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杨学军

双月刊

1001-2486

xuebao@nudt.edu.cn

0731-84572637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德雅路109号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主办和主管的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办于1956年。它的主要宗旨是吸纳优秀稿件,报道最新科研成果,创办精品期刊,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促进学术交流。学报现为双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进入的国外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主要有:美国的《EI page one数据库》、美国的《化学文摘》(CA)、美国的《国际宇航文摘》(IAA)、英国的《科学文摘》(SA)、日本的《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的《文摘杂志》(РЖ)、英国的《INSPEC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工程材料文摘(CSA-EM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电子与通讯文摘等。学报进入的国内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主要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等`。学报全文进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实行纸张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三位一体的出刊模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网络切片可编程数据平面模型

    刘忠沛吕高锋王继昌杨翔瑞...
    200-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重构匹配表(reconfigurable match table,RMT)是一种可编程的数据包处理流水线架构.为了实现可编程数据平面对更多不同网络协议的支持,在该架构的基础上扩展逆解析器,使用扩展后的逆解析器以及两个RMT流水线组成一个协议无关的网络切片可编程数据平面模型.由于RMT架构中采用精简指令集,扩展后的逆解析器采用复杂指令集,因此称扩展后的架构为混合指令RMT(hybrid-instruction RMT,HiRMT).HiRMT能够支持基于IPv6转发平面的段路由、SID(segment ID)的多语义、微分段技术、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以及虚拟扩展局域网技术.该架构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在Corundum原型平台上进行了逆解析器模块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扩展后的逆解析器能够使用较少的资源在数据包大小达到512 B时以100 Gbit/s的吞吐量进行处理.

    可重构匹配表混合指令协议无关网络切片

    面向大规模异构计算平台的MiniGo高效训练方法

    李荣春贺周雨乔鹏姜晶菲...
    209-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异构计算平台训练MiniGo智能体的高效多级并行训练方法,包括节点间任务级并行、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digital signal processor,CPU-DSP)异构并行、DSP核内并行.实现了高效的输入/输出部署,消除网络通信瓶颈.提出了面向CPU-DSP共享内存结构的异构计算内存管理,减少异构设备间的数据搬运.实现了共享内存编程优化,并利用DSP实现密集卷积计算算子加速优化.结果表明,与16核CPU计算相比,单核DSP算子加速最大加速比达16.44;该方法实现计算节点规模从1 067扩展至4 139,得到达到给定终止条件所需时间从43.02 h降至16.05 h,可扩展效率为69.1%.评估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MiniGo在大规模异构计算平台的高效并行训练.

    MiniGo大规模异构计算平台数字信号处理器

    通过包络面重构的大规模粒子并行绘制算法

    王华维艾志玮曹轶
    219-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规模粒子高表现可视化需求,提出基于包络面重构的大规模粒子并行绘制算法.该算法以连续曲面的形式表示,绘制大规模粒子的团簇表面及其物理量分布.对算法进行了分布式并行化,从而可以通过大规模并行来处理亿以上规模的粒子数据.在算法实现上,还解决了并行计算时的块间裂缝问题,并提出了快速查找邻域粒子的方法,同时,基于可见性对粒子数据进行剔除,提高了绘制效率.由此,可以通过带光照效果的光滑曲面来高表现展示大规模粒子数据中的团簇结构及其物理量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512核上可在5 s内完成上亿粒子的绘制,并行效率可达60%.该算法已成功应用到大规模并行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实际模拟应用中.

    粒子可视化包络面距离场分布式并行化可见性剔除

    执行时间预测驱动的工作流作业调度

    胡亚红邱圆圆毛家发
    228-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作流作业调度问题,提出使用关键路径法进行工作流的执行时间预测和资源分配.工作流执行时间预测算法使用并行应用有向无环图描述工作流中子作业的执行顺序.基于此顺序,为子作业进行系统资源的逻辑分配.根据子作业的特征和资源分配信息,使用梯度提升决策树进行子作业执行时间预测,并计算工作流的关键路径.关键路径上所有子作业的完成时间之和即为工作流的执行时间.若预测的工作流执行时间满足用户要求,则根据子作业执行顺序和资源分配方案进行作业调度,执行工作流.对比实验表明,两个工作流的执行时间预测误差分别为5.72%和1.57%.与Spark默认调度算法相比,工作流调度算法将两个工作流的完成时间分别缩短了 15.71%和15.44%.

    工作流时间预测关键路径调度算法梯度提升决策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