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2544-0349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Journal International Infectious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在ICU并发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明宗坤
    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在ICU并发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018年在我院治疗的60例ICU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运用常规肺部感染治疗,观察组30例运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治疗效果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后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ICU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运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其疗效显著,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保证患者安全性,该治疗方式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纤维支气管镜ICU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应用效果

    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任宇辉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提升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小儿肺炎人群,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60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患儿均需要采取其血液样本进行CRP水平检验,分析结果.结果 从检验质量上看细菌分性肺炎的患者在治疗前后,其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具有较大的变化,且明显降低,即细菌性肺炎患儿治疗前的CRP水平为(38.15±9.36)mg/L,而治疗后则为(5.42±1.36)mg/L.而对于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患儿,其在治疗前后的检测中,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幅度较小,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对小儿肺炎进行临床诊断治疗,能够协助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C反应蛋白小儿肺炎临床诊断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卫志莲曹莎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钙素原、C反应蛋白用于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儿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感染性疾病患儿400例及非感染性疾病患儿200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内200例为细菌感染、200例为病毒感染,对应入组细菌组、病毒组,非感染疾病入非感染组,三组患儿均接受光化学发光法检测及免疫比浊法检测,测定其降钙素原值、C反应蛋白值,完成统计分析.结果降钙素原定量值在细菌组(6.22±5.68)ng/mL及病毒组(0.20±0.11)ng/mL定量值均较非感染组(0.11±0.09)ng/mL显著更高(P<0.05),C反应蛋白定量值在观察细菌组(20.23±9.89)mg/L、病毒组(10.31±1.63)mg/L定量值较非感染组(7.52±0.89)mg/L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利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作为临床诊断指标可有效诊断患儿是否为感染性疾病.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儿科感染性疾病

    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曹跃春朱强高建民陶润...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维持性血透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液灌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2016年1月-2019年8月在我院医治的维持性血透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各50例.乙组血液透析治疗,在此基础上甲组加血液灌流治疗,总结相关临床指标、血压水平.结果 甲组的内皮素水平、醛固酮水平、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肾素活性水平、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都低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透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液灌流可明显降低其血压水平,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维持性血透析难治性高血压血液灌流

    慢性肝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及安全性

    任立军
    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以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抽查我院在2014年1月-2019年1月慢性肝炎治疗患者,抽查过程中采用随机方法调查,分析乙型肝炎和酒精肝炎的治疗肝损害情况.结果 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采用HRZ治疗方案,损害率为56.25%;乙型肝炎抗体阴性患者使用HRZ治疗方案,肝损害率为8.82%;酒精肝患者才采用含INH治疗方案,肝损害率为30%;酒精肝患者采用不含INH治疗方案,肝损害率为6.66%.两组数据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肝炎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使用治疗方案,减少对患者肝脏损害.

    慢性肝炎抗结核治疗安全性

    探究输尿管硬镜加钬激光碎石术用于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效果价值体会

    王大志
    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治疗输尿管结石可采用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本文分析此治疗术和输尿管硬镜相结合对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5年-2018年间收治数百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此次研究在众多患者中选择160例作为研究目标.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输尿管硬镜加钬激光碎石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患者经过此方式进行治疗后,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患者结石的清除率为98.13%.结论 实际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输尿管硬镜加钬激光碎石术的方式,可以使患者的手术时间得到极大的缩短,同时还可以将结石的清除率有效提高,让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得以有效降低.

    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结石手术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

    王海鸥
    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病例单双号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采取保乳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放化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3年内生存率指标比较,研究组局部复发率高于对照组,3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手术联合放化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放化疗

    两种方法治疗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的疗效比较

    温德海丛威
    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两种方法治疗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的疗效.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54例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患者(101指),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手指侧方皮瓣,27例,50指)与观察组(对偶交叉梯形皮瓣,27例,51指),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感染和皮瓣坏死,对照组满意度为77.7%,较低于观察组96.2%,差异有意义(P<0.05).对照组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78%,低于观察组98.0%(P<0.05).结论对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患者进行治疗时,对偶交叉梯形皮瓣治疗效果理想,手术操作比较简单,可以加快患者指关节的恢复速度,值得应用.

    手指侧方皮瓣对偶交叉梯形皮瓣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

    腹腔高压对肠道通透性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潘志家陈娇飞罗玲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高压(IAH)对肠道通透性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时间预计大于3小时出血量少于200 mL的志愿者患者40名.观察腹腔压力并记录腹腔压力的大小,监测并记录术前、术中、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呼吸频率,检测其血白细胞计数、肠道细菌培养、C-反应蛋白(CRP)、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治疗前,腹腔压力、呼吸频率、WBC、CRP、PT、APTT等指标均高于术中和术后,而PaO2/FiO2低于术中和术后,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腹腔压力、呼吸频率、WBC、CRP、PT、APTT等指标均高于术后,而PaO2/FiO2低于术后,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高压对机体能够影响凝血功能、肠道通透性,一旦提示腹压升高>15 mmHg,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临床上因腹腔压力增大导致创伤后病死率增加的现状,从而降低病死率.

    腹腔高压肠道通透性凝血功能

    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生命质量及临床效果分析

    虞三乔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HIV感染者/AIDS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生活治疗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HIV感染者/AIDS患者共计180名作为研究主体,利用《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命治疗测量量表》展开问卷调查,SPSS统计软件对其计数数据加以分析,总结HIV感染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生命质量情况.结果 共调查180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收到合格问卷调查表共计180分,其合格率达到100.00%,180名患者各个领域得分为生理功能得分为(65.14±14.26)分,心理功能得分为(59.73±16.17)分,社会功能得分为(61.69±17.66)分,奇异功能得分为(65.56±20.26)分,领域得分通过方差统计分析,组间对比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后,有关机会性感染及时治疗,其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免疫能力均得到一定提升,有效地延长生存时间.但是针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需要将更多的心理关爱、社会支持融入到抗病毒治疗当中,才能有效地提高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水平.

    HIV感染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