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孙昌松

双月刊

1006-2483

fbyf@chinajournal.net.cn

027-87652172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北路6号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淄博市两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免疫策略调整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许勤勤苗壮黄振水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淄博市2018-2022年含麻疹成分疫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监测情况,为免疫策略调整安全性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免疫规划系统和山东省预防接种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淄博市2018-2022年免疫策略调整前后第一剂次MCV接种及AEFI数据,比较其报告及流行特征.结果 淄博市MCV免疫策略调整前第一剂次麻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R)报告 AEFI 个案 114 例,报告发生率131.50/10万;免疫策略调整后第一剂次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MR)报告AEFI个案156例,报告发生率162.97/10万(x2=3.049,P=0.081).AEFI个案均以一般反应为主,MR报告发生率(88.82/10万)低于MMR(137.90/10万)(x2=9.576,P=0.002),临床表现以发热最多,分别报告71例(报告发生率81.90/10万)、114例(报告发生率119.10/10万);MR的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42.68/10万)高于MMR(22.98/10万)(x2=5.458,P=0.019),均以过敏性皮疹居多,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8.46/10万、11.49/10万.MR第一季度报告个案比例高于MMR(29.82%、17.95%),而MMR在第三季度报告个案比例高于MR(34.64%、17.54%)(x2=14.197,P=0.003).结论 淄博市MCV免疫策略调整后AEFI报告在预期范围内,未发现MCV相关AEFI流行特征的不良变化.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含麻疹成分疫苗监测

    2014-2019年乌鲁木齐市水痘流行特征以及预测模型分析

    王芝梦方惟一卢耀勤祖力皮卡尔·吐迪...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乌鲁木齐市水痘发病的预测模型,为制定水痘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4-2018年乌鲁木齐市水痘月发病率分别建立多元自回归移动平均(Multivariate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IMAX)模型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并用2019年水痘月发病率测试模型以及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对两模型预测性能进行比较,选取预测乌鲁木齐市水痘发病的模型.结果 乌鲁木齐市水痘发病呈有规律的双峰分布,具有明显季节性,2014年7月至2019年12月呈整体缓慢上升趋势.拟合模型为ARIMA(0,1,0)(0,1,1)[12],ARIMAX模型训练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1.29和0.95,测试集RMSE和MAE分别为1.88和1.44.RF模型训练集RMSE和MAE分别为1.56和1.56,测试集RMSE和MAE分别为4.83和3.96.结论 ARIMAX模型性能优于RF模型,能较好的预测乌鲁木齐市的水痘发病趋势,需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模型,为水痘疫情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水痘传染病预测ARIMAX模型RF模型

    北京市结核病防治人员对患者管理系统使用现状和满意度调查

    李亚敏陈曦赵鑫高志东...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结核病防治人员对患者管理系统的接受度和满意度,为进一步改善患者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参与肺结核患者督导服药管理的医务人员,进行患者管理系统使用现况、满意度、使用意愿及系统改进意见的调查.结果 共360名医务人员参与了调查."患者管理"是使用人数最多的功能,占调查对象的96.94%;各模块使用者认为该模块设计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比例均在90%以上;94.44%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者管理系统便于机构间信息传输与共享;90.83%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者管理系统操作便捷;89.17%的调查对象认为患者管理系统可减轻工作量.97.50%的调查对象对患者管理系统整体使用情况表示满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设计符合实际工作的模块数3个及以下的满意度低于3个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调查对象对系统的响应速度、界面设计、系统登录及查询统计等操作细节提出了改进意见.结论 参与肺结核患者随访管理的医务人员对借助患者管理系统开展工作有较高的满意度,在推广使用中仍需根据工作需求不断优化系统功能,使系统真正为工作提供便利.

    肺结核病例管理满意度问卷调查

    中老年人受教育水平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研究

    潘瑞泰薛涵徐澳龙张利平...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国中老年(年龄≥45岁)人群受教育水平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使用2011-2020年五次调查数据,收集受教育年限、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户口类型、饮酒状况、吸烟状况、体力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情况、患慢性病情况、身体质量指数.据研究对象的生存状态分为存活组(n=8 625)和全因死亡组(n=1 735).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中老年人受教育年限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调查10 360名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 983名,女性5 377名,受访者年龄M(QR)为59(8)岁.总计随访88 187人年(平均8.512人年),9年报告死亡共1 735例,全因死亡率为19.674‰,受教育年限M(QR)为5(8)年,生存时间M(QR)为9(0)年.调节混杂因素后,受教育年限每升高1年,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60%(HR=0.974,95%CI:0.960~0.988).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45~59岁的人群中,受教育年限每升高1年,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00%(HR=0.990,95%CI:0.959~1.021);在 60~74岁的人群和75岁以上的人群中,受教育年限每升高1年,全因死亡风险分别降低 2.70%(HR=0.973,95%CI:0.948~0.999)和 3.50%(HR=0.965,95%CI:0.929~1.003).结论 中国中老年(≥45岁)人群的受教育水平提高能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应大力提倡老年教育.

    受教育水平全因死亡风险中老年人群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2019-2023年连云港市PM2.5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分布特征来源解析和健康风险评估

    曹胜男李金坤陈莉徐征东...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连云港市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分布特征,分析PAHs的污染来源,评估不同季节PAHs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每月10~16日定期采集PM2.5样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16种PAHs,应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年份及季节PM2.5和PAHs浓度差异,利用特征比值和主成分分析(PCA)进行PAHs来源解析.使用BaP等效当量法及累计终生癌症风险(ILCR)模型评估健康风险.结果 2019-2023年连云港市PM2.5和BaP年超标率呈现下降趋势.PM2.5、总PAHs、PAHs单体(除Ace、Flu、Acy)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季浓度最高(P<0.001);特征比值和PCA结果显示连云港市PAHs的主要来源为道路扬尘和机动车排放混合源、石油污染源、生物质燃烧源;ILCR结果发现成人最高,男性略高于女性,连云港9岁以上人群的冬季ILCR最大值均>10-6.结论 连云港市PM2.5中PAHs的主要来源为道路扬尘和机动车排放混合源、石油污染源、生物质燃烧源,在当前PM2.5中PAHs暴露水平下,居民存在一定的潜在致癌风险.

    多环芳烃(PAHs)PM2.5季节分布源解析健康风险评估

    荆州地区诺如病毒流行病学分析及基因分型研究

    汤志明谭磊易华伟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荆州地区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的流行病学及基因型特征,设计覆盖NoV基因库中变异基因组的引物和探针.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来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疑似感染NoV患者粪便样本556份,使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粪便标本NoV核酸阳性率,并统计分析不同季节和5个年龄组阳性率差异;同时设计覆盖NoV变异基因组的引物对部分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被检测样品NoV核酸检出率为30.04%(167/556),其中春冬季检出率较夏秋高(x2=20.411,P<0.01),<1岁、1~5岁、6~10岁、11~19岁、>19岁5个年龄组的阳性率有差异(x2=17.192,P<0.01),幼童(1~5岁)来源样本NoV核酸检出率最高(39.29%,88/224);此外,抽检阳性样本均检测为NoV GⅡ型.结论 荆州地区冬季和春季NoV流行情况严重,低龄儿童(1~5岁)感染率高,且NoV GⅡ为主要流行基因型;且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可用于NoV GⅠ和GⅡ的基因分型.

    诺如病毒流行病学基因型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危险度评估及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秦钰梅曹贵琪江世英校益章...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人群水平上不同暴露对心血管疾病的"贡献",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对于有效分配预防资源有重要意义.方法 采用CHNS(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2009、2011及2015年中东部地区10个省市(北京、辽宁、黑龙江、上海、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及江苏)35~75岁9 899例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单因素分析纳入变量(性别、年龄、BMI、婚姻状况、城乡、睡眠时间、吸烟、饮酒、糖尿病、教育程度及医保),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基础上,估计某(些)危险因素的多因素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随机抽取70%(n=6 927)为建模组,30%(n=2 974)为验证组,构建CVD风险预测模型,同时利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 Hosmer-Lemeshow 拟合优度检验(Good of fit test)评估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 BMI、睡眠时间、吸烟、饮酒以及糖尿病的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与95%置信区间分别为32.20%(27.67%~36.89%)、7.90%(1.68%~16.58%)、18.56%(11.35%~26.24%)、6.47%(0.11%~13.25%)、5.73%(4.42%~7.03%).多因素调整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结果表明,BMI在心血管疾病患病病因中占主导地位,吸烟影响次之,睡眠时间、饮酒及糖尿病影响较弱.低风险患病率为18.44%,较高风险的患病率为14.19%,高风险患病率为42.52%.ROC曲线下面积AUC=0.711,P<0.00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P=0.257.结论 未来应重点关注高风险人群,控制体质指数到正常范围,减少吸烟,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重大意义.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性和实用性等价值,可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预测能力.

    心血管疾病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风险预测模型中东部地区

    重庆市成年居民膳食蛋白质摄入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陈京蓉罗书全赖英旭冯萍...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膳食蛋白质摄入对成年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为制定糖尿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重庆市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随访研究(2021)CNNHS横断面调查数据,结合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能量与营养素摄入量,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蛋白质与糖尿病的关联,随后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分析膳食蛋白摄入量与糖尿病发生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1415名成年居民中,膳食总蛋白、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摄入量分别为69.69g/d、26.26g/d、43.43g/d,蛋白质供能比为14.31%,糖尿病患病率为18.02%,调整混杂因素后,膳食总蛋白摄入量是第二、第三百分位数的调查对象患糖尿病的风险分别是第一百分位数的1.724倍、2.453倍;蛋白质供能比为第三百分位数的调查对象患糖尿病的风险是第一百分位数的1.592倍,动物蛋白摄入量为第三百分位数的调查对象患糖尿病的风险是第一百分位数的1.558倍.结论 高的总蛋白摄入、蛋白质供能比和动物蛋白摄入可能会增加糖尿病患病的风险,同时,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对糖尿病患病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

    成年居民膳食蛋白质糖尿病

    社区就诊居民血压测量认知与行为达标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俞捷邹亚伟陈希赵俊峰...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社区就诊居民血压测量认知水平和测压行为达标情况,分析影响血压测量认知与行为达标的相关因素,为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提高社区居民血压控制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社区就诊居民4 470人,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血压测量认知、血压测量行为相关问题.采用SPSS 19.0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血压测量认知达标、测压行为达标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压测量认知达标和测压行为达标的因素.结果 就诊居民血压测量总体认知达标率为31.52%,其中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患有慢性病3个因素对知识达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居民总体测压行为达标率为23.69%,其中总体认知达标、年龄、文化程度3个因素对总体测压行为达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居民血压测量认知水平和规范测压行为有待提高,更应关注老年、低文化程度、未患有慢性病的社区居民,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居民形成准确规范的血压测量行为.

    社区就诊居民血压测量认知行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及其病情分级危险因素分析

    王桢黎陈欧丽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营养状况及其病情分级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华西医院收治的518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COPD组).选择同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520例非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将COPD患者按营养状况分为营养不良组265例和营养正常组253例,观察不同病情分级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比两组基本情况和临床检查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COPD组营养指标BMI、IBM、ALB比对照组低(P<0.05);COPD病情分级越高营养指标水平越低(P<0.05);营养不良组吸烟史、急性加重次数≥2次/年、合并疾病种类≥4种、ALB<35 g/L、CRP≥60 mg/L、CAT评分≥ 10分、FEV1/FVC<50%占比高于营养正常组,使用呼吸机占比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加重次数≥2次/年、合并疾病种类≥4种、CRP≥60 mg/L、FEV1/FVC<50%均为影响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呼吸机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 COPD患者营养状况不佳,且病情分级越严重,营养状况越差,急性加重次数、合并疾病种类、CRP、FEV1/FVC均为COP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状况病情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