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余吟山

双月刊

1006-1231

gk@aiofm.ac.cn

0551-5591563

230031

合肥市1125信箱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Journal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技术类双月刊,主要学科方向为光学、光电子学。国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二端子有源矩阵LCD研究进展

    贾鹤群黄子强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介绍了传统的各种类型的二端子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制作工艺.进而介绍了一种优于传统二端子模式的Lechner二极管有源矩阵液晶显示模式,并介绍了此模式的工作原理、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发展态势.传统二端子模式都存在各自的缺点,不能很好地满足AM-LCD对于二端子器件的要求,用于AM-LCD都无法很好地达到预期目的.而Lechner二极管有源矩阵液晶显示模式,相对于其他二端子模式,只需使用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对阈值电压的要求降低,工艺更简单,图像显示质量更好,并且较易实现大屏幕显示.在目前TFT-LCD处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通过对二端子有源矩阵液晶显示,特别是Lechner二极管二端子有源方式的研究,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实现降低AM-LCD生产线成本,简化大屏幕AM-LCD制作工艺将不是梦想.

    二端子有源矩阵CDMIM二极管环背对背二极管

    FFS宽视角技术的发展

    马新利黄子强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介绍了宽视角模式IPS和FFS的发展过程,并简要介绍了针对其自身存在的不足所进行的各种改进方法的原理、结构和改进效果,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作出了评述.

    LCD宽视角边缘场开关模式共面转换模式

    新型多量子阱锁模半导体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杜荣建向望华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了一种主要用作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新型半导体光源,即超高速10 GHz、多量子阱、主被动混合锁模的半导体激光器,其输出光波长可精确稳定在1550 nm,这对实现光时分复用技术高质量超短相干脉冲光源具有重要意义.

    锁模半导体激光器光纤通信超短光脉冲多量子阱

    信息

    19,28,60页

    电磁波在正、负折射率媒质形成斐波那契准晶中的传输特性

    伍清萍朱开成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传输矩阵方法研究了光在由正、负折射率介质构成的FC(N)准晶链排列的多层介质膜中传播时的电磁波透射谱性质.结果表明由于负折射率媒质的存在,电磁波透射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透射谱的禁带宽度明显加宽.

    负折射率介质Fibonacci准晶传输矩阵透射系数

    星间光通信振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直接检测PPM调制方式

    李真杨凯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星间光通信中振动是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即使其中一个卫星的瞄准系统的很小幅度的振动也可以引起整个网络的性能急剧恶化.分析了直接检测脉位调制(PPM)下振动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星间光通信振动脉位调制

    正交函数法研究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

    刘斌李宏黄德修王铁军...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正交函数展开法建立了光子晶体光纤(PCF)的本征方程,并利用Matlab编程计算了PCF的模场分布和色散曲线.通过该正交函数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出了PCF的色散估算公式.

    光子晶体光纤模场分布色散补偿正交函数模型本征方程

    基于PIC单片机的PPM调制激光无线通信收发器

    肖爱军熊显名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PIC中档单片机优越特性,实现参数全部由软件设定的PPM信号调制;用软件同时完成PPM信号的编码和解码.以单片机最小系统实现一个简洁可靠、成本低廉的PPM调制全双工激光无线通信收发器,该收发器为两个数据终端之间提供一条透明的通用异步串行数据传输通道.

    PIC单片机PPM调制激光通信收发器

    WDM网络中区分服务的无冲突信道-时隙分配

    冯金垣李丽秀陈红娟龚雯...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用于多波长光网络中区分服务的无冲突信道时隙分配算法.简要给出了考虑梯度因子等因素求解最佳波长数及时隙数的计算方法;把待传输的数据用业务量矩阵表示,并在算法中融入了网络服务质量,采用数学语言提出整个分配算法的过程;在给出了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

    WDM信道时隙冲突碰撞服务质量

    光纤传输网络中的基线漂移及其解决方案

    陈亮缪栋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线漂移是由于数字信号通过交流耦合网络时产生的,当接收机的判决电平不变时,就会影响接收机判决脉冲的有无能力,从而导致系统误码率的增大.分析了基线漂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基线漂移的克服方案,最后设计了抑制基线漂移的硬件电路.该电路已在某导弹武器控制系统光纤传输网络中得到应用.

    光纤传输基线漂移误码率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