,占54.01%,女性4980人,占45.99%.共收集心电图10 828份,检出异常心电图1 458份,检出率为13.47%.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医院等级、吸烟、酗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BMI、健康饮食、运动情况、工作年限、工作时间、工作应激与职工心电图异常有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60岁OR=4.604)、吸烟(OR=4.154)、酗酒(OR=3.725)、高血压(OR=2.433)、BMI(超重/肥胖OR=3.747)、运动情况(充足OR=0.232)、工作年限(≥31年OR=6.197)、工作时间(OR=4.595)、工作应激(OR=4.513)均是职工心电图异常检出的相关因素.结论 肥东地区职工异常心电图检出率较高,与年龄、吸烟等因素相关,定期体检和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对此类人群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健康体检心电图职工心律失常相关因素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曾德菲蔡小霞魏俊萍邢孔玉...
    511-515,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风险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海口市2家医院收治的的Ⅱ~IV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疾病资料,采用心力衰竭患者的特异性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NA-HF)评估患者营养风险,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 1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营养正常为698例(32.69%),存在营养风险为914例(42.81%),营养不良为523例(24.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21)、BMI(OR=0.325)、居住方式(OR=0.561)、NYHA 心功能分级(OR=2.102)、水肿(OR=2.494)、ADL(OR=0.536)、EAT-26(OR=2.499)、LVPW(OR=1.960)、Hb(OR=0.429)、Alb(OR=0.365)、CRP(OR=2.106)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营养风险有关.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较高,受个体年龄、心功能、水肿、饮食情况、炎症状态、居住方式、日常活动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及营养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营养风险影响因素特异性微型营养评价量表

    北京地区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崔颖高雪
    516-519,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北京地区成年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年1-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地区成年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及妇科检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压力性尿失禁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621名成年女性进行调查,其中372例女性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22.9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859)、BMI(24.0~27.9 kg/m2 OR=1.964,≥28.0 kg/m2OR=2.278)、绝经(OR=2.119)、产次 ≥2 次(OR=2.035)、经阴道分娩史(OR=1.558)、会阴侧切(OR=1.621)、盆底器官脱垂(OR=2.722)、合并糖尿病(OR=2.360)、焦虑(OR=2.869)、长期便秘(OR=2.357)、每日坐位时间>2 h(OR=1.805)、口服避孕药(OR=2.478)、憋尿习惯(OR=1.996)是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的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地区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较高,且受影响因素较多;可通过盆腔功能训练,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等措施积极预防疾病发生.

    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影响因素

    广州市天河区17例猴痘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叶新蔡文锋蒋明明郭伟文...
    520-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州市天河区2023年1-12月人感染猴痘病毒确诊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疫情防控策略.方法 整理广州市天河区2023年1-12月由广州市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报告居住在天河区的17例猴痘确诊病例的临床和流调资料,通过描述性方法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同时采集病例咽拭子、疱疹液以及环境样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猴痘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17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确诊病例均为男性,年龄平均(28.88±5.77)岁,均为男男同性性行为者.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以皮疹(17例,100.00%)、发热(12例,70.59%)、淋巴结肿大(7例,41.18%)等症状为主,同时出现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者4例(23.53%),同时出现发热和皮疹者12例(70.59%),同时出现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者7例(41.18%).所有病例发病前21 d均有非固定伴侣男男同性性行为史,末次可疑高危暴露到出现可疑症状的时间间隔为2-16d,中位间隔时间为6.00(3.50,8.00)d.从发热到出现皮疹症状的时间间隔为0~1 d,平均时间间隔为0.2 d.结论 人感染猴痘病毒的高危人群为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感染后症状以发热、皮疹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为主.感染者的感染方式可能与男男同性性行为暴露有关,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和较轻,可能影响漏诊或误诊.

    猴痘淋巴结肿大流行病学特征男男同性性行为者

    北京市石景山区预防接种门诊资源配置现状调查

    孙立昆贾琴李艳辉
    524-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区免疫规划门诊资源配置情况,为提升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北京市石景山区20家预防接种门诊2022年的资源配置情况,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石景山区20家接种门诊全都具备各种功能分区,各门诊使用面积中位数为160.00(147.50)m2.各门诊电脑、打印机数量的中位数分别为4.00(2.00)、4.00(2.75)台,医用冰箱、普通冰箱、台式医用冰箱、冷藏转运箱数量的中位数分别为4.00(2.00)、4.00(4.50)、3.00(2.00)、3.00(3.00)台.冷藏容积中位数为 1 800.00(790.00)L,冷冻容积中位数为141.00(202.00)L.人员配置以女性(96.55%)、30~49岁(66.20%)、本科(60.68%)、护理人员(60.00%)、中级职称(64.13%)为主.服务半径中位数为5.00(2.00)km,石景山区拥有预防接种门诊0.39个/万人,拥有预防接种门诊0.23个/km2,拥有预防保健人员2.56人/万人.结论 北京市石景山区预防接种门诊能基本满足辖区预防接种服务需求,各种功能、设施设备齐全,但是公共卫生人员不足,职称及专业结构不合理,需加强人员引进,优化各专业人员配置.

    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服务能力现况调查

    2012-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陈昌畅许宗严邱莉霞帅俊...
    528-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2-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梅毒流行特征,评价《中国预防和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实施以来深圳市福田区梅毒防控成效,为梅毒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2-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医疗机构报告的梅毒新发病例资料,对梅毒病例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2-2022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梅毒新发病例9617例,年发病率为42.96/10万~80.20/10万,平均年发病率为58.68/10万,年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P<0.01),年均增长率为-5.29%;Ⅲ期梅毒年发病率均<1/10万,胎传梅毒除2013年外,年发病率均<5/10万活产数.报告的梅毒新发病例中,男女性别比1.35∶1,并呈现男性病例占比增高趋势(P<0.01);男性早期梅毒平均年发病率为21.09/10万,高于女性的8.85/10万(P<0.01).发病平均年龄(39.91±15.78)岁,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占所有病例的73.03%;10~19、50~59、≥60岁年龄组年发病例数占年总发病例数的构成比均呈现上升趋势(均P<0.01).30~39、40~49岁年龄组年发病例数占年总发病例数的构成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均P<0.01);报告病例以商业服务人员最多(45.23%).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梅毒防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病率仍比较高,应加强对青春后期和老年人群安全性行为的健康教育,同时需警惕后疫情时代梅毒疫情反弹.

    梅毒流行特征发病率趋势

    北海市农村低档场所嫖客商业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

    苏媛茅乃玲郭伟贵潘菊鲜...
    533-535,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海市农村地区低档娱乐场所嫖客商业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6-12月在北海市农村地区低档娱乐场所开展横断面调查,由暗娼推介招募嫖客对其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商业性行为情况、安全套使用情况等,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嫖客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嫖客279人,平均年龄(57.7±12.5)岁.87.1%嫖客自述有商业性行为时间≥1年.最近1个月发生商业性行为1次的嫖客占36.2%,超过1次占63.8%.商业性行为价格≤100元/次占90.3%,>100元/次占9.7%.68.5%嫖客在商业性行为中未坚持使用安全套,只有31.5%嫖客坚持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为农民(工)(OR=3.727)、户籍为本县/市(OR=3.240)、商业性行为时间≥1年(OR=3.193)、暗娼年龄>40岁(OR=2.674)、商业性行为价格≤ 100元的嫖客(OR=4.105)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概率较高.结论 北海市农村地区低档娱乐场所嫖客商业性行为中不安全性行为较高,职业、户籍、商业性行为时间、暗娼年龄、商业性行为价格是嫖客未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

    嫖客艾滋病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