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杨学军

双月刊

1001-2486

xuebao@nudt.edu.cn

0731-84572637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109号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主办和主管的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办于1956年。它的主要宗旨是吸纳优秀稿件,报道最新科研成果,创办精品期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促进学术交流。学报现为双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进入的国外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主要有:美国的《EI page one数据库》、美国的《化学文摘》(CA)、美国的《国际宇航文摘》(IAA)、英国的《科学文摘》(SA)、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的《文摘杂志》(РЖ)、英国的《INSPEC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电子与通讯文摘等。学报进入的国内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主要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学报全文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实行纸张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三位一体的出刊模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斗三号系统中轨道地球卫星伪距多路径误差分析和改正

    刘九龙曹月玲胡小工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2019年,北斗三号系统陆续发射十几颗中轨道卫星,逐步完成全球组网.北斗三号系统卫星同时播发平稳过渡信号B1I、B3I和新体制信号B1C、B2a.实际数据分析表明,中轨道地球卫星民用B1C和B1I频点包含明显的伪距多路径误差,并且由于中轨道地球卫星的轨道特性,这种现象在卫星低高度角,即出入境时十分显著.利用多路径半天球图(Multipath Hemispherical Map,MHM)与伪距噪声和多路径校正法(Code Noise and Multipath Correction,CNMC)两种算法对伪距多路径误差进行改正.MHM算法对伪距多路径误差的改正并不明显;CNMC算法在高度角大于30°时可以将B1C频点伪距多路径误差从0.11 m降低至0.03 m,将B1I频点伪距多路径误差从0.074 m降低至0.024 m,从而使中轨道卫星的多路径误差降低60%以上.

    BDS-3伪距多路径误差中轨道卫星

    卫星导航系统功率增强子星座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吕志成李峥嵘牟卫华黄龙...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卫星功率增强技术是提高区域导航信号抗干扰性能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卫星导航全星座中优选出卫星数量少、服务性能优的功率增强子星座,是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卫星数最少准则的功率增强子星座优化设计方法,详细介绍设计流程、数学模型及最优解搜索策略;定义了可用性水平、精度水平和覆盖范围等指标评估功率增强子星座性能;以GPS为例,分别针对覆盖点目标和区域目标两种应用背景进行功率增强子星座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任意目标点进行功率增强需要12~17颗卫星;实现对我国沿海地区的连续覆盖需要18颗功率增强卫星;覆盖整个亚太地区则需要全星座24颗卫星都具备功率增强能力,这样才能满足其连续性和精度要求,此时最优功率增强子星座的服务范围可扩充至全球区域.

    卫星导航系统功率增强技术星座设计

    高空气球外形计算及通用算法设计

    周江华金伟城李智斌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空气球为临近空间中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低成本平台.目前高空气球球形一般直接采用"自然形"或以"自然形"为基础,但通用、简捷地求解"自然形"外形方程一直是个难点.将"自然形"气球外形求解问题转化为最优控制问题,利用最优控制领域成熟的求解工具——高斯伪谱法最优化软件包计算气球外形.此外,通过分析外形数据得到外形变化规律,设计通用算法求解任意球形控制因子、任意高度的"自然形"气球外形.结果 显示,该算法无须调参便可计算所需的"自然形"球形,便于科研人员快速获得大量所需球形数据.

    高空气球"自然形"气球球形设计高斯伪谱法

    结构主导目标检测中的纹理随机化

    王梓毕道明周颉鑫孙晓亮...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已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倾向于提取目标纹理特征,而非结构特征;因此,已有方法不能实现变纹理目标的可靠检测.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纹理随机化的结构主导 目标检测方法,采用仿真纹理随机化方法减弱网络模型对纹理特征的拟合,实现基于结构特征的变纹理目标可靠检测.利用目标的三维模型,借助Blender渲染引擎,完成纹理随机化仿真训练数据集的生成.仿真及真实图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基于目标结构特征的变纹理目标可靠检测.

    纹理随机化仿真数据目标检测三维模型

    变换器短路故障时整流发电机的暂态电流计算

    侯畅武张晓锋黄靖吴本祥...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虑直流变换器侧短路故障时,整流发电机带直流变换器运行可以等效为整流发电机突加RLC负载,其暂态电流计算直接关系到直流故障诊断和保护.通过将RLC负载从直流侧等效至交流侧后,将暂态电流计算等效为同步发电机串联RLC后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在得到了暂态电流的表达式后,通过类比同步发电机三相短路电流的初值、终值和时间常数计算,近似得到了暂态电流的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电流峰值和峰值时间.通过仿真验证了该解析表达式的有效性,可以用于对直流故障诊断和保护方法的确定.

    整流发电机短路故障突加RLC负载暂态电流计算

    采用局域像素匹配的随机抽样一致改进算法

    戴卫华刘盛春赵慎彭华...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图像拼接的配准精度和稳健性,提出基于局域像素匹配的随机抽样一致改进算法.在完成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子或其他算子图像特征提取、特征匹配之后,利用独立于特征匹配点的局域像素,通过参考图像局域像素与映射的待拼接图像局域像素匹配,优选4对最佳特征匹配点,确定最佳单应矩阵.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抽样一致经典算法相比,该方法未明显增加计算耗时,单应矩阵更准确,图像拼接稳健性更好.

    图像拼接单应矩阵随机抽样一致算法像素匹配

    电磁发射电池组杂散电感提取方法

    龙鑫林严康为鲁军勇柳应全...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电磁发射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中,电池组杂散电感的准确提取对合理设计系统方案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需求,对电池组脉冲放电过程进行建模与分析,得到适合杂散电感提取的放电阶段.通过将离散傅里叶变换求解数值微分的方法更改为滑动窗递推形式,并与多新息最小二乘算法结合,从而提出一种可充分利用波形数据的杂散电感提取方法.通过实际的电池组脉冲放电测试波形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传统方法能更加准确、可靠地提取电池组的杂散电感,在不同放电电流下的提取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电磁发射电池组杂散电感数值微分多新息

    二维弹道修正弹及其制导控制技术综述

    邢炳楠杜忠华杜成鑫
    5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二维弹道修正弹这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智能弹药,综述了二维弹道修正弹的发展、主要修正机构方案及其制导控制技术.对二维弹道修正弹的研制历程进行总结,梳理发展脉络揭示其发展规律,分析二维修正弹的打击任务.对几种主流修正方案进行讨论,分析各机构的作用特点及研究难点.基于二维弹道修正弹打击任务需求,从气动辨识及状态估计算法、修正机构参数优化设计算法和制导律三个方面总结其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着重介绍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智能算法,特别是神经网络理论在二维修正弹控制算法领域的研究应用.进一步指出二维弹道修正弹的控制研究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二维弹道修正的设计提供思路.

    二维弹道修正弹修正机构参数辨识制导控制智能算法神经网络

    耐1200℃陶瓷瓦重复使用性能

    陈思安李海玉迟蓬涛高扬...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比较成熟的耐1 200℃陶瓷瓦开展了 1 200℃多次重复热处理,研究了陶瓷瓦的结构和性能演变行为和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1 200℃热处理20次后,耐1 200℃陶瓷瓦表现出良好的宏观热稳定性;重复热处理过程中,纤维间烧结,黏接熔融和石英纤维析晶及晶粒长大,使纤维直径发生变化,出现缩颈,进而导致了 Z向收缩,收缩率达14%,从而使得压缩强度略有增大,隔热性能降低;经过1 260℃、11次单面辐射加热后,Z向收缩率为5.58%,隔热效果降低了 7.59%,但隔热材料能够在6次重复加热后保持材料隔热性能不降低.

    陶瓷瓦隔热材料重复使用力学性能隔热性能

    动圈式永磁直线直流电机的精英保留多种群遗传优化算法

    吴峻王湘宋蕾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陆基无人机电磁弹射器高机动性及其直线弹射电机的高功率密度,针对动圈式永磁直线直流电机,提出精英保留的多种群遗传算法(Multi-Population Genetic Algorithm with Elite Retention,MPGAER)的电机最大功率密度优化方法.以磁通密度和电流密度为约束条件,利用其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的特点优化电机的结构参数,并与磁路法初始设计结果和传统遗传算法优化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磁路法初始设计相比,MPGAER能使电机质量减少6.25%,功率密度提高10%,电机动态性能得到提高;MPGAER优化设计的电机功率密度高于遗传算法设计结果,所提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在优化过程中出现易收敛于局部最优点和寻优效果差的问题.

    无人机电磁弹射器动圈式永磁直线直流电机多种群遗传算法结构参数功率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