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高分子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高分子学报
高分子学报

王佛松

月刊

1000-3304

gfzxb@iccas.ac.cn

010-62588927

100190

北京中关村北一街2号(北京2709信箱)

高分子学报/Journal Acta Polymer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SCI
查看更多>>本报是1957年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曾用名《高分子通讯》,月刊,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主办,中国科学院主管。主要刊载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化学、高分子应用和高分子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论文、研究简报、快报和重要专论文章。读者对象主要为国内高分子学科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控增压条件下等规聚丙烯/β-成核剂的结晶行为研究

    魏聪施智勇张华珅徐剑...
    1742-1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广角X射线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等规聚丙烯/β-成核剂(iPP/TMB-5)在不同增压条件下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改变增压条件不仅能够控制TMB-5的自组装结构,改变iPP的结晶形貌,还能够制备出由不同晶相组成的iPP/TMB-5制品.不同增压温度下,TMB-5能够自组装成针状、花状或点状结构,进而诱导iPP生成棒状、花状或点状晶;较低的增压压力下,TMB-5能够组装成尺寸较大、结构较完善的聚集体,压力越高越不利于TMB-5的自组装;增压压力较低时(100、200 MPa),升高增压速率能够抑制TMB-5的自组装,当增压压力为500 MPa及以上时,这种抑制作用不明显;在iPP/TMB-5高压结晶过程中存在β-iPP、γ-iPP的竞争生长现象,增压压力越低越有利于β-iPP的形成,反之有利于γ-iPP的生成,压力为500 MPa或更高时,β-iPP完全消失,制备出纯的γ-iPP/TMB-5样品.

    等规聚丙烯/β-成核剂高压结晶结晶形貌β-成核剂自组装

    温度对两种电缆绝缘材料介电参数影响的分析

    李岩梁雨薇宋浩源甄冠成...
    1754-1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联聚乙烯(XLPE)和油纸绝缘是重要的电缆绝缘材料,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温度对这2种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机制,以明确对其性能的具体影响.首先通过实验测量了25、35和45 ℃下XLPE和油纸绝缘的介电常数,研究结果显示,XLPE的相对介电常数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呈现下降趋势.从25 ℃升至35 ℃时,其相对介电常数下降了0.28%;而从35 ℃进一步升高至45 ℃时,下降幅度为0.49%.相比之下,油纸绝缘的相对介电常数则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从25 ℃升至35 ℃,其相对介电常数增长了2.63%;而从35 ℃升至45 ℃,增长了 1.73%.采用分子模拟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构建2种材料的分子结构,利用偶极矩计算不同温度下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为了进一步阐释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对2种材料末端距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高弹态下,XLPE分子链末端距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种变化阻碍了极化过程,导致介电常数降低.相反,在玻璃态的油纸绝缘中,极性材料绝缘纸的分子链末端距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减小,极性运动加强,从而使得相对介电常数随之增加,这一发现从机理上解释了实验现象.

    交联聚乙烯油纸绝缘温度介电参数分子模拟

    轮胎橡胶老化过程中微橡胶及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转化产物分析

    王建凤张裕祥王佳敏丁兆阳...
    1763-1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6-PP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轮胎橡胶中的抗氧化剂,可在臭氧存在时氧化成6-PPD醌(6-PPDQ),6-PPDQ对某些鱼类(如银鲑鱼)能产生急性致死毒性.为了探究6-PPD是否能在自然光条件下产生6-PPDQ,本研究首先利用自制高分子材料力学加速老化装置对橡胶进行力学老化,对其产生的微橡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模拟自然光的人工加速氙灯老化试验,考察微橡胶在老化后6-PPD的转化产物,同时利用6-PPD标准品老化实验对其转化产物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车辆在理想路面和较轻的负荷下就能够产生较小的微橡胶,且呈正态分布,平均粒径为4.12 μm;6-PPD在老化后消失,经验证后,发现6-PPD转化成6种转化产物,包括4-甲基-2-戊酮(MIBK)、N-苯甲酰-对苯二胺(PFPDA)、对氨基二苯胺(4-ADPA)、6-PPDQ、4-异丙氨基二苯胺(IPPD)和N,N'-二苯基对苯二胺(DPPD).采用毒性评估软件(T.E.S.T)对6种转化产物进行毒性预测,除DPPD和MIBK外,其他产物的大鼠半数致死率都高于6-PPD本身.本研究表明车辆行驶时会产生大量的微橡胶颗粒,对于微橡胶环境生态毒理学评价和6-PPD使用安全及其风险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老化高分辨质谱微橡胶

    柔性可拉伸电子:聚合物材料及器件专题前言

    黄飞狄重安
    1773-1774页

    高分子学报 2024年 第55卷 第1~12期总目次

    后插1-后插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