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汪久文

月刊

1003-7578

GHZH@chinajournal.net.cn

0471-4313634

010019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247信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ournal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的有关科研单位、大学与行政管理部门。自创刊近20年来,始终服务于我国西部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刊物属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发表研究成果为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旅游者环境态度-行为差距影响因素研究 ——享乐偏好、感知效力、环境行为成本的调节作用

    王娜周翔卢学英张胜武...
    175-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游者的环境态度与其环境责任行为之间不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二者之间存在差距.探析旅游者环境态度对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微观影响机制,尝试提出"享乐偏好-感知效力-环境行为成本"作为调节变量的解释框架.基于对泰山风景区游客的493份调查问卷,采用定序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者环境态度与环境责任行为倾向之间呈微弱正相关关系.2)感知效力正向调节旅游者环境态度对环境责任行为倾向的直接影响关系.3)享乐偏好和环境行为成本负向调节旅游者环境态度对环境责任行为倾向的直接影响关系.据此,通过提高游客感知效力,以游客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普及低碳理念,倡导简约环保的绿色旅游方式,降低旅游者环境行为实施成本等干预策略的实施,以期弥合旅游者环境态度-行为之间的差距.

    享乐偏好感知效力环境行为成本环境责任行为旅游者环境态度-行为差距

    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一个质的分析

    徐英车静怡乌铁红
    183-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引发了学界对乡村旅游研究的高度关注.文中从微观情境的视角出发,将对乡村旅游者体验的研究转向对当地居民幸福感问题的关注.文章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恼包村和陕西省兴平市马嵬驿为调研地,以乡村旅游地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揭示出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生成机制.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场、互动仪式、真实性获得、认同和恋乡情结构成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形成的主要范畴.2)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的产生受乡村旅游场、互动仪式和真实性获得三大环节共同影响,每个环节都伴随不同层面的认同与恋乡情结,进而促成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的形成.3)乡村旅游地居民在面对不同主体时会存在认同差异,且这种差异与认同主体的社交距离和对其交往主体的尊敬程度相关.

    乡村旅游场幸福感互动仪式认同恋乡情结

    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庄军申明智谢双玉
    19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北省的A级旅游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估计、局域关联分析和标准差椭圆等空间分析方法,从空间集聚性、异质性和方向性特征等三大方面进行空间分异特征分析,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空间集聚性特征:四时段核密度差异明显,武汉在四时段都为高度聚集区,连片区域随时间而增加,集聚范围和面积也都有所扩大.2)空间异质性特征:形成由最初的西热东冷到北热南冷再到后期的东西两头热中间冷的空间态势.后两个时段冷热点空间分布情况基本类似,其他时段差异较为明显.3)空间方向性特征:标准差椭圆覆盖面积不断增加,集聚范围不断加强,由最初的西部向东部迁移,都呈现出西北-东南的方向格局.4)影响因素分析:湖北A级旅游景区时空格局演化受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状况以及经济产业情况等三大方面内外部力量的共同影响.生产总值、旅游收入、三产占比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人文类的因素是引起A级景区在空间上出现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空间分异特征影响因素空间分析湖北A级旅游景区

    廊道型旅游地游客感知与空间分异研究 ——以独库公路为例

    陈怡宁程翔范梦余
    199-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独库公路为例,基于地理标记照片,遵循认知-情感理论及情感环状模型解析游客的认知要素与情感变化,并结合GIS地理分析工具及DBSCAN算法可视化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独库公路游客认知具有多重属性,各路段核心属性是自然景观,特征属性各不相同.2)独库公路游客认知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北段稀疏孤立、中段集中连片、南段热点显著"的空间分布格局.3)游客在独库公路上的情感体验特征是动态且多层次的,首因效应、地方认同与资源的稀缺程度影响了游客的高峰体验,低强度-愉悦情绪则有效调节了旅行的情感节奏.4)独库公路的建设与治理工作宜分段性地因地制宜.据此为目的地管理者在资源分配、形象塑造以及管理营销等方面提供对策建议.

    廊道型旅游地游客感知情感环状模型地理标记照片空间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