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2544-0349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Journal International Infectious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泌尿道结石腔内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方法及效果观察

    任福光
    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泌尿道结石腔内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于本院进行尿路结石腔内手术且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46例,由随机电脑等量法分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防治,干预组行针对性防治,对比两组防治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防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1例轻微肿胀,对照组2例发展成感染性休克,经药物治疗后已好转.结论 为泌尿道结石腔内手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应用针对性防治的效果较好,能及时改善血尿、腰痛等症状,严格控制病情,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泌尿道结石腔内手术尿源性脓毒血症防治方法

    手足口病患儿中血清维生素D的检测结果研究

    曲美玲夏治群孙美慧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手足口病患儿当中血清维生素D的检测效果.方法 本研究样本从本院手足口患儿中选取,总例数568例,时间2019年1月-2019年12月,同时选取56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25-羟基维生素D检测,对比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明确,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在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较低(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结合患儿发热时间,精神状态,是否合并其他系统损伤等临床表现和血常规,血乳酸,心肌酶等指标证明,手足口病感染越重的患儿维生素水平越低.

    手足口病血清维生素D检测效果

    老年患者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护理研究

    夏小翠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感染科2016年8月-2019年9月收治的30例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菌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及护理)与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二组疗效与满意度.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显效率与满意率分别为80.00%、100.00%,相对高于对照组的40.00%、86.67%,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菌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同时辅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老年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菌护理研究

    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后对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感染的影响

    顾华芳吴丽钧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中予以感染控制管理措施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样本从本社区医院患者中选取,总例数为200例,研究时间始于2017年7月,止于2019年7月,其中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未采用感染控制管理措施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采用感染控制管理措施患者作为实验组,两组均纳入10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结果研究明确,实验对照两组在院内感染发生率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患者较低(P<0.05);实验对照两组在感控执行率上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患者较高(P<0.05).结论 据此研究表明,在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中予以感染控制管理措施,能明显改善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并提高感控措施执行率.

    基层社区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应用价值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白玉亮
    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特征.方法 抽选我院在2014年6月-2019年8月间医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开展研究,以病情程度分成乙组(21例,急性非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和甲组(9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总结甲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对于两组的临床指标.结果 在9例甲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体温升高,有2例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有4例出现大小便失禁、意识模糊、昏厥等,有2例出现持续型心绞痛,ST-T段改变.对比脑钠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T等指标,甲组都高于乙组(P<0.05).结论 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诊治中,应重视其感染早期征兆,并根据其生化指标结果,区分是重症或者是非重症患者,从而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重症非重症

    抗LGI1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杨薇斯刘俊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抗LGI1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9年12月确诊的抗LGI1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取5 mL脑脊液和血清送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检测其抗神经元抗体,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 33例患者表现出边缘系统症状,表现出最近记忆力下降、癫痫发作、精神异常.包括13例记忆障碍,11例局灶性癫痫,9例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3例强直-阵挛发作,2例头痛,2例头晕.28例患者随访超过1年,平均随访时间(16.6±3.5)个月,癫痫发作恢复早;最终随访结果中12例(42.86%)患者仍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5例(17.86%)患者仍出现癫痫发作;11例(39.29%)患者复发,随访超过1年,无患者死亡.结论 抗LGI1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作为自身免疫性脑炎,主要以边缘系统症状为主,对免疫治疗敏感,预后较好.

    抗LGI1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临床特征

    桡动脉与胫后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对危重新生儿的应用效果分析

    王娟
    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桡动脉与胫后动脉置管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对危重新生儿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取得其直系监护人同意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胫后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对照组采用桡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分别记录两组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统计两组患儿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后动脉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有效,而且不易感染,可以有效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胫后动脉置管桡动脉有创血压监测新生儿危重症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包雪梅张剑
    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将40例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0例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后,HBeAg转阴率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分别采取不同疗法治疗后,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HBeAg转阴率中研究组患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恩替卡韦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较低,值得推广.

    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疗效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84例临床分析

    庞森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pneumonia,HAP)患者采取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9月纳入的84例H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采取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与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照组采取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后评估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80.95%(P<0.05);研究组的发热消失、血常规恢复、机械通气、痰液颜色变化以及胸部影像明显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P患者采取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相关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病情快速恢复,为预后提供保障.

    乳酸左氧氟沙星医院获得性肺炎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临床分析

    胸腺法新用于COPD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对比分析

    曾素芬张素贞彭秋金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胸腺法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22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两组,各6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等药物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此基础上加用胸腺法新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17、TNF-α、IL-10水平以及CD4+/CD8+比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17、TNF-α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8+、IL-10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并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胸腺法新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胸腺法新COPD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