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人民军医出版社

季刊

2544-0349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Journal International Infectious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菌血症早期诊断通过对血清PCT、CRP检测联合血液细菌培养的价值探讨

    毕少权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PCT、CRP检测联合血液细菌培养早期诊断菌血症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55例菌血症患者(实验组)及5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血清PCT、CRP检查,并对菌血症患者实施血液细菌培养,对比两组观察对象PCT、CRP检查结果 ,并分析血清PCT、CRP检测联合血液细菌培养诊断菌血症价值.结果 实验组CRP、PCT检查结果 较对照组更高,P<0.05;血清PCT、CRP检测联合血液细菌培养阳性检出率较单一检测均更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清PCT、CRP检测结果 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病情控制组血清PCT、CRP检测结果 较病情未控制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血清PCT、CRP检测联合血液细菌培养早期诊断菌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有助于医师尽早明确病情,对评估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菌血症PCTCRP血液细菌培养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效果

    张登国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作为观察对象,利用数字分配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观察组(n=51)及对照组(n=51),将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用于观察组患者,将依达拉奉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将治疗有效率作为治疗效果判定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数据指标为98.04%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数据指标80.39%,能够看出明显优势(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更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依达拉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临床效果急性脑梗死

    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应用

    刘凤双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应用临床效果与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30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0例,采用胺碘酮单纯治疗),观察组(150例,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心律转复率、心率改善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率、心律转复率、心率改善时间对比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心律转复率、心率改善时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胺碘酮美托洛尔快速心律失常

    院前急救系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率的影响研究

    单云霞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院前急救系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进行院前急救系统启动,对照组未启动院前急救系统,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静脉溶栓率.结果 实验组静脉溶栓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院前急救系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率的影响显著,能够明显提高静脉溶栓率,应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启动院前急救意识,值得进一步推广.

    院前急救系统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率院前急救意识

    儿童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监控与防范研究

    周茉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儿童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监控与防范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某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治疗的5101例患儿进行研究,对其执行院内监控,记录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感染原因,为之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结果 在感染类型中,呼吸道感染案例较多,肺炎、败血症患儿出现感染的几率较高,就感染原因而言,因接触人员手清洁不合格、治疗车灭菌不合格引起感染的案例较多.结论 在儿童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中,重症肺炎、脓毒症患儿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且多是由于卫生手消毒、患儿基础疾病较重,导致继发性免疫功能减低引起,医护人员接触患儿进行诊疗操作时可以通过加强手卫生及加强无菌操作培训,加强标准预防、消毒隔离等采取防范措施.

    儿童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监控防范

    慢性乙肝肝纤维化危险因素及Fibroscan检测影响因素研究

    李钦吴君王军梁跃东...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HB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及FS检测肝硬度值(LSM)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CHB患者305例,测定LSM值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进行肝纤维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LSM值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肝组织活检显示肝纤维化分期S1期至S3期分别为235例,28例,42例;肝纤维化各期LSM值与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Logistis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性别、ALP、CHE、DBIL、FB、PLT、WBC、HGB、HBeAg是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CHE、DBIL、PTA、PLT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FS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评估与肝组织活检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性别、ALP、CHE、DBIL、FB、PLT、WBC、HGB、HBeAg是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FS检测需考虑患者CHE、DBIL、PTA、PLT等因素的影响来判断其检测结果 .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组织活检瞬时弹性成像影响因素

    WBC与CRP联合检测对老年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谢志英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WBC)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老年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为细菌感染性疾病分为细菌感染组(90例)与非细菌感染组(60例),比较两组WBC、CRP水平,分析WBC与CRP联合检测对老年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WBC、CRP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CRP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CRP联合检测对于老年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指导.

    细菌感染白细胞C反应蛋白

    雷珠单抗结合激光光凝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黄斑中心厚度及视力的影响

    徐燕子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雷珠单抗结合激光光凝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黄斑中心厚度及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淡出能接受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厚度及视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BCVA及CM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在治疗后BCVA较对照组高,CMT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珠单抗结合激光光凝应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治疗效果较佳,能够改善患者黄斑中心厚度及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黄斑中心厚度雷珠单抗激光光凝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对比分析

    胡建伟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取2018.02~2019.12接收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研究,以随机法分为2组,对照组(n=40选用保守治疗),试验组(n=40选用手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恢复指标.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92.50%)较对照组(75.00%)高,P<0.05.试验组恢复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手术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效果更理想.

    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疗效

    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研究

    陈芳德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量表的方式选取本院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入院的30例小儿疝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用于本次临床研究样本,根据护理方法 的差异将患者样本分为对比组、观察组(每组各15例),分别采取腹股沟区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及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对于对侧有无疝气的排除率较高,同时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表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结论 实施腹腔镜手术方法 用于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康复时间,推动预后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故十分值得深入研究并给予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手术传统手术临床效果