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钢结构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钢结构
钢结构

刘志军

月刊

1007-9963

gjig@periodicals.net.cn;gjg@chinajournal.net.cn

010-82227237/8043/8927

100088

北京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

钢结构/Journal Steel Construc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管、中国钢结构协会和中治集团建筑研究总院联合主办的钢结构领域综合性科技期刊,1986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一直以导向性、针对性、实用性、创新性为办刊宗旨,刊载论文全方位展示钢结构在我国现代建筑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注重理论与实际并重,先进性与实用性共举;体现国家建筑技术政策,引导国内钢结构技术的发展。快速增长的读者群涵盖钢结构科研、设计、制作、施工、教育各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性能结构钢材应用技术研究与进展

    石永久余香林班慧勇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高强度、高延性、高韧性、强可焊性、强耐候性、强抗火性等优越材料性能的高性能结构钢材,在建筑和桥梁钢结构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高效和合理应用高性能结构钢材,可以大幅度节省钢材和防护涂装,降低制作加工和运输安装成本,减少焊接工作量和碳排放,从而降低钢结构的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重点讨论了高强度钢材、超高强度钢材、耐火钢材、耐候钢材等高性能结构钢材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国内外现行建筑和桥梁钢结构技术标准体系中对应用高强度钢材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工程应用案例分析了 690 MPa 及以上超高强度钢材的优势,提出了研发超高强度钢材的结构体系、制定相应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标准的建议。从材料层面提高钢结构抗火和耐腐蚀性能是高性能钢材优势的综合体现,还总结了在桥梁钢结构中应用耐候钢和建筑钢结构中应用耐火钢的发展趋势,创新提出了构建"耐火钢+混凝土+膨胀薄涂料"多重(SCI)抗火结构体系的钢结构防火设计新理念,为实现免防火涂装或少防火涂装的耐火钢结构体系提供了新的途径,建议了耐火钢SCI结构体系的火灾安全评价方法。在建筑和桥梁结构体系中应用高性能钢材是钢结构行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安全适用的高性能钢结构体系推广应用的关键举措,同时应研发配套的焊接和螺栓材料、制作安装工艺、设计和应用技术标准,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

    高性能钢材高强度和超高强度结构钢材耐火钢和耐候钢钢结构抗火体系

    不锈钢在建筑钢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

    舒赣平吴耀华范圣刚郑宝锋...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较于传统低碳钢,不锈钢具有卓越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力学特性,是一种高性能绿色建筑材料,是解决严苛环境下工程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重要材料方案。为此,简要介绍了不锈钢材料和产品的类型、特点及在建筑结构中典型应用。研究表明:近年来建筑业对不锈钢需求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企业致力于开发经济、高强型的建筑用不锈钢,不锈钢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逐渐从围护结构拓展到承重结构。通过梳理国内外不锈钢研究现状,对不锈钢材料性能、构件、连接节点、结构、抗震、抗火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目前对传统不锈钢材料和构件的研究趋于完善,对新型不锈钢材料及组合构件的研究逐步兴起,而关于不锈钢结构的连接性能及结构体系层面的研究刚刚起步,需深入研究。随后梳理了我国关于不锈钢材料及产品加工、结构设计和质量验收的规范标准体系,最后探讨了我国不锈钢结构未来研究及发展的方向。

    不锈钢建筑结构研究现状标准体系

    高温环境下耐火钢Q235FRB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张泽宇曾立静李红旭蒋录珍...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耐火钢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采用高温稳态试验方法进行耐火钢 Q235FRB 标准件的拉伸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得到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耐火钢 Q235FRB 的应力-应变曲线,据此给出了高温下耐火钢各项力学性能参数指标(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的折减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耐火钢 Q235FRB 的强度指标(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与温度基本呈负相关关系,并提出了对应计算模型。当温度达到 400℃时,强度指标劣化速率加快,温度升至 800℃时,强度指标基本为常温性能的 10%。耐火钢 Q235FRB 的变形指标(极限伸长率)基本随着温度的升高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通过对比分析,耐火钢 Q235FRB 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优于同等级普通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耐火钢Q235FRB高温环境试验研究力学性能

    钢结构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

    唐兵传刘界鹏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建造是我国当前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主要是将建筑工业化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提高建筑业的效率、效益和品质,降低人力投入。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将建筑的构部件在工厂预制,然后到现场用机械设备进行安装。因此,构部件在工厂内的制造,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环节之一;要实现智能建造,就需要实现构部件的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在制造业中已发展多年且技术日渐成熟,而智能建造在建筑业中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借鉴制造业的发展成果,在建筑构部件的生产环节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是当前我国发展智能建造的重要方向。钢结构制造是建筑业中最适于发展智能制造技术的产业之一,钢构件的工厂制造目前已经处于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深度融合的阶段,并正在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逐步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对钢结构的传统制造技术及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进行了介绍,并对钢结构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我国钢结构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参考。

    钢结构智能制造智能建造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