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地震动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地震动态
中国地震学会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际地震动态

中国地震学会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小军

月刊

0253-4975

rdws@cea-igp.ac.cn

010-68729339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

国际地震动态/Journ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地震科技信息研究类月刊,以多种形式刊登国内外地震、地震预报、地球物理和地震减灾工作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科研成果和动态信息,以及学术交往活动、科研规划、会议、专业机构等。本刊主要特色是包括中国地震专业学术研究和地方地震工作在内的综述性文章每期均占有一定比例。本刊设有专题述评、动态综述、国内外震情等固定栏目。特别是及时报道全球、全国华北地区和首都圈地震震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震预警如何发布最有效的警报

    Lisa Wald陈会忠
    1-3页

    利用接收函数反演安徽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

    郁建芳张炳黄显良谢石文...
    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安徽台网25个台站记录到的远震波形资料,运用频率域反褶积的方法提取接收函数,并采用H-Kappa扫描法反演得到安徽地区各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与纵横波速度比.结果显示,安徽地区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大致可分为3个区域:皖西南大别山地区、皖南山区和淮河以北的皖北平原地区,其中大别山地区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位于35—39 km范围内,相对较厚;皖南地区位于33—36 km范围内;皖北以平原为主,地壳厚度位于30—33 km范围内.这一研究结果与安徽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同时,H-K扫描结果显示,安徽地区台站下方波速比基本处于1.70—1.80范围内,变化不大.在界面倾斜角度不大的前提下,利用横向均匀分层模型的波形反演实现接收函数的波形拟合,得到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计算结果显示,安徽地震监测台站下莫霍面上表面S波速度一般为3.6—3.9 km/s,而界面底部大约为4.3—4.6 km/s,莫霍面处的速度起伏变化并不十分明显.

    安徽地区接收函数H-K叠加S波速度结构莫霍面

    sPL震相在江西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深度测定中的应用

    项月文陈浩肖孟仁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集整理《江西测震台网地震观测报告》中2007年10月—2018年7月记录的31次ML≥3.0地震事件,根据近震深度震相sPL的基本特征,对上述地震震源深度进行sPL震相分析,得到了其中15次地震较为可靠的震源深度值.通过与单纯型、LocSAT、Hyposat等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PL震相测定的近震震源深度比较精确.

    sPL震相震源深度江西测震台网

    FHD质子磁力仪改进研究进展

    何宇飞夏忠李军赵旭东...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地磁台网自数字化改建后,引入了基于分量质子旋进式磁力仪观测模式的FHD质子磁力仪.经过多年的观测实践,该仪器取得很好的观测效果,但在观测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为解决观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更高质量的观测数据,适应更高观测标准的要求,对FHD质子磁力仪进行了升级改进研究.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地磁台网FHD质子磁力仪在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改进后FHD质子磁力仪的观测实验结果.

    FHD质子磁力仪地磁观测噪声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水位观测干扰识别模型

    尹晶飞张明沈钰严俊峰...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地下水位观测数据中干扰事件的识别效率,利用决策树算法对宝坻等5个台站近5年的水位观测数据进行样本训练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决策树算法对观测系统干扰和场地环境干扰事件的分类准确率在80%以上.在大量准确的训练样本基础上,决策树算法对于各种水位干扰事件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水位观测决策树干扰识别

    安徽省前兆数据异常跟踪深入分析研究

    刘川琴李发谢庆裴红云...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梳理安徽省内2014—2017年观测系统、人为干扰等6类数据异常事件,形成背景值数据库,借此深入剖析事件的变化特征,综合研究得出:①时间变化显示,安徽省内各类异常事件条目大体呈逐年增多的趋势;②学科特征显示,地电、地磁、形变、流体观测异常事件均以某类事件为主,具有一定的学科特征;③空间分布显示,各类异常事件呈随机性分布,不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④各类事件均形成以影响因素、变化形态为主要指标的特征库,已作为安徽省内跟踪分析工作的重要判定依据.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安徽地区的前兆异常判定和趋势预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为安徽前兆仪器运维工作提供了方法指导.

    前兆数据跟踪分析异常事件

    云南地震前兆监测发展

    杨玲英毛先进
    42-45,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40多年来云南省地震前兆监测在5个不同阶段的观测方法技术进展历程,总结了各阶段一些好的测项与管理措施以及经验教训,并对未来前兆监测提出一些建议.

    前兆监测测项管理措施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S6.0地震的网络舆情特点研究

    孔德育彭关灵徐昕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 km.地震发生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热议,迅速成为热点事件.本文主要分析在震后24小时内的网络舆情趋势、关注热点、谣言类型、舆情特点等方面,仅对突发类地震舆情事件的掌控提供参考.

    长宁地震24小时关注热点舆情特点

    对美国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测失败的再分析

    郭广猛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帕克菲尔德历史地震数据的分析,发现该地存在有11年及11年的倍数周期,美国学者发现的22年周期只是其中一个特例.分析认为,无论是使用11年周期还是22年周期,均无法准确预测出2004年帕克菲尔德地震,因此美国学者的预测未能成功.原因在于出现了一个新的黄金分割规律,即11年×0.618=6.8年,使用该规律可以准确预测出2004年地震.依据以上发现的3个规律,尝试预测下一次帕克菲尔德地震可能发生在2032年附近,建议综合使用当地观测数据分析以缩小误差.

    帕克菲尔德11年周期黄金分割

    趣味地震学(11):动物与人同等重要

    冯锐
    55-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