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汪久文

月刊

1003-7578

GHZH@chinajournal.net.cn

0471-4313634

010019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247信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Journal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整治的有关科研单位、大学与行政管理部门。自创刊近20年来,始终服务于我国西部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刊物属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发表研究成果为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温度条件下沙冬青幼树对土壤失水及复水的生理响应过程

    张俊马迎梅王树森丛云鹤...
    15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是我国西北荒漠区重要的防风固沙造林树种,当地高温、少雨的气候条件常会对其生长产生高温和干旱的双重胁迫,文中以沙冬青幼树为试材,通过人工气候箱调控气温(25℃、32℃、39℃和45℃),采用自然失水的方法(停止浇水0、3、6、9、12d),模拟研究荒漠区定植后的沙冬青幼树对夏季高温和干旱双重胁迫的生理及光合的响应过程,以期为该地区沙冬青定植后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当气温在25-39℃下,随土壤含水量降至10%,沙冬青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指标小幅升高;土壤含水量小于6%时,沙冬青幼树叶片含水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明显降低;复水后上述指标均呈现恢复趋势.当气温升至45℃,沙冬青幼树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土壤失水逐渐降低;当土壤含水量为6%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接近0;复水后上述指标也未见恢复现象.此时,高温、土壤失水或复合胁迫都使沙冬青幼树无法正常生长.当气温从25℃升高至39℃时,沙冬青的生理及光合指标受水分的胁迫较大,然而可通过适当浇水来缓解高温及土壤失水对沙冬青幼树造成的不利影响.

    沙冬青幼树温度土壤失水生理光合特性

    库布齐沙漠北缘苔藓结皮土壤酶活性及腐殖质组成特征

    高海燕闫德仁张胜男黄海广...
    16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结皮是流动沙地固定的显著标志,土壤酶活性和腐殖质含量变化是衡量干旱脆弱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程度的重要指标.以流沙为对照,选择固沙10年、20年、30年苔藓结皮样地,探究不同固沙年限苔藓结皮土壤酶活性及腐殖质组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固沙年限增加,苔藓结皮中酶活性增加1.3~9.4倍,胡敏酸(HA)含量从0.84g/kg增加到2.47g/kg,富里酸(FA)从0.62g/kg增加到2.28g/kg,胡敏素从0.86g/kg增加到5.57g/kg.冗余分析结果显示,腐殖质组分含量在前两轴累积能够解释土壤酶活性的94.25%,土壤腐殖质组分对土壤酶活性的重要性影响排序为富里酸>HA/FA>胡敏素>胡敏酸,且富里酸、HA/FA、胡敏素与土壤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富里酸、HA/FA、胡敏素是影响苔藓结皮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综上,苔藓结皮固沙年限的增加,可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腐殖质组分特征,对促进风沙土形成演变和脆弱生态系统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库布齐沙漠苔藓结皮土壤酶活性腐殖质冗余分析

    青海湖东北沙区植被恢复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祝存兄孙树娇肖建设乔斌...
    169-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高分卫星数据,运用随机森林法、景观生态学和地理空间统计学方法分析青海湖东北沙区植被恢复时空格局、评估沙漠化逆转状态.结果表明:1)受青海湖水位上升淹没临湖低洼区及沙区边缘交错带植被恢复的双重影响,2013-2021年青海湖东北沙区范围收缩;2)沙区植被景观呈阶段性变化,表现出覆盖度偏低、破碎度较高、蔓延度中等、稳定性不足等宏观特征;3)沙区植被呈现水平空间聚集性和垂直空间海拔规律性,较高等级覆盖度植被主要聚集在尕海沙区西部沿湖区域、东南角区域以及克土沙区东部边缘地带,表现出显著的局部空间正相关.

    沙漠化逆转高分随机森林景观尺度青海湖

    红色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链式生成机理研究

    闫昕晏雄解长雯周裴妍...
    17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旅游不仅承载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教育教化功能,也彰显着旅游者鲜活的价值与情感追求.然而,旅游者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重要范畴,在红色旅游研究中却关注不足.在刺激—机体—反应(S-O-R)理论、敬畏原型理论、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的指导下,文中引入具身感知、红色记忆、敬畏情绪、心理韧性等变量构建了红色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生成机理的概念模型,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以井冈山为例对概念模型的变量属性与作用路径等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红色旅游者的具身感知能够唤起其红色记忆,红色记忆进一步促进了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生成.敬畏情绪和心理韧性则在红色记忆对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路径中起到了部分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红色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生成的多变量与多路径,对深化红色旅游和旅游者主观幸福感研究,促进红色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红色旅游者红色记忆主观幸福感敬畏情绪心理韧性

    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田磊史冰心孙凤芝张淑娴...
    186-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识别二者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实现协同发展是增强黄河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保障.以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基于数量空间关系模型、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二者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多项Logit回归模型对其空间相关性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1)传统村落与非遗数量分布不均,各省区差异较大.2)传统村落与非遗数量空间关联关系显著,整体形成显著的"高—高"类与"低—低"类各自集聚且分布范围较广、"低—高"与"高—低"各自分散且分布范围较窄的特征.3)传统村落和非遗分布空间相关性格局的形成是受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经济维度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城镇化率、交通通达性、政府主导,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地形、气温、降水量.不同因素对传统村落、非遗空间聚类的高—高类,低—高类,高—低类区域分布影响异质性显著.

    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关系黄河流域

    西宁市旅游基础设施时空格局演变及关联性研究

    高子轶宋智渊张海平张俊英...
    19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2年4个时间截面的餐饮设施和住宿设施POI数据,利用中心要素统计、密度场热点探测模型及协同区位商模型对西宁市旅游基础设施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关联性展开研究.结果显示:1)餐饮设施和住宿设施中心整体呈现自东向西的演变趋势,餐饮中心演变速度呈现先慢后快的特征,住宿中心演变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特征.2)餐饮设施热点呈现"一轴多核"到"双轴多核"的演变格局,住宿设施热点呈现"一轴单核"到"一轴多核"的演变格局.3)餐饮设施和住宿设施的全局空间关联性较弱,二者在布局上呈现相对独立的特征.4)餐饮设施和住宿设施的局域空间关联性强弱差异显著,住宿设施被餐饮设施吸引的强度由城东区向城西区扩展,而餐饮设施被住宿设施吸引的强度则呈相反趋势.

    餐饮设施住宿设施时空格局演变空间关联性西宁市

    新冠疫情冲击下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韩军辉杨雨婷甄林芝付晓...
    203-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6年1月1日-2022年2月28日百度指数,研究新冠疫情冲击下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年际变化在震荡波动中呈下降趋势."疫情前"平遥古城的月度网络关注度明显高于"疫情后"对应值.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发现,新冠疫情对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的冲击效应显著为负.进一步通过时间序列协整模型分析发现,新冠疫情网络关注度是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的单向格兰杰原因.研究表明:新冠疫情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潜在游客对平遥古城的网络关注度;同时,新冠疫情网络关注度的增加也能有效解释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的下降.

    新冠疫情平遥古城网络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