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汪久文

月刊

1003-7578

GHZH@chinajournal.net.cn

0471-4313634

010019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247信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ournal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的有关科研单位、大学与行政管理部门。自创刊近20年来,始终服务于我国西部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刊物属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发表研究成果为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要素管控到系统治理:转型逻辑下的省级自然资源规划

    刘天科靳利飞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文明新时代下,我国已经迈入自然资源管理逐步走向全面统一管理新阶段,自然资源的整体共生性空前强化,多功能性需求逐步彰显,思索作为自然资源治理基础性工具的省级自然资源规划转向何处,对于思辨自然资源治理关键问题,明确自然资源治理目标方向,通过发挥省级资源规划战略引领、政治引导、目标考核等功能促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文中探讨了省级自然资源规划演进历程,从规划定位、内容、程序视角分析了规划转型特征,提出规划在从要素管控向系统治理转变过程中,面临"地位彰显-定位缺失"、"面面俱到-重点突出"、"编制程序规范-实施机制缺失"三重转型困境.文中指出实现"要素-系统"弥合的三条路径:规划定位上,编制省级自然资源规划应在细化落实国家级自然资源规划对省域自然资源治理目标任务安排的同时,衔接省级国民经济规划对省域自然资源治理的战略部署;规划编制思路内容上,应基于系统治理思维下的"资源-管理-建设"三重规划属性统筹考虑规划编制重大问题;规划编制实施程序上,应基于"总结问题-定位障碍-实施方案-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加强制度建设与实施机制建设.

    要素管控系统治理转型资源规划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评价

    王晓欣张倩霓钱贵霞王海雯...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生态产品的使用价值转换为交换价值的过程,其工作成效的评估意味着价值转换的程度.以自然资源部公布的27个国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各地的实现成效进行量化评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的评价机制.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有17个案例的价值实现成效低于平均水平,价值实现仍有提升空间,其中各分级的评价结果为:交易环境质量>供给水平>民生福祉改善.2)从不同类型生态产品来看,森林生态产品、水生态产品、矿区生态产品、土地生态产品和农田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成效依次下降.3)从不同模式来看,"交易+产业化"、"交易"、"补偿+交易+产业化"3种模式的成效较好.该评价体系可为提炼相关案例提供参考,也可为因地制宜探索价值实现模式提供决策支持.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综合指数评价类型模式

    农户政策认知—行为响应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宅基地"三权分置"为例

    许晨曦陈英谢保鹏裴婷婷...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主观认知视角出发,构建农户对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的认知与决策行为的形成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农户政策认知-行为决策逻辑路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农户政策认知-行为响应路径的整体表现为"初步认知→主观态度→参与意愿→行为决策",且变量间存在正向影响,主观认识上依次反映信息加工的政策认识过程.2)初步认知、主观态度与参与意愿对行为决策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不高,以认知-行为四象限解释可能存在认知与行为悖离的表现.3)囿于人的认知与行为的复杂性,一方面,客观因素中家庭特征、文化观念、代际差异以及社会经济不可避免的成为影响土地政策认知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主观上政治信任、利益偏好、乡土情怀以及从众行为或多或少对农户政策认知与行为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切实影响政策执行与落实.

    宅基地"三权分置"农户政策认知与行为逻辑路径影响因素

    不同主体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效果差异的实证检验

    曹霞郅宇杰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选取我国285个城市2015-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经济学模型实证检验了由检察机关、环保组织与行政机关三类不同主体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效果差异.研究发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对环境具有正向影响,其中,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效果要优于环保组织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效果并不显著.为进一步优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检察机关应坚持以常规治理为主,"运动式治理"为辅的环境治理模式;环保组织应当从准入资格、诉讼能力、政策扶持三个方面赋能添力,提升其环境治理效果;行政机关则需保持谦抑性,平衡好环境行政执法与环境诉讼之间的关系.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不同诉讼主体效果差异实证检验

    绿色信贷在环境规制中的作用研究

    余畅马路遥曾贤刚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符合环境规制要求,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用于技术改进和排污管理.由于技术进步有周期长和风险大的特点,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末端治理的方式代替技术创新.这既不利于对企业长期增长,也难以实现其绿色可持续发展.绿色信贷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为企业绿色技术发展提供针对性的资金支持.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主动进行绿色转型.基于2337个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证明,绿色信贷在环境规制对企业财务绩效和污染治理的影响中均有正向调节作用,有助于实现污染治理和企业增长的"双赢".

    环境规制绿色信贷污染治理财务绩效

    西北生态脆弱区农户取暖能源选择行为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263户农村家庭的调研数据

    李玲燕祝永超宋慧慧裴佳佳...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为例,对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农村地区9个区县,包括35个乡镇72个典型村庄的1263户农村家庭进行实地调研,从家庭取暖能源使用结构、人均能源消耗量和人均能源消费支出等方面分析了西北农户取暖能源使用的总体特征,揭示了能源使用的空间异质特征,利用分层线性模型从宏微观层面衡量了不同维度因素对农村家庭取暖能源选择行为的影响显著性.研究表明:1)不同生态脆弱区农户取暖能源的选择差异较大,地域结构差异特征明显.2)在家庭取暖人均能源消耗量和人均能源消费支出方面,陕西黄土生态脆弱区农户使用清洁能源取暖的比重最高,青海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取暖清洁能源使用比重最低.3)不同维度因素对各地区农户取暖能源选择的影响程度表现各异.宏观层面上,政策因素对陕西黄土生态脆弱区农户取暖能源的选择影响最大;微观层面上,从众心理对陕西地区农户取暖能源选择的影响较为显著,对青海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取暖能源选择有积极影响.

    取暖能源选择行为空间异质性西北生态脆弱区影响因素

    基于灰色理论的内蒙古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韩鹏宋晓晓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口数量在逐年上升.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以及养老服务工作等均会产生重要影响.文中以内蒙古为研究区,运用GM(1,1)预测模型,探究内蒙古2021~2035年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占比的趋势,再依托灰色关联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内蒙古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占比的9个因素,找出影响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十五年内蒙古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占比将呈现明显递增态势,203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549.96万人,占比达到22.20%;人均GDP、出生率、死亡率、城镇化率、年末市镇人口、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是影响内蒙古老年人口数量及其占比的重要因素;经济因素与人口结构因素是影响内蒙古人口老龄化的两个主成分.

    人口老龄化GM(1,1)模型灰色关联分析预测分析

    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对台特玛-康拉克湖水域面积变化影响分析

    艾克热木·阿布拉阿布都米吉提·阿布力克木安外尔·艾则孜塔吉古丽·喀斯木...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是台特玛-康拉克湖泊群的主要水源,因入湖水量的实测数据缺乏,至今它们对湖泊群水域面积、储水量和空间格局的贡献度尚不清楚.因此,文中在多时相遥感数据和径流量数据的基础上,用Kendall秩相关分析法,剖析了台特玛-康拉克湖水域面积在1972~2021年的时空变化及其与车尔臣河出山口实测径流量和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量的关系,试图确定车尔臣河和塔里木河在台特玛-康拉克湖水域面积变化中的作用,为水资源管理、提高塔里木河生态输水工程的修复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台特玛-康拉克湖水域面积年际波动大,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562.33km2和1.5km2,出现在2020年和1976年,其与车尔臣河径流量及塔里木河生态输水量的变化吻合;塔里木河生态输水量与台特玛水域面积的关系显著,车尔臣河径流量变化与台特玛湖及康拉克湖水域面积变化均显著.这表明车尔臣河径流量变化对台特玛-康拉克湖水域面积变化的贡献也较大.因此在塔里木河下游生态修复工作中,需重视车尔臣河的贡献.

    台特玛-康拉克湖车尔臣河塔里木河Kendall秩相关分析

    人物介绍

    57,99,126,135,160页

    新疆铁门关市域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喻龙何峻岭艾书涛张燕...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中通过采集代表性的地下水样品60组及地表水样品12组,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疆铁门关市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氘盈余值,并结合水化学特征,讨论了铁门关市域范围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结果表明:区内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且经历了较强烈的蒸发作用.北部冲洪积砾质平原区地下水主要受低山区降水及冰雪融水补给,南部细土平原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强,浅层地下水主要接受灌溉入渗补给.沿地下水流向,蒸发作用逐渐增强,d值逐渐减小,浅层地下水咸化加剧.文中研究为铁门关市地下水循环演化规律、地下水资源调查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且具有一定区域特色.

    铁门关市域稳定氢氧同位素补给源氘盈余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