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公园城市概念的提出,对建筑景观的需求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城市景观桥梁也随之出现,钢桥的空间造型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受其复杂的受力情况影响,往往伴随着特厚板(60 mm 以上)压型等制造问题,故空间扭曲结构钢桥制作工艺值得深入探索.西一线跨绛溪河大桥位于成都绛溪河上,大桥采用三跨连续下承式梁拱组合体系钢桥,跨径为(55+175+55)m,宽 51 m,平面位于半径 R=400 m 圆曲线上,边纵梁及拱肋呈空间扭曲形态,极不规则,空间构型完全由建筑景观决定,并不存在常规意义上的拱轴线,拱肋与边纵梁浑然一体,中心桩号处拱顶距桥面 30 m,北侧拱肋内倾角度约 47.69°,南侧拱肋内倾角度约 24.85°,两拱于跨中交汇,结合段长度为 14 m,拱间无其他横向联系.南、北拱肋采用单箱单室钢箱结构,以拱顶结合段为界,两拱小里程侧均为四边形断面,大里程侧均为五边形断面,拱肋空间形态十分复杂,除拱顶结合段壁板为单曲面,其余均为扭曲的双曲面板.在拱梁结合段造型最复杂区域,钢板最厚处达 80 mm,两钢板夹角为 22°,作为钢结构景观桥梁,本项目空间扭曲结构特征明显,钢板厚度大,故以此项目为依托进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项目初期调研厚钢板主要压型方式为热压及冷压两种方式,因其制作模具成本太高以及加热对钢板性能的影响,最终项目采用趋势分析法+火矫的成型工艺以达到设计造型.具体工艺如下:首先采用三维软件分析压型钢板的曲率趋势划分压型分割区,再将压型分割区按照 50~100 mm 间距等分绘制压型控制线,并标记压型方向,用大吨位压力机压制压型线,伴随检验样板检查钢板曲率是否满足.合格后将钢板转至立式胎架火矫精调合格后转至组装区.组装前应根据钢桥线形制作胎架,胎架基础要有足够的承载力,防止在组装的过程中胎架发生沉降等现象,同时胎架要有足够的刚性以支撑钢桥.胎架支撑密度与隔板间距相同,胎架需要连续制作.因其为不规则形状,故壁板板肋要在壁板与隔板组装后再组装,同时钢梁需在胎架上焊接完成后,根据其环口匹配情况做适当修整以保证其造型的连续性.根据此工艺制造的西一线跨绛溪河大桥避免了模具制作,压型工序可以形成系统化流水施工,大大节省了模具制作费用,节省了施工周期,且成桥后线形美观,可为类似钢结构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