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视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视觉
影像视觉

马礼谦

月刊

1673-8101

g@dcmagcn.com

010-85285416

071054

河北省保定市乐凯南大街6号

影像视觉/Journal Yingxiang Shiju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科学技术部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主办。杂志主要报道影像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知识以及行业最新信息。读者对象为影像行业工作者,包括摄影、彩扩、影楼和暗室工作者。主要栏目有:述评、新产品介绍、数码影像、加工与应用、技术摄影、作品赏析、经营与市场、摄影作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数码摄影色彩与成像技术环节影响的研究

    周奇辉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胶片摄影方式下影像色彩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需要用复杂的暗房技术,而且效果难以保障,随着数码技术进入摄影领域,摄影在技术上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几乎所有的摄影工作都可以运用数码方式进行,而且效果可控性远远大于传统胶片摄影.这使得运用数字化的拍摄方式获得影像具有了很大的技术优势,尤其影像色彩的调整,技巧和调整方式都大大进步了.本文主要针对数码摄影中影像色彩的调整技术及其应用,以及色彩和照片艺术表现效果的关系进行阐述,数码摄影中色彩处理的相关技术和色彩与成像艺术效果之间的关系.

    影像色彩表现效果数码摄影

    新移动传媒时代传统纸媒的转型战略分析

    尚可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时代这个大数据、时效性、速食性至上的媒体发展进化的风口浪尖,不少专家断言体制老套基础设施陈旧市场匮乏的以纸质媒体为代表的“上古媒体”将在不久的未来面临消亡.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并倾听百家之言,对纸质媒体是否会面临消亡或者创新能否带给纸媒重生以及创新途径和战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新媒体创新性融合市场

    多层螺旋CT在肋软骨骨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

    李静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胸部外伤时,特别是当外力作用于前胸壁后,肋软骨及肋弓十分容易骨折.肋软骨由于其成分在x线平片及常规CT上难以显示.多层螺旋CT有着众多优点,如覆盖范围大、可提供多层扫描数据的信息、密度分辨率高、图像后处理功能强大,采用容积扫描,不仅图像获得信息完整,而且速度快,并且可运用原始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来获得不同层次清晰图像.所以,多层螺旋CT在对肋软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中有着宝贵的价值,并且还对外伤后引起的胸部多种复合伤的显示有较好的效果,为临床胸部创伤的综合诊断和治疗亦提供了宝贵依据,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多层螺旋CT肋软骨骨折临床诊断

    X线平片在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

    辛照华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X线平片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对我院2006年~ 2010年以来收集的217例肋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正位胸片中无明显骨折征象的斜位或点片下见骨折线59例,首次无明显骨折征象复查时出现骨折线的7例.可见局部胸膜反应胸膜线增宽的178例,合并有一侧或双侧肋膈角变钝的52例,伴有血气胸13例,伴有皮下气肿的8例.结论:对明确胸部外伤的病人多体位摄片或透视下点片能有效减少肋骨骨折的漏诊.局部胸膜线增宽、胸腔积液积血和血气胸皮下气肿,能提示骨折存在可能.

    肋骨骨折X线诊断

    CT在创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余堃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脾损伤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常见,如得不到及时救治,脾脏损伤后出现的大出血常可致患者很快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及时诊断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临床典型病例,对患者行CT诊断性扫描,分析影像下征象及诊断情况,得出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结果,平扫可明确脾破裂者52例,可疑脾破裂的6例,未见明显异常的5例,诊断敏感性92.1%、特异性82.5%.增强扫描后可疑及完全阴性病例患者均能明确诊断为脾破裂,敏感性100%,特异性100%.所以,CT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检查手段,能迅速、准确评估脾损伤程度及出血的部位、大小以及腹腔伴随性损伤,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创伤性脾破裂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中的应用探讨

    杨华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到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累及关节面的复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进行常规轴位CT检查、X线平片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对比3种检查方式的明确诊断率.结果:X线平片检查明确诊断率为80.8%(63/78),常规轴位CT检查明确诊断率为93.6%(73/78),多层螺旋CT检查明确诊断率为100.0%(78/78),3种检查方式明确诊断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10,P< 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直观显示患者的骨折状态,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累及关节面复杂骨折应用价值

    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中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观察

    李阳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在内科治疗过程中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内科收治的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23 ~ 67岁,平均年龄(51.2±7.1)岁.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并且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制定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并给出有效率的概念.结果: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的情况很好的为治疗效果的评定提供了依据,并且具评定效果,得出了治疗有效率为98.5%.通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清淀粉酶(AMS)、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乳酸脱氢酶(LDH)等各实验室检查指标,P<0.05,前后差距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中,利用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前后改变情况来分类及评估AP治疗效果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有利于AP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

    B超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分析

    王琳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B超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1日~ 2015年12月1日间我附属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急性肠套叠患儿58例(病程不超过48小时,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无明显腹胀和腹膜炎表现.).对所有患儿采用在自动控制压力的结肠注气机工作下将Foley管插入肛门,并将空气压力控制在60~100mmHg,对病患处进行复位(3个月以下婴儿肠套叠和诊断性灌肠压力一般不超过80mmHg).结果:58患儿中空气灌肠复位成功56例,成功率:96.6%.结论:B超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肠套叠的治疗方法适应于临床,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措施.

    B超空气灌肠肠套叠临床分析

    浅谈医学工程专业队伍在医院中的管理模式

    于爱婧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挥先进医疗设备的作用,是医院中一项重要管理课题.一方面要有一支素质很高的医生和操作技术人员队伍,也更需要一支素质很高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来从事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目前大中型医院中医学工程专业队伍有分散和集中管理两种模式,多数医院采取分散管理模式,而我院属集中管理模式.随着我院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医学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为医院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医学工程管理模式

    依卡倍特钠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艳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依卡倍特钠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糜烂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联合依卡倍特钠,6周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6周后,观察组反酸、烧心、腹痛等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胃镜食管炎分级低于对照组,胃黏膜病变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依卡倍特钠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合并糜烂性胃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食管粘膜分级,提高胃粘膜愈显率.

    依卡倍特钠雷贝拉唑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