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电压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电压技术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高电压技术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杨迎建

月刊

1003-6520

hve@sgepri.sgcc.com.cn

027-59835528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43号武汉高压研究所

高电压技术/Journal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唯一集中、全面地反映当前高电压技术领域科技信息的专业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中文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EI page one和《科技文献通报》收录期刊。本刊根据电力生产、建设、科研、教学需要提供导向性、实用性信息及技术措施,推广实用技术的成果,为我国科技发展、领导决策、促进生产发挥接口、载体和桥梁作用。本刊报道内容包括高压设备、输电线路、系统暂态、测试工程、电磁、城网供电、电力电子等及生态环保生物医疗等边缘、交叉学科。既有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工程实践应用。本刊读者对象为电力系统生产、建设、运行、管理部门及相关产业科研、设计、制造单位的领导、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其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Hyperopt-LightGBM的直流配电网短期负荷抗噪声预测

    韩璟琳冯喜春胡平陈志永...
    4902-4911,中插7-中插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直流配电网中的短期负荷预测准确性与抗噪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参数优化(hyperparameter op-timization,Hyperopt)-轻量型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machine,LightGBM)的短期负荷抗噪声预测模型.首先,以环形中压直流配电网为场景,分析 4 种负荷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历史数据(记为影响因素)的相关性,通过将相关性较强的影响因素作为输入,避免预测模型过拟合现象,从而提高负荷预测准确性及模型训练效率.然后,构建基于Hyperopt-LightGBM的中压直流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通过训练强学习器提高模型的抗噪性,进一步提高短期负荷预测准确性;通过Hyperopot提高模型自适应性,减轻人工调参负担.最后,基于直流配电网的 4 种负荷数据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不同预测模型下4种负荷的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1.6%(所提模型),≤2.1%(极限梯度提升机模型),≤2%(随机森林模型)和≤4.1%(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不同噪声比下所提模型预测准确性>95%,且均高于传统模型.上述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预测准确性更高、抗噪性及自适应性更好.

    中压直流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样本噪声超参数优化轻量型梯度提升机

    面向电力知识图谱构建的重叠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

    束嘉伟杨挺耿毅男于洁...
    4912-4922,中插10-中插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构建电力知识图谱的关键步骤,知识抽取可以从海量非结构化电力文本中准确抽取出实体和关系.但是,传统流水线式方法存在识别的错误信息后向传递、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任务割裂以及易产生冗余信息的问题,进而导致抽取准确率低、抽取信息不全面,最终影响知识图谱的准确构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面向电力知识图谱构建的重叠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通过改进的序列标注方案进行联合抽取,构建了电力领域专属预训练PowerRoberta模型,并增加对抗训练,提高了模型抽取电力知识的准确度和对陌生信息的预测能力.最后,以实际变电站巡检数据为例进行了实验分析与配电知识图谱可视化构建,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联合抽取方法提升了知识抽取的准确率,准确率达到91.67%,可有效支撑配电网智能信息检索、辅助决策高级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电力知识图谱知识抽取实体关系联合抽取序列标注关系重叠

    适用于输变电联合系统的改进CESMC可靠性评估方法

    李晨唐爱红张侃君杨惠源...
    4923-4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序贯交叉熵(cross-entropy sequential Monte Carlo,CESMC)方法无法对包含多状态变电站等效元件模型的输电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为此,首先对变电站等效状态数目进行分析,并基于马尔可夫与交叉熵重要性抽样理论推导了变电站等效多状态元件的最优可靠性参数表达式以及参数优化的迭代计算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输变电联合系统的改进CESMC可靠性评估方法,实现了对传统CESMC可靠性评估方法适用范围的扩展,解决了序贯交叉熵无法应用于多状态系统可靠性评估的难题.结合改进CESMC方法,实现包含变电站等效元件的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加速,进一步构建了输变电联合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通过对 IEEE-RTS79 测试算例进行可靠性评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较大地提升输变电联合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可靠性评估输电系统变电站蒙特卡洛马尔可夫重要性抽样交叉熵

    基于新型地线结构和运行方式的输电线路冰害防治技术

    陈原范硕超王馨于竞哲...
    4933-4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雨雪冰冻气象条件下的线路薄弱点——架空地线(含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及地线支架),首次提出"覆冰导致张力增大"与"放电温升导致局部机械强度下降"的双因素地线断线机理,相应提出基于新型地线结构和运行方式的线路冰害防治技术,包括:采用新型光纤搭载技术的分裂导线,大幅度提升架空地线覆冰载荷的承受能力,地线逐基开耐张且增设按线路操作过电压配置的地线耐张绝缘子,基于地线跳线拆装的防冰运行方式.该技术突破常规防冰理念,通过消除冰害期间的导-地线放电,以降低地线断线、倒塔和电网停运概率,具有投资增幅小、运维工作量小、提高光纤通信安全、可实施基于导线光纤的线路状态监测等优势.

    雨雪冰冻气象输电线路架空地线地线开耐张地线耐张绝缘子防冰运行方式导线光纤

    基于EMTP的三芯海底电缆线路序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王晓彤项祖涛杨大业杜宁...
    4942-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芯海底电缆线路常用于海上风电的送出.在相关的规划设计和仿真分析中,三芯海底电缆线路的序参数是基础之一.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程序EMTP,以 1 条截面为 3×500 mm2的 220 kV海底电缆线路为例,对三芯海底电缆线路的序参数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文章计算了半导电聚乙烯护套的径向电阻,讨论了金属护套的处理方式.推导了三芯海底电缆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和零序阻抗、金属护套和铠装电流的计算式.研究了钢丝铠装的磁导率对三芯海底电缆线路电流分布及序参数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不同接地情况下光纤单元的铠装对三芯海底电缆线路序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三芯海底电缆线路的零序电阻远大于正序电阻,甚至可能大于零序电抗;当等值的相对磁导率μr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能出现零序电抗小于正序电抗的情况.文章将仿真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钢丝铠装磁导率,可以得到合理的计算结果.

    EMTP三芯海底电缆序参数钢丝铠装磁导率

    铜蒸气对密封直流接触器氢-氮混合气体电弧特性的影响

    程显张钰峥葛国伟秦聪...
    4951-4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密封直流接触器开断过程电弧烧蚀触头产生的铜蒸气对氢-氮混合气体电弧特性及开断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依据平衡态等离子体理论计算出铜蒸气不同占比的氢-氮混合气体的各项物性参数,引入铜蒸气影响,建立了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的氢-氮混合气体电弧模型,系统研究了铜蒸气在混合气体中占比及分布规律对燃弧特性、电弧发展演变特性等的影响规律.基于可拆卸腔体开展了实验验证,750 V/250 A密封直流接触器实验中电弧重击穿概率、熄弧时间变化等规律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相符,验证了铜蒸气对燃弧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铜蒸气在混合气体中占比提高,燃弧过程电弧温度缓慢降低,熄弧时间逐步提高,重击穿概率增大,且铜蒸气不均匀分布比均匀分布熄弧时间有所降低.研究结果为混合气体直流燃弧特性和高可靠性密封直流接触器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密封直流接触器铜蒸气氢-氮混合气体电弧燃弧特性

    基于电光调制的小型化三维雷击脉冲电场测量装置

    龙兆芝李文婷姚高龙习永臻...
    4961-4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接触式的电场传感技术是目前电力系统关键节点电压测量的一种解决方案,为此以实现体积小、空间分辨力高的三维雷击脉冲电场准确测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光调制的小型化三维脉冲电场测量技术,自主研发了基于非对称直波导的三维电场测量探头,并对探头的测量范围、方向性和时域波形测量功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及试验验证.该三维探头的体积约为3 cm×3 cm×10 cm,与常规三维探头相比,缩小了约10倍,进一步提高了电场测量的空间分辨率.搭建雷电脉冲试验平台评价传感器的测量性能,结果表明,该探头不仅可真实反映了待测雷击脉冲电场的时域波形,而且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在额定值 20%~120%范围内传感器综合测量误差绝对值<3%,可实现雷击脉冲电压的准确测量.

    光电效应脉冲电场三维测量集成光波导电场传感器幅频响应特性测量误差

    基于DEM分析的输电线路覆冰微地形分类识别及验证方法

    邓颖蒋兴良张志劲曾蕴睿...
    4971-4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遍存在的微地形小气候是导致输电线路覆冰的严重隐患,但目前的微地形定义仍为模糊的描述性定义,现有的量化分类方法主要依赖于大量观测样本和经验知识.为此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覆冰灾害故障统计数据,提取地形特征线和地形表面参数,提出了微地形的分类识别条件.根据各类微地形的地理特征边界条件构建了简化地理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和风洞试验对分类识别条件进行验证,模拟计算不同微地形条件下的微气象特征,验证了覆冰微地形识别条件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覆冰微地形通常为连续分布,较少孤立存在,且容易出现多种类型微地形同时存在的复杂微地形;符合识别条件的典型覆冰微地形具有明显的微气象特征,迎风入口处受到的影响最明显,除垭口微地形外最大风加速效应均出现在山顶位置.该方法克服了聚类法在地理意义上的不可描述性,降低了样本依赖性,为缺乏覆冰观测条件的输电线路提供了设计标准.

    输电线路覆冰微地形数字高程模型地形特征计算流体动力学

    基于EFPI膜片纳米级振幅识别的电晕放电检测

    周朕蕊张国强邱宗甲张萌...
    4981-4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检测微弱局部放电,评估局部放电严重程度,提出了基于声敏感膜片纳米级振幅解调的光纤非本征型法布里-珀罗(extrinsic Fabry-Perot interferometric,EFPI)超声传感器电晕放电检测的新方法.首先,结合理论分析,设计制作了共振频率为55.5 kHz的EFPI探头.然后,研究了可解调纳米级膜片振幅的相位生成载波-反正切算法.基于EFPI探头和相位生成载波-反正切算法搭建EFPI超声传感器,并采用单点声源与点火脉冲发生器对传感器进行标定.EFPI超声传感器对膜片振幅的分辨率不低于 0.43 nm,具有良好的响应线性度与超声信号检测能力.最后,将EFPI探头内置于电晕放电试验装置,实现13.86 pC局放量的检测.同时,结合Bootstrap小样本分析法建立膜片振幅与电晕放电发展情况的联系.试验结果表明:膜片振幅大小随放电电压呈指数增长,与局放量随电压变化的趋势相似,即膜片振幅大小与电晕放电严重程度相关.

    电晕放电法布里-珀罗超声传感器相位生成载波-反正切解调法膜片振幅小样本分析

    基于数据增强SDAE-BiGRU的交流接触器剩余电寿命预测

    邢朝健刘树鑫高书豫刘洋...
    4990-5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交流接触器剩余电寿命存在单一特征预测精度低、未充分考虑开断前后的关联性和忽略了长时间序列特点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数据增强堆叠降噪自动编码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stacked denoised autoencod-er-bidirection gated recurrent unit,SDAE-BiGRU)的交流接触器剩余电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通过交流接触器全寿命试验提取特征参量,采用近邻成分分析(neighborhood component analysis,NCA)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选择最优特征子集,来有效表征电寿命退化信息.然后,对最优特征子集进行数据增强,充分考虑前后状态的关联性,并利用SDAE对增强后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来降低输入维度.最后,将交流接触器剩余电寿命视为长时序问题,通过BiGRU进行时序预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比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GRU、BiGRU和SDAE-BiGRU模型预测效果好,平均有效精度达到96.68%,有效证明了时序预测模型应用在电器设备剩余寿命预测领域中的可行性.

    交流接触器特征选择数据增强堆叠降噪自动编码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