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 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 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

周其凤

月刊

0251-0790

cjcu@jlu.edu.cn

0431-88499216

130012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ournal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SC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综合性学术刊物。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和综合评述等栏目集中报道我国化学学科及其交叉学科、新兴演算产边缘学科等领域中新开展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中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坚持以新、快、高为办刊特色,载文学科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学术水平高,创新性强。被SCIE、SCI收录。在美国化学文摘千种表中居科技期刊前列。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期刊源。在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第一、第二、第三届评比中先后获二等奖、一等奖和国家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溶胶-凝胶法构筑介孔二氧化硅纳微结构

    韩延东韩明勇杨文胜
    965-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硅酸脂水解/缩合的溶胶-凝胶法是目前制备SiO2胶体最为常用的化学方法.在溶胶-凝胶反应过程中,引入介孔导向剂(通常是表面活性剂)可以得到具有介孔结构的SiO2胶体.通过对硅酸脂在多相体系界面水解/缩合过程的调控,可以构筑具有不同纳微结构的介孔SiO2材料,为拓展介孔SiO2材料的应用领域提供了新机遇,同时也丰富了对溶胶-凝胶法的理解和认识.本文综述了利用溶胶-凝胶法构筑介孔SiO2纳微结构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其在生物医药、催化、吸附分离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最后对这一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溶胶-凝胶法介孔二氧化硅纳微结构

    有序介孔TiO2的合成及光解水产氢应用

    徐安琪李彬杜芳林
    97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氧化钛(TiO2)材料由于其低成本、天然丰度高、对环境友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光学性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有序介孔TiO2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大的孔体积、可调的孔结构和形态,在物理、化学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通过合理控制钛前体水解和交联速率合成有序介孔TiO2材料的重要进展,同时讨论了其在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方面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展望.

    介孔二氧化钛光催化产氢软模板硬模板

    含硒表界面化学

    夏嘉豪许华平
    997-1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本课题组近年的研究表明含硒化学键具有诸多独特的化学性质.二硒键具有氧化还原双重响应性,同时是一类光响应的动态共价键,能够在可见光辐照下发生可逆的交换反应.将含硒化学键这些独特的性质与表界面化学相结合可以赋予体系独特的响应行为.本文综合评述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含硒表界面化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采用单分子力谱揭示了含硒化学键相互作用的力学规律;通过表界面化学实现了二硒键动态平衡的调控;基于二硒键氧化还原及可见光响应性实现了表界面可逆修饰、二维材料功能化及层层组装膜材料的制备,在生物医用、液体输运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表界面动态共价键刺激响应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表界面化学的研究进展

    邹俊彦张焱焱陈石邵怀宇...
    1005-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锂金属电池存在电解液易泄漏、易燃等安全隐患,因此开发不燃性全固态电解质对于解决锂金属电池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而如何有效降低固体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界面电阻是发展高性能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关键.针对如何优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表界面的问题,本文综述了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电极和电解质表面修饰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提高界面接触和降低界面电阻的传统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并点评了新型的表面修饰技术,为进一步提高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综合性能提供新思路.最后,对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表界面修饰电极材料固态电解质

    基于表界面反应及优化的锂金属电池研究进展

    王增强孙一翎钱正芳王任衡...
    1017-1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锂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和低还原电位,是锂电池阳极的理想材料之一.但在长期循环充放电过程中,金属锂因锂枝晶生长会导致出现界面恶化及能量损失严重等问题,对锂金属电极与电解质表界面反应的优化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锂枝晶产生的危害,从分析及抑制锂枝晶沉积两方面综合评述了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包括固态电解质界面形成机制和保护机理、表面改性、三维锂阳极和液态/固态电解质等方法,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劣势,并展望锂金属电池在能源领域的研究前景.

    锂金属电池锂枝晶固态电解质界面电解质

    分子自组装单层膜的表面浸润性研究现状和展望

    马卓远汪大洋
    1031-1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于分子自组装单层膜的制备及结构,讨论了分子自组装单层膜的头基基团与基底的作用机理、主链与环境的温度依赖关系,特别是其端基基团的化学性质及构象对表面浸润行为的影响.重点讨论了分子自组装单层膜的端甲基基团对表面能的贡献、极性端基基团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自组装单层膜表面的分子尺寸粗糙度对表面浸润的影响.最后,基于理论和实验基础对以上问题提出新的认知与看法,并对未来该领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分子自组装单层膜分子间相互作用表面能界面水分子尺寸粗糙度

    绿色环保特殊浸润性纺织品的前沿进展

    李淑荟黄剑莹赖跃坤
    1043-1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仿生超疏表面的工作机制以及疏水整理液的发展,系统综述了近10年来特殊浸润性在开拓多功能绿色纺织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双面超疏、超疏/超亲、图案化及可响应浸润性纺织品的制备技术及应用,介绍近几年在纺织品疏水化功能改性方面取得的前瞻性工作,包括自清洁防污、油水分离、机械耐久、图案化、自修复、单向运输等,特别是在智能响应、电子可穿戴、能源等新兴领域方面的应用.最后,对超疏水纺织功能材料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仿生特殊浸润性多功能绿色纺织品

    水滴在超疏水植物叶片上的沉积方法和机理研究进展

    崔迎涛王顺李伟崔淑敏...
    1061-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然界中有很多超疏水植物叶片,水滴撞击在这些表面时极易产生溅射和反弹,造成农用化学品喷雾施药时药物的大量损失,利用率低下,从而重复喷洒施药.农用化学品过度使用将造成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水资源浪费及环境生态污染等问题.因此,增加水滴在超疏水植物叶片表面的沉积效率对提高农药利用率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水滴在超疏水表面的撞击动力学特征开始,结合添加助剂后液滴的物理化学性质,系统阐述了水滴在超疏水植物叶片上的沉积方法和机理,并提出筛选助剂和研究机理不仅要考虑助剂性质还要结合基底结构、撞击动力学特征等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单水滴尺寸大小、基底运动和弹性及环境因素等对沉积的影响.本文对农药喷洒及生物医学、机械工程、涂料喷涂和油墨打印等领域均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水滴超疏水植物叶片接触时间沉积机理

    柔性电子学中的表界面化学

    姬少博陈晓东
    1074-1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电子作为新兴的研究热点,涉及材料、化学、物理等多个基础学科的交叉,以及在生物医用、可穿戴设备及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柔性电子设备的制造加工过程中会用到弹性基底、导电层、功能层等多种性质各异的材料,其互相之间的整合受到它们表面性质和界面结合力的限制;器件的功能、可靠性、对环境的敏感性等也受到了器件表界面性质的影响;因此,对材料和器件表界面的处理在柔性电子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柔性电子学中常用的表界面化学过程分为3大类进行介绍:表面电化学过程,基于特定化合物反应产生的电流制备电化学传感器,利用电流/电压控制表面负载化合物;表面修饰,通过表面改性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共价修饰分子层或其它材料赋予器件特殊功能性质或保护层;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连接,通过共价连接或化学反应辅助的物理交联实现不同材料的结合,提高柔性器件的稳定性,实现柔性设备的整合.对各应用进行总结和举例后,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柔性电子学电化学传感表面修饰界面连接

    基于高黏附可拉伸高分子材料的人机交互界面

    张鋆刘忆旋杜晓慧杨辉...
    1093-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柔性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将柔性传感器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通讯有机结合,能够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在智能健康监测和生物医疗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连接人体信号与网络空间的人机交互界面,皮肤电极的力学性能直接影响监测信号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从材料的角度出发,如何同时实现电极的可拉伸性和高黏附性,让其稳定地贴敷于皮肤表面,成为皮肤电极进一步应用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和技术挑战.本文综合评述了近年来高黏附可拉伸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在人机交互界面的各种应用,并展望了下一代智能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趋势.

    可拉伸性高黏附人机交互界面皮肤电极柔性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