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电压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电压技术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高电压技术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杨迎建

月刊

1003-6520

hve@sgepri.sgcc.com.cn

027-59835528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珞瑜路143号武汉高压研究所

高电压技术/Journal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唯一集中、全面地反映当前高电压技术领域科技信息的专业技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国务院学位办审定的中文重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EI page one和《科技文献通报》收录期刊。本刊根据电力生产、建设、科研、教学需要提供导向性、实用性信息及技术措施,推广实用技术的成果,为我国科技发展、领导决策、促进生产发挥接口、载体和桥梁作用。本刊报道内容包括高压设备、输电线路、系统暂态、测试工程、电磁、城网供电、电力电子等及生态环保生物医疗等边缘、交叉学科。既有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工程实践应用。本刊读者对象为电力系统生产、建设、运行、管理部门及相关产业科研、设计、制造单位的领导、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其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合注意力与多尺度特征的电力绝缘子缺陷检测方法

    王韵琳冯天波孙宁杨程...
    1933-1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机巡检时绝缘子缺陷因目标小、种类多、尺度差异大造成的漏检、误检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与多尺度特征的 YOLOX-s 算法.首先,在主干网络中融合坐标注意力机制,使网络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绝缘子及其缺陷进行定位;其次,为解决绝缘子缺陷小目标特征丢失的问题,在主干网络尾端的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引入多尺度深度可分离卷积,构建多尺度上下文敏感模块以充分提取多尺度信息;最后,在特征融合网络中用Shuffle unit替换原网络中的CBS堆叠结构,实现了模型压缩.实验表明,改进模型的FPS为26.4帧/s,mAP值达到了 93.6%,相较于YOLOX-s提升了 4.7%,在不增大模型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的前提下,对多类型多尺度的绝缘子缺陷检测达到了更好的效果.该方法对提升电力巡检业务运维效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实时检测无人机巡检绝缘子小目标检测改进YOLOX-s

    基于改进PointNet++的输电线路关键部位点云语义分割研究

    杨文杰裴少通刘云鹏胡晨龙...
    1943-1953,中插9页
    查看更多>>摘要:输电线路的关键部位包括塔身、导线、绝缘子、避雷线以及引流线,无人机精细化导航的首要任务是构造输电线路的点云地图并从中分割出上述部位.为解决现有算法在输电线路的绝缘子、引流线等精细结构分割时精度低的问题,通过改进PointNet++算法,提出了一种面向输电线路精细结构的点云分割方法.首先,基于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在现场采集的点云数据,构造了输电线路点云分割数据集;其次,通过对比实验,筛选出在本输电线路场景下合理的数据增强方法,并对数据集进行了数据增强;最后,将自注意力机制以及倒置残差结构和PointNet++相结合,设计了输电线路关键部位点云语义分割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 PointNet++算法在全场景输电线路现场点云数据作为输入的前提下,首次实现了对引流线、绝缘子等输电线路中精细结构和导线、杆塔塔身以及输电线路无关背景点的同时分割,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达80.79%,所有类别分割的平均F1值(F1 score)达88.99%.

    点云深度学习点云语义分割数据增强自注意力倒置残差

    基于重参数化YOLOv5的输电线路缺陷边缘智能检测方法

    刘闽李喆李曜丞刘亚东...
    1954-1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智能巡检与边缘计算相结合,对电力物联网和透明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边缘设备的低算力导致检测算法在边缘端推理速度慢,边缘设备的低内存也限制了目标检测模型的空间占用.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参数化YOLOv5的输电线路缺陷边缘智能检测方法.首先,利用R-D模块和重参数化空间金字塔池化(spatial pyramid pooling,SPP)对YOLOv5网络进行改进,通过重参数化加快模型的推理速度,得到重参数化YOLOv5 模型.其次,利用ResRep剪枝方法对模型进行通道剪枝,减小模型空间占用.最后,将模型部署至NVIDIA Jetson Xavier NX边缘平台,并利用C++语言结合TensorRT图优化对模型进行优化加速,进一步减小推理时延,减少模型占用空间.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版YOLOv5,该文提出的方法推理速度提升至5倍,空间占用减小至41%,同时精度提升了2.4%,显著提高了输电线路边缘智能巡检的效率.

    电力智能巡检边缘计算重参数化YOLOv5通道剪枝

    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宽频振荡研究现状与展望

    向念文王书来邵冰冰丁超...
    1967-1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低频输电系统中含有交交换流器等电力电子设备,导致控制环节存在宽频带动态耦合,从而引发宽频振荡问题.同时,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相比于直流输电系统多出异频交互特性,其动态特性更加复杂,宽频带动态交互问题更为突出,解决系统宽频振荡问题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首先阐述了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可适用于 3种不同类型下的输电场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下系统可能存在的宽频带动态交互过程和现有工程中存在的振荡现象.然后,对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宽频振荡问题和抑制策略进行概述和总结,指出目前研究在宽频振荡分析和抑制上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宽频振荡场景、机理和抑制方法等方面进行展望,为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宽频振荡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柔性低频输电系统适用场景宽频振荡动态交互振荡分析抑制策略

    远距离风电分频送出方式及大功率变频装置的研发

    王秀丽张海涛周嘉豪盛俊毅...
    1978-1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频输电作为一种新型输电方式,在风电远距离送出场景下极具优势.为了给远距离风电经分频输电系统送出场景下的关键变频设备——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式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matrix converter,M3C)在工程上的实机研制与生产运行提供参考,首先介绍了分频输电的特性、风电经分频输电送出的系统方案与拓扑以及分频输电系统的关键变频设备.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分频输电系统中工/分频能量变换的关键设备——35 kV/3 MVA M3C变频器,并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分频变频器工程样机满载情况下的效率、模块电压不均衡度、电压/电流谐波畸变率、分频侧频率调节偏差以及功率阶跃响应时间等关键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对分频输电系统的发展前景以及效益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分频输电系统发展所面临的技术挑战.

    分频输电模块化多电平矩阵换流器样机研制风力发电M3C新型输电方式

    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的故障分量特征及保护适用性分析

    李海锋许永治刘沈全梁远升...
    1987-1996,中插10-中插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由于运行频率的改变以及柔性低频换流站的控制机理,其故障特征以及对保护原理的影响较为复杂.为了分析故障分量保护原理在柔性低频输电系统中的适用性问题,基于柔性低频换流站的控制架构,建立了以故障限流为故障控制策略的双端型低频输电模型.计及该系统线路发生三相故障的控制特性,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低频故障分量阻抗特性,并推导出低频等值阻抗的量化计算式,进而从理论上分析其对传统故障分量保护元件的影响机理.最后,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了双端低频输电测试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在一定故障条件下可造成故障分量保护范围缩小,甚至使得保护元件完全失效,研究结果对于低频系统继电保护研究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低频输电系统故障分量控制特性阻抗特性距离元件方向元件

    低频交流电压下低密度聚乙烯的空间电荷特性

    魏鼎欣刘鹏谢宗良庞曦...
    1997-2008,中插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频输电技术已逐步成为实现碳中和及海上风电远距离传输的主流方案之一.然而,对高压分频输电背景下的电气设备研究较为欠缺,在频率改变对电缆绝缘材料特性影响方面尚需深入研究.为此,采用具备快速检测能力的脉冲电声测试系统,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材料在分频电压下不同电场强度、温度时的空间电荷特性以及频率改变对电荷积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场强及温度条件较为苛刻时,电荷积聚明显;而随着频率的降低电荷积聚量增加,频率下降至20 Hz后,电荷增长速度显著提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应用于交变电场下的双极型载流子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实验观察进行了合理化解释,揭示了电场、温度及频率对空间电荷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海上风电分频输电系统中的频率选择及线缆绝缘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碳中和海上风电分频输电低密度聚乙烯空间电荷电场分布

    基于多物理场仿真的低频变压器温度特性分析及导向结构优化

    王巧媛贾少锋梁得亮赵义焜...
    2009-2019,中插14-中插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低频工况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热点温度与内部温升,基于电磁-热-流体场多物理场耦合对低频变压器绕组区域导向结构开展优化分析.通过对变压器电磁部分的有限元数值计算,确定低频变压器与同工况下的工频变压器在铁芯和绕组区域的磁密分布与损耗特性区别.然后在此基础上将铁芯和绕组的损耗作为热源代入流体场和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变压器整体和绕组区域局部的温度及油流分布.最后通过构建20 Hz低频变压器绕组区域的油流传热模型,结合有限元仿真研究导油挡板数量与分布对绕组区域油流量、平均温度和热点温度的影响,并获得导向结构的最佳分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20 Hz低频变压器绕组区域的热点温度较无挡油板的模型下降了14.44%,该结果可为低频变压器紧凑化设计提供优化方案.

    低频油浸式变压器多物理场仿真损耗密度温升分布导向结构热点温度

    分频输电系统同步发电机端口三相短路引起的振荡转矩分析

    周嘉豪王秀丽张海涛魏凤廷...
    2020-2029,中插16-中插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分频输电系统频率降低对水轮发电机机端三相短路时所产生的振荡转矩初始幅值的影响,建立了同步发电机的 5阶数学模型,推导了5阶模型下同步发电机带负载机端突然三相短路时,振荡转矩初始幅值的解析表达式;比较了工/分频水轮发电机在额定工作状态下经同一短线路向系统送出有功和无功时,机端电压与功角的大小关系;在水轮同步发电机的实际工程应用标准参数与电气参数限定范围内,研究了振荡转矩初始幅值关于机端电压与功角的单调性,比较了相同工况下工/分频系统振荡转矩初始幅值的大小,并量化分析比较了包括频率在内的多种因素对振荡转矩初始幅值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轮同步发电机参数、工况相同,仅考虑频率降低的情况下,经短线路向系统送出功率,分频输电系统振荡转矩的初始幅值小于工频系统;在各影响因素中,直轴次暂态电抗对振荡转矩初始幅值影响最大,交轴同步电抗影响最小.

    分频输电同步发电机机电暂态振荡转矩三相短路新型输电方式

    基于分离源矩阵变换器的PMSM无源动态演化控制策略

    程启明罗力珲沈治超王为涛...
    2030-2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进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系统及其PID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无源动态演化控制策略,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和分离源矩阵变换器(split source matrix con-verter,SSMC)中.为打破传统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0.866的限制,采用电感、电容和3个二极管代替了双级矩阵变换器中间的支流链路部件,并且证明了分离源网络的升压能力.另外,在矢量控制中,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外环和电流内环都使用了传统PID控制器,但由于PID控制器的参数调节比较困难、控制精度不高、超调量较大和抗干扰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动态演化理论和无源理论的控制策略,设计了分离源矩阵变换器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基于互联和阻尼分配(the interconnection and damping assignment,IDA)的无源控制器(passivity-based control,PBC)和动态演化控制器(dynamic evolution controller,DEC).仿真与实验的结果表明,基于该控制策略的SSMC-PMSM驱动系统能够使永磁同步电机稳定运行在额定转速,并且具有稳定性强、抗干扰能力强和动态响应好等特点.

    分离源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永磁同步电机无源理论动态演化理论PID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