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杨学军

双月刊

1001-2486

xuebao@nudt.edu.cn

0731-84572637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109号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主办和主管的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办于1956年。它的主要宗旨是吸纳优秀稿件,报道最新科研成果,创办精品期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促进学术交流。学报现为双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进入的国外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主要有:美国的《EI page one数据库》、美国的《化学文摘》(CA)、美国的《国际宇航文摘》(IAA)、英国的《科学文摘》(SA)、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的《文摘杂志》(РЖ)、英国的《INSPEC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电子与通讯文摘等。学报进入的国内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主要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学报全文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实行纸张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三位一体的出刊模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未确知条件下多枚导弹打击不规则面目标的毁伤效果评估

    王志辉胡剑文朱晓敏张亚军...
    213-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缺乏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对多枚导弹打击不规则面目标毁伤效果评估的可信度是导弹作战运用研究的重难点.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建立给定参数下的面目标毁伤效果评估模型;采用信度分布函数对该问题的未确知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毁伤效果未确知性较高;基于信度熵,分析导弹各个属性的未确知性对毁伤效果未确知性的影响;通过针对性减小影响大的属性的未确知性,迭代减小毁伤效果的未确知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面目标有效毁伤率的未确知范围得到显著减小.该研究能够有效指导毁伤效果评估工作,减小其中的不确定性.

    毁伤评估面目标蒙特卡罗方法未确知性信度熵

    旋磁非线性传输线原理分析和初步实验

    崔言程孟进袁玉章黄立洋...
    22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特殊的宽带高功率微波源,旋磁非线性传输线(gyromagnetic nonlinear transmission lines,GNLTL)由于中心频率高、易于调频以及可以高重频运行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明确GNLTL的特殊工作机理,对比分析GNLTL与传统旋磁应用场景的不同之处.从微观磁化动力学入手,针对GNLTL产生微波的原因进行定性解释.搭建一套低功率的验证实验装置,重点针对实验场景构建、GNLTL设计进行介绍.实验得到微波信号的中心频率为750 MHz,3 dB波束带宽达12%,峰值功率为245 kW,初步验证了 GNLTL的微波产生效果.

    宽带高功率微波旋磁非线性传输线磁矩进动脉冲调制

    相干累加与AR滤波相结合的舰船轴频电场信号处理方法

    程锦房谢昌奇张伽伟喻鹏...
    229-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采用电场传感器阵列测量舰船电场的应用场景,为提升目标轴频电场的信噪比,提出一种相干累加结合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模型滤波的方法对阵列电场信号进行处理.对测量得到的阵列电场信号进行时延补偿后累加,同时对环境电场信号进行AR建模,并利用AR模型参数构造滤波器,以对累加后的信号实施滤波处理.为验证所提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有效性,对实测阵列式电场信号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信噪比为-25.39 dB的条件下有效压制噪声频谱,保留轴频线谱,处理后信噪比提高约 21.92 dB.

    轴频电场阵列信号处理相干累加AR模型滤波

    区块链技术下的智能安全可靠支付系统设计

    张艳硕刘宁刘天野陈颖...
    237-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增强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了一种区块链技术下的智能支付系统.这个系统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账本特性,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和透明的支付解决方案.系统将区块链技术、国密算法与支付系统相结合,给传统互联网支付系统提供一个更安全的保障.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点对点特点,解决支付效率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用户进行信用评级,提供信贷服务.结合跨链技术可以对不同区块链的数据进行共享,更好地解决资金流动性.相比比特币和以太坊等电子货币系统,该系统在安全性、交易吞吐率和交易时延等方面做到了权衡发展,使得各方面的性能有了一定程度的均衡提升,更能满足当前环境下的应用需要.

    区块链共识机制支付系统安全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